王 艷 君
(大同市二院建筑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在文化意識逐步增強的當下,建筑作為人們日常生活較為關鍵的元素,在建筑設計風格上,要有效融入本土文化,實現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符合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彰顯本土文化。要想落實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將本土文化元素與現代時代風格有效結合,設計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深入研究當地本土文化,結合人們的使用需求等要素,促進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
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工程項目數量及規模均明顯增多。在現代建筑設計中,不少設計者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是對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彰顯我國民族特征。為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要根據當地社會環境、氛圍以及技術水平等要素,將本土化元素科學運用到設計環節,彰顯本土歷史文化特征,對設計理念及方式進行改革創新,突破以往僵化單一設計模式的約束。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之際,設計人員要秉承與社會相符的設計理念,不要一開始便將關注點放在風格上,逐步開展現代建筑本土化設計。在建筑領域,日本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在不少日本建筑物中,均體現了該國的民族特征及本土文化元素,如香川縣廳舍科學運用混凝土及木結構,體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能夠展現當地人們的審美。在現代建筑設計環節,裝飾作為體現建筑設計風格的重要元素,在有效融合傳統文化上略顯不足。綜合而言,為推進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發展,設計人員要綜合人文、歷史、生活等諸多要素,將社會歷史環境要素展現出來,讓本土文化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得到體現,從而弘揚和傳承本土文化,促進現代建筑本土化設計風格的發展。
就現代建筑而言,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需要明確現代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聯,充分考慮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以及歷史文化環境這些要素。這些要素能夠為設計人員帶來設計靈感,同時也可能產生一定限制。故而,設計人員在確定最終建筑方案之前,需要對各要素之間的關聯進行梳理,并在綜合分析比較之后,選擇適宜的要素,讓建筑設計風格具有本土化特點。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風格趨同化現象嚴重,不少建筑物大同小異。建筑設計風格與時代發展具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趨于多樣化,建筑施工技術水平逐步提升,人們對建筑文化的關注程度大幅度提升,高度關注人文、環境、自然等諸多要素,有利于促進建筑設計發展。
在世界范圍內,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均是研究熱點。我國對建筑設計本土化予以高度關注,并取得了一定進展,不少建筑物均具備本土化特點,在現代建筑設計風格發展趨勢中,本土化和多元化特點將逐步凸顯。
本土化作為現代建筑設計風格中極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符合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將現代建筑設計與本土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等要素融入。設計人員在設計現代建筑時,需要考慮到當地自然環境、風俗習慣、人文歷史等要素,選擇適宜的建筑材料,滿足當地居民的使用需求及審美品位,確保建筑物與整體環境協調一致。比如,山東榮成的北斗山莊將當地特有的建筑材料,如石頭、海草等,運用到建筑建造之中,建筑師戴復東將地域人居的設計理念運用到該建筑設計之中,既確保了該建筑的穩固性和耐用性,還增強了該建筑的使用性能,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居住體驗。紅砂巖、紅磚等作為常見的建筑材料,在重慶當地建筑物中得到廣泛應用,故而建筑師在設計重慶渝園時,結合了當地建筑風格特點,并將紅砂巖、紅磚等建筑材料運用其中,讓建筑物體現了本土文化元素,又確保該建筑物與整體環境協調一致,還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建筑成本。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蓬勃發展,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住房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此外,人們對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步增多,對房屋建筑的美觀度、使用性能等予以高度關注。現代建筑行業朝著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的發展態勢中,融入了多元化要素。在城市化進程逐步推進的當下,城市居住用地日益稀少,為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現代建筑設計對高層、高密度住宅予以高度關注。在不少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融入了傳統建筑風格元素,采用適宜巧妙的設計技巧,讓高層建筑也能具備前庭后院的特點,從而提升居民的居住體驗。此外,在高層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將我國居住傳統要素考慮其中,提升住戶的居住體驗。
在開展現代建筑設計工作時,設計人員要秉承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理念,將本土化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設計制造,傳承和弘揚優質傳統文化,并進行必要的創新,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促進建筑行業發展。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參考文學創造的技巧,讓現代建筑既具備時代特征,又融合了傳統建筑的優點,將傳統建筑中的韻味和美感體現出來。在城市化進行逐步推進的當下,設計人員既要讓建筑物具備現代化城市的標志,又要綜合考慮人文、歷史以及環境等要素,讓現代建筑設計具備本土化特征。總的來說,設計人員要秉承傳統與現代有效結合的設計理念,采用科學適宜的設計方法,將本土化元素運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之中,并綜合各要素之后,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及施工材料,讓傳統歷史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得到體現,提升人們對城市環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推動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發展。
伴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對建筑物的藝術性和美觀性予以關注。在現代建筑設計環節,設計人員要考慮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歷史文化等要素,確保建筑設計與整體環境的協調一致,貫徹落實生態建筑設計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增強現代建筑的使用性能和綜合屬性。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要綜合考慮人文元素及工業文明特點,選擇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針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要有效傳承和弘揚,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得到科學運用,并有選擇性的參考和借鑒其他國家優秀的建筑理念及設計方式,吸收有利于我國現代建筑發展的部分,并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推動現代建筑設計發展。此外,設計人員在設計現代建筑時,需要根據建筑物的特點及使用需求,推動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發展。
伴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在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方面已取得明顯進展,但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在現代建筑本土化設計方面尚存一定差距,還未構成自身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此外,人們對建筑設計風格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正確認識到建筑外觀設計的重要性。總而言之,在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當下,建筑設計理念將逐步深入和推廣,加快現代建筑設計風格本土化的步伐,涌現出越來越多卓越的現代建筑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