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寬
師宗縣竹基鎮中心學校界橋完小 云南曲靖 655704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借鑒,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造,是實現學以致用的一種最基本的表現形式。
在語文教學中,雖然二者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不同,各有側重,閱讀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從閱讀中可以學習到作文的方法,通過作文又可以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作文難寫,怕寫作文,是較多學生的所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困惑和現象。而“肚中無貨,無米可炊”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沒有東西可寫,自然沒有興趣可言;搜腸刮肚,自然寫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幫助學生突破作文中的這一瓶頸,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多讀,多積累?!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們都熟知的道理。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語文課程的新策略,也是語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題是“手段”,多讀書是“目的”,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幾本好書,多背誦名家名篇,多積累詩詞佳句,多扎扎實實的積累。“少做題,多讀書”這也是借鑒了我國傳統蒙學教育中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華,古為今用。
新課標更是強調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體的規定。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課內范文教學、忽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弊端。把課堂內外、書本內外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基本規律,為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讀寫能力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多讀書、多積累來開闊眼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佳詞名句、精思妙理等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廣積寫作的“糧草”,這也是解決學生作文“有米可炊”,不為作文而愁的一條有效途徑。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葉圣陶)”。教材是啟迪學生閱讀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鑰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語文教材更不乏文質兼美的篇章,其中儲藏著無窮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寫作智慧。在閱讀教學中可以相機進行作文指導和作文訓練,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閱讀教學中相機進行寫作方法和寫作知識的指導。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進行描寫,怎樣有條理的說明事物,怎樣進行作文的選材剪裁,怎樣結構文章……很多課文本身就是這方面的經典范例,在學習理解這些經典文章的過程中就可以學習到這些相關的寫作知識。
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握好契機和結合點進行作文訓練。如在課文學習中學習了精彩的語言及時進行語言的仿寫訓練,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讓學生進行“補白”、“續寫”、進行想象和新的創編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接近學生認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課文進行摹寫來訓練學生的布局謀篇和構思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寫作手法、精彩語句作評點來提高學生的作文鑒賞能力。通過尋找和把握這些契機,適時進行寫作訓練,使讀寫有機結合。
三是通過閱讀來積累和歷練學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語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語言的美麗就是智慧的美麗。學生作文思想膚淺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來從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學的人文價值觀;通過對文本個性的多元解讀來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來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閱讀,能歷練和豐富學生的思想。
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寫,巧持閱讀的彩練,學生作文時才能上演作文的精彩。
以寫促讀,即是說通過寫作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句話這樣說“溫泉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葉圣陶也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形象的說明了生活是“源”,寫作是“流”,“源”開則“流暢”,“源”塞則“流”竭。閱讀是理解別人對生活的反映,是間接地認識生活,是吸收;寫作是直接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是表達,閱讀就是源頭,就是活水。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通過讓學生通過動筆,在寫作的過程中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真正含義。因為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和那樣困惑,于是,會進一步激發強烈的閱讀和求知欲,不斷的獲取新知識,進而彌補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學中恰當的方法指導,技巧點撥和語言的錘煉,對閱讀無不起促進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作文的修改、評講、反思、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更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這樣讓學生“讀了再寫,寫了再讀”,以寫促讀,反復閱讀。
總之,閱讀與寫作,休憩相關,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學實踐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入點,結合點,這樣就能讓學生讀起來情趣盎然,寫起來筆底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