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富樂實驗中學 四川綿陽 621000
新課標中要求化學教學要生活化,不能只是單純地用化學理論知識填充課堂,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化學教學要充分聯系生活實際,把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能夠興致高漲、情趣飛揚,通過生活與化學的結合,讓學生發現學習化學的作用和樂趣,這樣對知識的鞏固非常有利。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開端,導入新穎奇特,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起來,讓學生的心情更愉悅、思維更活躍、學習熱情更高漲。現實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化學信息,我們要以生活的眼光來審視化學教材,捕捉生活現象,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來引入新知的學習。如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時,我們可以學生所熟知的各類生活現象來導入,如古代字畫為什么歷經千年依舊保存完好?大自然鬼斧神工,溶洞奇形怪狀,你知道這是如何形成的嗎?在導入階段拋出這些生活問題,不僅可以以熟悉的生活來拉近學生與化學教學的距離,吸引學生更多的關注,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與化學學科的密切聯系,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很多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日常生活現象都是可以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來進行解釋的。
過去教學者主要對學生進行化學理論知識的灌輸式學習,而沒有把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眾多化學現象進行聯系,導致學生對化學學科產生了厭學情緒,沒有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逐漸就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也就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和質量。所以為了改善這種教學問題,必須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化學課堂中感受到化學的有趣性,把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從而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化學運用的現象進行結合。讓學生鞏固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是培養了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的思維習慣,并感受和認識到化學的趣味性。例如,學生在家看到的水壺上的水垢,為何利用醋即可將其除掉;還有一些鐵制品在時間長了之后會生銹,那么這種銹是如何產生的,該怎么避免這種鐵銹的產生?這些問題和現象都是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實例,都能夠通過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來進行解答,如果老師把這些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思考并逐漸學習和認識到這些現象都是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從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并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初中化學對于實驗的要求非常高,整體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一個又一個的實驗所開展的。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有效提高自身化學思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化學實驗的開展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實驗當中,教師應當加入更多的生活化的東西,使得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所理解。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加以指導和鼓勵,讓學生去改進實驗方式,使得實驗方式能夠更加的接近生活化。譬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物當中,有哪些是可以代替實驗用品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化學思維,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思想在生活當中的普遍存在。從而對化學學科加強重視,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去自己發掘生活當中的化學元素,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加以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生活化教學方式應及時在課后教學中進行延伸,教師在課后需要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業內容,使學生能鞏固和強化化學知識的學習,并能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對化學有著更為深入的認知與了解。例如,教師為學生講授“鐵的化學性質”這課內容的時候,讓學生先要細致的觀察生活中生銹的鐵具有的哪些性質,以及外觀變化的過程,然后了解這些變的規律,教師再引導學生探究鐵生銹的條件和如何能在生活中避免鐵生銹。教師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不是讓學生以完成作業為目的開展學習,而是要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解決各類問題,并利用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課堂變得風趣,也可以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學,增加生活的經驗。為學生營造一種學習與生活相貼近的氛圍,也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社會生活的能力,也使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