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 萌
(晉城市建筑設計院,山西 晉城 048000)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于人防工程建設力度的不斷增加,在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防工程,而且大量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人防工程開始鱗次櫛比的出現,這對于工程建設的要求就會變得更高。為了使得人防工程能夠在遇到危機情況的時候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環境,就需要對其空間進行優化,首要的問題就是要及時解決排煙的困難。根據實際情況的研究表明,良好的防排煙設計能夠有效節省工程的投資,而且還會更好地實現消防排煙的要求。
對于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來說,和普通的人防工程具有一些小小的差異。這種類型的人防工程由于要滿足抗沖擊波的要求以及相關的防護需要,都會埋深較深,而且一般會采取單層的布置形式,和普通的人防工程相比,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就是要滿足人防工程的建設要求,這一點對任何類型的人防工程來說都是最基礎的一個要求,然后根據空間細化的具體要求,將人防工程內部的空間劃分成面積大小不一樣的房間[1]。但是要注意的是,對于房間尺寸的劃分是要根據人的使用需求和人在空間中的行為動作等進行確定的,這一過程必須做到有據可循。一般來說,對于空間的劃分,通常會有一個最大的空間,但是也有且僅有一間,這是由于人防工程建設的面積本來就是有限的,必須要采取資源節約化的處理方式才能夠確保空間利用率的最大化。通常來說,這個最大的空間是被用于人員躲避,以及滿足一些基本生活需求的,面積一般在160 m2~200 m2之間,對于一些商場或者大型體育場館下的人防工程建設,最大的面積破例可以達到300 m2,但這也是極限。除此以外,其余的空間都被控制在10 m2~20 m2左右,用于對人們生活供給的儲存和補充[2]。
第二個特點就是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一般都會采取回廊式的布置形式,確保每一個獨立空間的長度和寬度都不能夠超過10 m,走廊的寬度一般來說也不被允許超過2 m。而且由于人防工程往往會受到來自于各種類型、大小的抗力的影響,這就使得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分隔必須要采用鋼筋混凝土墻進行設置,確保整個人防工程的穩定性。對于一些受力不大的區域,則可以在資源集約化使用的原則上降低一些經濟成本的投入,少部分可以采用磚墻或者輕質隔墻將空間進行分割[3]。
第三個特點是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通常單位面積建筑的造價比較高,通常是普通人防工程的2倍左右。這是因為在對空間進行詳細的劃分之后,整個人防工程的功能性就是很全面的,為了達到其最終的使用目的就必須設置很多的內部管線,這使得擋煙垂壁的設置變得較為困難,有限的內部空間大小就會使得施工難度變得比較大。
第四個特點是空間細化人防工程的排煙排熱問題是比較困難的。在相關的模擬實驗中,當人防工程著火以后,是不能夠利用外墻門窗向外面進行煙霧、熱量等排放的,只能通過預先設置好的排煙口進行排出。這種排煙口的設計一般來說數量少、體積小,在發生意外的著火事件之后,大量的煙和熱不能夠及時排出,在人防工程內部彌漫,使得整個工程都會被煙霧和熱量所籠罩,危害極大。
首先基于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本身的局限性來說,每個防煙分區設置一個排煙口,而且和排風口進行合并使用,這樣的做法雖然能夠有效地節約資源,但是對于實際的使用過程來說,這個排風口所承擔的任務較多,而且排煙主風管還需要擔負多個防煙分區的排煙任務。有時在充分考慮到一些相關的消防疏散要求后,需要保證在人防工程內部設置兩個及兩個以上的防火分區,并且要嚴格控制消防疏散的行進路線、具體的距離和防火分區的面積。在具體設計的階段,排煙風機風量必須要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少于120 m3/(h·m2)來計算排煙量,這樣的做法雖然會造成土地建設和設備投資的成本,但是基本的安全性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其次是對防火分區的劃分來說,普通的人防工程整體上是一個防火分區,在做防排煙設計的時候只設計一套,不能進行跨越防火分區設計。但是這樣的人防工程就只有一個排煙口來承擔所有的排煙任務,壓力較大,最終的實踐效果也不見的很好。而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在普通人防工程的防排煙設置基礎上,將工程面積最大的房間放在整個人防工程的核心位置,并按照60 m3/(h·m2)進行排煙量的計算,這樣就能夠減少該防火分區排煙風管的管徑,從而有效減少了設備、土建投資的經濟效益,也降低了一定的施工難度。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對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進行內部使用功能細化的過程,這使得一個很大、很完整的空間被分隔成若干個小房間,這時候就不能單純地利用走廊進行煙霧的排出。大量煙霧和熱量的產生,對于人員的及時疏散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這就必須要在每一個防煙分區都設置排煙口才更加合理。
最后,還應該注意的是對于地下人防工程的裝修材料都必須要采取A級材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燃材料,盡量降低火災或者燃燒現象出現的幾率,減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煩,防止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傷。
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在進行排煙口設置的時候有很多還會按照普通的人防工程布置,通常會按照距離不大于60 m的要求在通道內部設計,這樣的做法會造成防煙分區過大,排煙量大,風管管徑較大。而且把排煙口設置在通道內部,也不能夠及時排除后邊房間的煙氣,排出的很可能是通道內部的空氣。因此,筆者認為,在每一個劃分好的空間內部進行排煙口的設置是比較合理的。
對于空間細化的人防工程來說,每一個空間都應該設置排煙口。對于排煙口的設置應當盡量控制在距離門較遠的地方,嚴格控制其距離疏散口的距離要大于1.5 m,并且不能夠設置在門的上方,這樣是很不利于人員的疏散和逃生路線的組織。其次,由于火災的發生一般都是在空間的內部進行的,很少會出現在門口的位置,這樣是比較有利于煙氣的及時排除。對從事該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說,排煙口的設置必須要以安全性和疏散性為主,要有利于人員的逃生,否則很有可能會貽誤滅火的最佳時機。
對于人防工程的建設來說,必須要合理地確定人防工程具體的排煙量,這樣的做法不僅僅能夠節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消耗,而且還能更好地實現消防排煙的要求。根據我國現階段人防工程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基于空間細化對于防煙分區進行合理的位置設計,并將排煙口的位置和開啟方式做出一定的優化,保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于120 m3/h的排煙量,這樣才能夠符合人防工程的建設為防排煙設計所提出來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