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邳州市邳城鎮 口中心小學 江蘇 徐州 221000
作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半邊天”、“半壁江山”,它承載著培養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重任。筆者現結合自己的一次話題作文批閱經歷,談談自己的一點思考。
現在的考場作文,不管是小考、中考或是高考,話題作文倍受命題者青睞,其次是半命題作文。所謂“話題作文”,就是命題者給考生提供一個話題,考生圍繞該話題來選擇材料并完成作文。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多進行話題作文的訓練。
首先,話題作文訓練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上學期我市舉行小學期中素質發展測試,六年級語文試卷中的作文就是話題作文——“淚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激動,或喜悅,或懊惱,或傷心……淚水,是成長的記錄,每顆晶瑩的淚珠都折射著我們走過的歷程。請你拿起手中的筆,選擇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流淚寫下來吧!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題目自擬。”然而,在批閱試卷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生不會審題,所擬題目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一位同學的作文題目是“媽媽的淚”,從本次習作提示上看,最好應該寫自己流淚的事,寫媽媽的淚水就不大符合要求;再如,一位同學的作文《淚水是什么》,運用了并列的結構,主體部分的三個自然段分別表達了“淚水是喜悅的”、“淚水是懊惱的”、“淚水是幸福的”三個觀點。結構固然很好,通過三個事例揭示了淚水的內涵,但這跟提示中的要求“選擇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流淚”又有所不符。可見,學生的審題能力需要教師加強指導與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呈現一些話題,讓學生去閱讀、理解,進行細致的揣摩,從而確定文章主題。
其次,話題作文要指導學生學會命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俗話說“題好文一半”,擬一個好的題目等于完成了一半的任務,可見題目對于文章來說是多么重要。這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專項的命題訓練,在確保題目無語病的基礎上,追求簡潔、傳神,富有內涵。
再次,話題作文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選材能力。這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不可忽視。教師要告訴學生寫文章要追求新意,選擇的材料要新穎而不落俗套。在材料的選擇上不允許學生閉門造車、胡亂編造。“假、大、空”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學生不善于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缺少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關于選材能力的培養,教師可結合某個題目,給學生提供多個素材,讓學生從中篩選最有表現力的典型事例。
首先,文章的開頭要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睛,使之眼前一亮。教師要善于結合所學的課文教給學生開頭的方法,如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引經據典式的開頭、欲揚先抑式的開頭、“特寫鏡頭”式的開頭,等等。關于作文的開頭一些同學喜歡“兜圈子”,讓人讀了半天還不知所云。這種毛病應當克服。教師要告訴學生開頭應當開門見山,追求簡潔,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其次,文章的材料要新穎而豐滿,能夠打動讀者的的心扉。此次考場作文,不少學生著眼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并從中選取感受最深的事來寫。比如,一位男生在作文《傷心的淚水》中回憶了爸爸媽媽離婚的事。文中對于自己的心理活動刻畫得非常生動——我出了院,剛回到家,爸爸媽媽他們就吵了起來,他們又摔瓶子又摔碗,我驚恐萬狀,躲到角落里哭了起來……”“我生日到了,我欣喜若狂,唱完生日歌,吹完蠟燭,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還收到了許多禮物,只不過爸爸媽媽沒有來,我心里很不好受。”“什么?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立刻沖了出去,一邊哭一邊問姑姑:“你們為什么不告訴我?”我的心像被針扎的一樣疼,我痛哭流涕、淚流滿面,我向外看了看,多么希望媽媽能回來。我在這一刻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再如,一位同學在《激動的淚水》中寫道:“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向家走去,我在思考著到家自己如何把這張不及格的試卷拿給爸爸媽媽看……”“看到生日蛋糕時,我一下子眼眶濕潤了,我一摸原來是淚水,這可不是傷心的淚水,而是激動的淚水。”這些句子是生動的,富有真情實感。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多進行細節描寫,以使自己的作文血肉豐滿。
再次,文章的結尾要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讓讀者回味無窮。然而,在實際的作文訓練中,多數學生只會平鋪直敘地敘事,卻不善于在結尾提升出事情的意義所在,致使文章缺少了立意。比如,一位同學的作文《生氣的淚水》結尾一句是這樣的:“我還是覺得好生氣,好想哭。”小作者在這里只強調了“哭”,可是她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心理?是媽媽剝奪了他的什么權利?她沒有進一步地分析,沒有用一兩句話來點明其中的原委。于是,這樣的作文就缺失了靈魂。倘若在結尾寫上這樣的句子:“我長大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作主了。媽媽,請你給我一個選擇的機會和權利吧!不能事事都由你來控制,都要你來包辦。”這樣,文章自然就有了靈魂。再如,一位同學在結尾寫道:“誤會在我的眼里是最丑惡,最讓人潸然淚下的東西。我以后一定要堅決消滅這丑陋的東西。”盡管在表情達意方面不是太準確,但這個結尾在敘事的基礎上表達了鮮明的觀點,還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文章的結尾對于整篇文章來說不可或缺,尤為重要。文章結尾的方法很多,有的是自然式結尾,耐人尋味,能夠引人思考;有的是畫龍點睛式結尾,為的是揭示中心,總結了全文。教師要借助所學的課文教會學生如何結尾,讓好的結尾為文章增光添彩。
在平日的訓練中,學生完成作文之后便“萬事大吉”,根本不去用心檢查,在字詞句篇方面存在著諸多錯誤。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其實,“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在文通字順的基礎上追求語言的生動形象。蘇教版第11冊練習3專門安排了修改作文的訓練。教給學生的修改方法就是“大聲朗讀自己的草稿”,只要大聲讀了毛病自然就會被發現。
在此次考場作文中,一位學生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我在一年級的時候,我最難忘的一次流淚,是很難忘的,我現在還忘不了。是一次感動的淚水。”這個句子太啰嗦,“難忘”這個詞出現了兩次,后面還有一個“忘不了”,意思雜揉;第二句跟第一句也不連貫。再如,另一位同學在《我的淚水》中的開頭寫道:“我又被罵了,我的一顆晶瑩的淚珠從我的眼里流了出來。我得忍住,不能讓眼淚流出來”。語言盡管還算生動,但前后矛盾,意思表達不準確。如果學生寫完后,去默讀了,檢查了,也許會發現存在的語病。
此次關于“淚水”的話題作文,盡管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選擇與淚水有關的事情來寫,跑題的不多,但讓筆者感到遺憾的是好多學生的作文中缺少要有對流淚情景的細節,只是一筆帶過,僅用了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點明自己流淚了,比如,“我在一旁看,不禁然淚下。”“我趴在床上,抓住被子,放聲地大哭起來。”這樣的描寫都過于簡單,還要細節化、生動化,將淚水流落的樣子描寫得再細膩一些,以表現此時此刻、彼時彼地的心情。這些存在的問題都需要在二次作文中解決。
首先,教師要樹立作文評價的正確思想。作文批閱既要肯定亮點,也要一針見血地指出存在的問題,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又能使他們認識不足。批閱一位女生的作文《同情的淚水》,筆者給出了這樣的評語:“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對身邊撿破爛的老人有顆同情心,即使對受傷的小貓也充滿憐憫之心。”而針對另一位男孩的作文《感動的淚水》,筆者給出的評語是:“文章結尾表達了你自己的觀點,但所敘述的內容不大真實——媽媽給你買了一碗米線并非發生在什么特殊的情境中,能把你感動得流淚嗎?”面批時這個學生紅著臉告訴我內容是他瞎編的。筆者則不失時機地告訴他,作文要寫真實的事,表達真情實感。
其次,作文評價有時也可以來點幽默。比如,批讀了《我最難忘的一次流淚》之后,我在文末留下了這樣的評語:“你在作文中寫道,‘所以我希望我的姐姐每天晚上都會來家,如果不來家我就會潸然淚下。’你真是一個好掉眼淚的大小姐!怎么這么膽小如鼠呀!”再如,一些同學在寫人物對話時總是不寫引導或只寫半個,筆者于是寫下旁批:“引號跑哪去了?失蹤了嗎?”“瞧你這么吝嗇,引號都舍不得用!引號要錢買嗎?”這種富有幽默感的評語不僅委婉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批評很有趣味,能夠融洽師生感情,讓學生喜歡作文。
綜上所述,話題作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在審題、擬題、選材、立意及謀篇布局、行文、修改等方面下功夫,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期實現作文知識的豐富與話題作文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