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長沙市雅禮雨花中學 湖南長沙 410129
核心素養的提出不僅是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體現,而且也是初中英語教師改變教學設計的新機會[1]。英語學科的首要核心素養即學生在情境中應用語言,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理解與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的綜合能力與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是決定是否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英語教師應對核心素養有個深度的理解,同時基于核心素養對英語課程進行合理設計,為學生打造一個高效的英語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的核心素養被放到重要的地位,為此,教師應從傳統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中脫離出來,正確解讀教學文本,整合課程的內容。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單元6的閱讀教學中,該文主題為“決心”,內容分別介紹了何為“決心”,“決心”種類,“決心”存在難以維持的特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如何將教材內容靈活整合是教師工作的重點。在整合前,應當明確教學重難點,學生不僅要對語篇的結構進行分析,還需仔細閱讀,對“決心”的定義、種類、特點進行理解,并適當延伸,明確為何“決心”難以保持。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應做適當拓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強化閱讀策略,策略是高效學習的必備素質,教師應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主要有:
(1)注重首尾句。文章重點往往在首尾句呈現,加強首尾句的理解,能夠實現高效閱讀,如在文中的第二段,首句為:“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學生在閱讀中,如能抓住“kinds”這一詞語,將明白本段重點在于“種類”,隨后可迅速理清段落大意,實現高效閱讀。
(2)擅用思維導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作為工具,幫助理清文章脈絡、細節,能夠提升閱讀效率,同時鍛煉自身思維能力。
英語學科素養的要求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具有創造性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片[2]。第三段文本提出“決心通常難以保持”這一觀點,并分析了兩方面的原因。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原因進行補充,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去進行思考。此文段中還提出了一個觀點——“最好的決心就是不下任何決心”,這個觀點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會以后不一樣的看法。教師可以以文本中最后一句“Will you make any next year?”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自主理解與分析,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讓學生多角度地看待問題,這樣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創造性和批判性。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質上等同于“學本課程”,其不同于傳統教授型教學模式,而是偏向于知識構建。教師指導學生組建小組,確定討論主題,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這不僅是小組間的競爭,也是組員間的競爭。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分,評分依據是學生分別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小組內表現、課堂表現、發言質量等內容。例如,教師布置一個小組合作作業,主題為“給Mr.Resolution的一封信”,在課后總結時,某位學生對第一組的成員進行了評價:“They speak aloud and clearly,they getfivepoints withno mistake,Good job!”課堂總結后學生對其他組的成果進行評價展現了“學本課程”的靈魂,讓學生在互相評價中看到別人的優點、總結自己的不足,達到促進學生進步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課文,指導學生通過閱讀后深入學習一門語言,確保今后靈活應用所學的語言。同時,閱讀分為默讀與朗讀,默讀適用于僅是理解層面的學習任務中,而朗讀則適用于體會語言所隱藏含義的情況下。核心素養語言能力包括學習策略與情感態度等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3]。因此,在對文本信心進行提取時,需予以生詞短語、語法以及文化背景等一定的重視。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習能力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正確應用語言,而且還需要靈活調試英語學習策略。具體來說,英語閱讀素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閱讀能力、閱讀品格。前者主要涵蓋語言知識、解碼能力、文化意識與閱讀理解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閱讀理解注重提取信息、多元思維以及策略運用等問題,若是教師在設計課程是僅注重策略閱讀這一方面,但忽視練習與鞏固其他閱讀策略,則難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應設計出具體的策略,進一步分析與練習策略的某一方面,確保學生能夠熟練應用策略,從而體現出核心素養的要求。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學生的關鍵能力(學習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必備品格(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因此,教師應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特點,為學生合理設計英語教學方案以及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進而培養應用語言的能力,確保學生將應用正確應用于實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