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莊 呂 娜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步擴大,大學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學府在近幾年發展迅猛,同時也催生了校園景觀的發展。然而我國校園建設的體系還不完善,校園景觀的設計還處在模仿國外階段,各地校園景觀千篇一律的現象嚴重。將地域特征與校園景觀設計結合對探尋屬于中國本土、風格特點鮮明、歸屬性強的校園景觀設計體系有重要意義。
地域是指一定范圍的土地,特定的區域、地區,它是由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空間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綜合體[1]。地域特征是一個地區表現出來的共性,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人文因素、社會背景不同,其表現出來的地域特征也有所不同。地域特征是造成城市之間景觀差異的關鍵,當前我國城市景觀的設計缺乏個性,模式化現象嚴重,這種無場所性的危機正是對地域特征的把握不夠所導致的,校園景觀更是如此。
地域特征是校園景觀設計的依據。“地域特征是園林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當今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的重要依據和形式來源”[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域特征限制了校園景觀主題的表達與形式的選擇。校園景觀又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校園景觀要與城市景觀相融合,承接城市的歷史文脈,故而設計要以地域特征為依據。校園景觀又是地域特征的表達載體。地域特征鮮明的校園景觀會成為城市的標志性景觀,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進而成為地域人文景觀的組成部分。
人在改變自然的過程中創造了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社會的發展,舊的文化成為歷史,新的文化在不斷誕生。大學是一個文化集合體,來自多方的文化匯集于此交融碰撞,大學生又對文化有很強的渴求欲,因此校園景觀的建設必須要有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深挖地域文化精髓,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緊隨時代潮流,才能滿足大學生對文化的需求,真正做到誠實文脈的傳承。
以人為本原則強調從人性化角度出發設計大學校園景觀。大學校園景觀的使用主體是在校大學生與教師,設計者要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心理特點,找尋他們的使用需求,依據需求安排功能以及活動空間。要充分考慮到師生的使用感受,把握適當的景觀尺度,創造舒適、安全、參與性高的大學校園環境。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這些不可逆的破壞不僅危害了人的身體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大學校園景觀與城市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它有美化城市環境,調節局部小氣候,較少噪聲等功能。大學校園景觀設計要注重生態效益,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自然條件,不對原有生態系統過多破壞,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基于場地自然條件,尊重場地原有地形地貌,是校園景觀設計的前提,這些自然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校園布局、形式、功能的設計。場地地形地貌的不同其實是給予了設計者機會,是靈感的來源,可以依據不同的現狀設計出不同的校園景觀。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忽略了原始自然條件,動用大工程平整地面試圖改變場地現狀。不依據場地現狀的校園景觀設計是強加于自然之上的設計,失去了特色的前提,設計也只是一味地復制與模仿。
本土植物是營造地域特征校園景觀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本土植物最能適應地域氣候,相較于外來品種本土植物更有生長優勢,易養護成本低。校園中的本土植物還能夠與城市中的植物相呼應,承接城市植物景觀。其次,本土植物景觀能營造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帶給師生親切感與歸屬感,更容易觸景生情。景色優美的本土植物還可以成為校園的標志性景觀,甚至成為城市的特色,例如武漢大學的櫻花,不僅裝點了校園,現也成為了學校的代名詞。最后本土植物還可以增加校園的文化底蘊。植物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文化氣息,如被譽為“植物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其本身就帶有特定的精神品質,是自身的一種文化屬性。挖掘本土植物的文化屬性將其應用到校園植物景觀中,可以豐富校園景觀的文化氛圍,使師生在觀賞植物景觀的同時受到文化內涵的熏陶。
鋪裝屬于校園景觀內的地面景觀,它覆蓋了校園中大部分的人行道、廣場、空間,是師生戶外活動時接觸最多的景觀之一。鋪裝通過圖案、色彩、材質等多方面體現地域特征,是營造校園地域特征的有效方法。
1)圖案。將有價值的地域文化提取出來,通過符號語言轉化成圖案表達在鋪裝中,不僅可以形成特色鋪裝豐富校園地域景觀,還可以使師生在反復行走的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師生對地域文化的了解,使其對地域文化產生認可。
2)色彩。每個城市都會有不同的色彩,不同城市的色彩帶給人的感受不會不同,它受土地、植物、建筑等顏色的影響,是一個地域城市的特色之一,例如以橙黃色為主的羅馬、以米黃、黃白為主的哈爾濱等。校園是城市中的一部分,校園中的鋪裝色彩要與城市色彩統一,是城市色彩的延續。色彩還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烘托氣氛,如寒地地區的鋪裝顏色偏暖可以使人的感覺不“冷”,娛樂活動空間鋪裝選擇活潑、明亮的色彩烘托歡快的氣氛。
3)材料。使用本土材料可以使校園內的地域氣氛濃郁,更好地融入地域景觀中,同時本土材料可以節約成本,使用現代技術結合本土材料既是創新又有地域特色。
景觀小品有很強的表現力與感染力,易吸引人駐足觀賞,它不僅是美化校園的點睛之筆還是豐富校園精神內涵的關鍵。景觀小品是校園景觀表現地域特征的絕佳載體,體現在景觀小品的表達內容與材料方面。景觀小品的表達內容可以是地域文化具象化的符號,也可以是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人物,還可以是地域人民生產生活的方式。景觀小品還具有多種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可以使承載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師生面前,更具趣味性。材料方面同鋪裝一樣,選用地方材料可以使地域特征更加明顯,拉近人與景物之間的距離。
中國傳統園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是世界三大園林形式之一,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其造園手法更是變幻莫測,值得現代景觀設計借鑒。傳統園林除了按隸屬關系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還可以按地域分類,如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北方園林等。這些園林由于自然條件、人文因素以及社會背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是根據地域特征經過時間的沉淀發展出來的,帶有濃厚的地域風格。校園景觀中地域的表達方式、意境的營造等都可借鑒地方園林,不僅增加校園古韻氣息,還是地域文脈的延續。
大學校園環境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戶外活動場所,它的好壞關乎到是否能培養出理想型人才。營造地域特征鮮明的大學校園景觀有助于美化校園環境,豐富校園景觀的精神內涵,還可以增加師生對校園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同時也是對地域文化的一種傳承與保護。大學校園景觀的設計要堅持地域特征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校園景觀。
[1] 楊 蕾.地域特征視角下的城市景觀設計[J].藝術百家,2015,31(3):251-252.
[2] 林 菁,王向榮.地域特征與園林形式[J].中國園林,2005(6):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