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文
銅仁市第十八小學 貴州銅仁 554300
小學學業考試(以下簡稱“小考”)是檢驗小學六年學習效果的最主要形式,考前復習是保證在小考中取得好成績的有力保障。復習效果的好壞是取得考試成功的關鍵之一,我就小學數學復習方法及策略的研究成果與大家進行分享。
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按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按領域分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我做到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一要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準所有的公式、定理、單位換算等。二要過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個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辦法,這時就說明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
考綱和歷年考題應認真研究,確保目標合理,方向正確,深度、難度把握正確,確定復習的重心,從而加強復習的指導性、計劃性、針對性。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么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專題復習與指導。第二輪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輪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結合《考綱》,可進行專題復習。專題復習方法是:
(1)注意對知識的系統復習
教師要根據知識內容,先從數的認識、數的運算開始,然后是代數初步知識、幾何初步知識、量的計量等,把應用題放到最后來進行系統復習。復習每個部分的知識時,要做到切實有效,不在皮面跑,對基本概念要讓學生多理解、多說為什么,記住必要的一些概念,然后運用到作業和習題中。
(2)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
在整個復習過程中,不要只顧單一的知識總復習,更重要的是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綜合運用。如數的運算,同一道計算題,可以是分數出現,可以是小數出現,還可以是分數、小數混合出現;可以有乘法,還可以有除法。
(3)注意把握住復習中的難點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按知識性分類,可以分為一般問題、平均數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等;按解題方法可以分為簡單問題、復合問題,比例知識問題、列方程解決問題等幾類。復習時按照一定的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類復習,弄清各種解決問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由易到難,把握好“會”、“熟”、“活”三個階段,最后形成較強的解題能力。
“做好基本題,撈好基本分”是小學畢業考試成功的秘訣。“基礎題零失分,拔高題奪高分”是獲得高分的關鍵。我在復習時,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勤反饋、強矯正”。
在教學中應當注意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知識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探索過程,解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過程,使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展開思維,從而發展能力、提高素質。教學中,要對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必須當堂加以解決,這樣,才能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小考復習要“依綱靠本”,要對課本重要例題、習題,進行演變,將課本內容延伸,嚴禁只重視復習資料而輕視課本現象的發生。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考試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考前練兵。研究歷年的小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在這個階段的復習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小考題。
(2)做好模擬題設計。小學數學小考模擬題要有梯度,立足“小考”又要高于“小考”。
(3)教師講解立足一個“透”字。一個題一旦決定要講,有四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講透;二是展開;三是跟上足夠量的跟蹤練習題;四以題代知識。這就要求學生不是聽聽就算了,而應該認真的領會教師的意圖,真正的把一個問題弄明白。給自己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
通過“收縮復習”為小考打下堅實而又熟練的知識基礎,以便能在小考答題中,根據主干線索,迅速回憶,提取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在復習的過程中,我經常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經常給學生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減輕學生的壓力。
針對在考試中缺乏自信、做題發揮不好的學生,我的復習方法:一是每天做一次小考訓練,不搞“題海”戰,讓學生快樂參與復習。二是打造“開心課堂”,復習課的內容要“少”而“精”,主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解題技巧。比如,對于某一題型,要教會學生找關鍵點和突破點。其次教會學生認真審題,該得的分不要丟。第三,布置復習作業要有針對性,指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做一道題要起到“舉一反三”、“一箭雙雕”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