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明
會東縣會東鎮中心小學 四川涼山 615206
語文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那么在教學中該怎樣突破這個難點,實現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呢?小學生的年齡偏低,思想認識、認知水平都無法達到成人的高度。
剛開始學習習作的小學生,常常有一種望“文”生畏的心態,有些學生一聽老師說要寫作文,就覺得頭痛。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從培養作文興趣,激發作文動機入手,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想寫,樂寫,使寫作成為一種樂趣,成為情感表達的一種渠道,這才是習作的最終目的。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合理引導,使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寫作的溪水一定會常流不息。同時,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欲望,有一種沖動要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
教師可根據現場環境及指導學生觀察,訓練他們的寫作思維。“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只有受到環境、事物、氣氛的感染時,人才會產生情感,當內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時,便要用文辭表達出來。比如可以根據小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點,來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動作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也就不會覺得難了,而且有興趣了。引導學生捕捉寫作動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創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實物演示”、“聲像渲染”等,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氛圍,使其情感激越,不吐不快。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觀察、思維,還要融入感情,融情入景,帶著感情去觀察,去深刻體驗和感受所觀察的事物。經過長期的練習,積累了豐富的情感,語言積累也隨之豐厚起來,作文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勤練,寫作也不例外。“文必多作而后工”,它需要不斷地練習、揣摩,寫作能力才能提高,寫作才能得心應手?!八问炷苌伞闭f的就是這個意思。魯迅先生說起自己的寫作體會,也是這樣強調的:“文章應該怎樣去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也就在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其他心得或方法的?!闭f到底,就是要多寫多練,寫得多了,提起筆來,寫作的思路自然就涌現出來了。有了廣泛的思路寫作,寫作就不再是難題。
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單憑自己的親歷積累素材是不夠的,這就需要積累間接經驗來充實自己。閱讀是間接經驗最好的獲取來源。書讀得多了容易遺忘,這時我們可以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讀書筆記是在閱讀的基礎上把文章精彩的部分摘抄下來,積累好詞佳句。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作好讀書筆記。要作好課內的讀書筆記還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
現在的學生作文不能寫好,是因為語言貧乏,胸中沒有詞匯,沒有文章,所以作文要模仿。但是模仿什么是個問題,模仿優秀作文嗎?不如模仿大師寫的文章,我們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優秀的文章,給我們作文提供了極好的范例,當我們找不到恰當的形式、句式時,不妨可以想一下課文中的名篇名作,仿照它的形式,融入深思熟慮的內容,思路也就出來了。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給予表揚。不足之處則委婉地指出。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有一顆愛心,要滿腔熱情,運用談心式、討論式的語言,讓學生從老師評語的字里行間感受到老師的殷切期盼和一片愛心。事實證明,以情育人,表揚比批評效果更好。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是很好,但有些詞語或句子很美,那么我們應該以此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不要視而不見,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愛表揚,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朗讀活動。讓學生在講臺前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段等等,使每個學生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習作產生興趣,寫作文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進步的向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