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酉
(天津華勘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81)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施工中使用的工藝技術逐漸增多。沖擊成孔灌注樁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種工藝技術,將其使用在建筑工程建設中能夠保障地基的穩定性。但是在施工中還存在著一些影響質量的因素。因此,對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施工質量的控制對策進行分析,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在產業經濟的發展和人們需求量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規模與數量正在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工藝與技術被廣泛的使用在施工過程中,為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進行了一定保障。隨著人們對建筑質量的逐漸重視,在建筑中使用的工藝技術也得到了重視。沖擊成孔灌注樁是建筑工程建設中常見的一種工藝技術。在施工中使用沖擊鉆機或者是卷揚機,帶動一定重量的沖擊頭,使用機械將其升到一定高度時突然放下,讓鉆頭進行自由降落。在這個過程中利用了沖擊動能讓地面形成孔樁,之后再使用掏渣筒將其中的鉆渣清除。在每一次沖擊之后,鉆頭會在鋼絲繩轉向裝置的作用下形成一定角度,進而形成規則的圓形斷面樁孔。這種沖擊鉆成孔比較適用于填土層、粘土層以及淤泥層地基地質上,并且也適用于巖溶發育巖層與裂隙發育地層的施工作業中。在施工中使用的沖擊鉆機能夠分成鉆桿沖擊與鋼絲繩沖擊兩種形式。由于我國疆土跨越很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會遇到各種形式的土質,因此沖擊成孔灌注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得十分廣泛。
若是在施工中樁體位置、高度以及孔深度的設置方面出現誤差,就極易導致孔側壁塌陷。在實際施工中,地坪高度會逐漸的變化。一些施工人員沒有待到回填作業結束就勘測打樁的場地,這樣就導致高程偏低。而一些工程在勘驗的時候使用相對類型的高程,在實際操作時沒有進行換算,這樣也會導致孔深度出現差值。
在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沖擊成孔灌注樁中的小孔底面泥渣厚度很大,在灌注之前孔內就存在大量的泥漿,在這種情況下就極易導致灌注樁的樁基質量存在問題。底面泥渣會隨著施工而不停堆積。若是不進行及時的清理,或者是對堆積的位置鑒別不正確,就會影響鉆孔施工作業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施工出現質量問題。
在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施工過程中,精準的識別樁基持力層是最關鍵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具備很高的識別能力和水平。若是持力層屬性不是巖層,在這種情況下鑒別工作就十分容易,可以使用勘驗材料綜合施工場地的樣品進行有效識別。而持力層若是風化程度比較高的巖層,則在鑒別的時候就存在很大難度。若是對土質的受力情況鑒別錯誤,就無法制定有效的沖擊力度與速度,進而導致沖擊成孔灌注樁作業失敗,同時也對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質量形成一定影響。
沖擊成孔灌注樁在施工中運用到的設備十分簡單,但是施工過程復雜。若想有效提高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的質量,就需要在施工的每個階段做好質量控制工作。
在樁基施工之前要進行相關的技術交底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圖紙的交底和方案交底。在方案中要有詳細的施工步驟、建筑類型等方面,比如測量放樣、成孔操作以及鋼筋籠制作吊裝等相關內容。除此之外就是施工記錄的交底,其中包含成孔記錄、鋼筋籠制作吊裝等相關的事項。鋼筋籠的制作材料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選用,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鋼材與電焊條。鋼筋的數量與規格都需要結合設計標準進行,以方便后期沖擊成孔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工作。在準備階段還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工作,要依據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與設計時制定的定位坐標進行位置確定。建筑工程中的沖擊成孔灌注樁不僅只有一個,在一個施工區域中有可能會存在多個樁基。因此在前期位置確定的時候要保障樁基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在正式施工前還需要做好試成孔工作,并且把過程中的工作記錄交給施工負責人處理,在此基礎上確定最終的成孔深度、混凝土泥漿比以及成孔時間等內容。
成孔階段是整個樁基施工中最重要的階段,同時也是保障質量最關鍵的時期。其中樁身成孔的垂直度控制是保障質量的前提與基礎。在實際施工中要保障施工設備的穩定,其中吊桿鉤、轉盤中心和樁位中心要形成一條線,以此保障鉆孔樁身的垂直度。除此之外,樁位和鉆孔的深度也需要重視。在通常情況下樁位一般是在施工前就確定好的,但是在實際施工中會出現一些因素,影響確定好的樁位。鉆孔深度的控制從本質上而言并不是鉆具達到的深度。由于施工的影響會讓孔內存在沉渣,所以成孔需要使用測量繩對鉆孔的實際深度進行測量。若是測量出的深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就需要再次鉆孔或者是清理沉渣。在成孔的時候鉆孔速度也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鉆孔過程要越快越好,使用的時間越短越好,這樣才會讓成孔之后出現樁基質量問題的可能性小。不過在需要慢的時候還是要控制速度,不能夠過快,不然就會因為地質不同而導致縮孔現象出現,可見鉆孔速度也是控制質量的關鍵。最后就是清孔工作,孔內存在的沉渣是影響灌注樁承載能力與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清孔作業中具體分成兩次。第一次是鉆具進入前期設計深度完成鉆孔的時候,趁著鉆具還處于孔內而直接利用鉆具進行清洗。而第二次清理則是要利用截面較粗的導管,其沖力比較小,在需要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長清孔時間。
在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中,混凝土的灌注是最后一個步驟,同時也是最關鍵的環節。一旦將混凝土灌注成樁之后,若是在質量上出現問題,則補救難度就會增加。因此,在灌注混凝土階段進行質量的控制十分關鍵,同時也決定了整個灌注樁工程的質量。在混凝土灌注之前需要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質量,若是有不達標的混凝土就不能夠使用到灌注中。混凝土一般有粗骨與細骨兩種,而在灌注樁中通常是直徑相對較小的粗骨與細砂相結合使用。為了能夠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性,還會在混凝土制作中摻入活性的砂粉。混凝土的灌注時間通常是成孔達標之后。若是在清孔作業結束之后不及時的進行混凝土灌注,則孔內就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出現更多沉渣,進而對成樁的質量造成影響。混凝土的灌注在開始之后就不能停止,在灌注的時候混凝土要埋沒到管底口1 m以上的深度,在此基礎上保障樁底的質量,進而對整個沖擊成孔灌注樁基的質量進行保障。除此之外,在灌注之后鋼筋籠的投放也必須要符合設計,不能夠觸碰到孔壁,以免導致鋼筋籠撞到孔壁而出現塌陷現象。
當樁的實際孔徑小于設計孔徑時,為縮頸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鉆井時間過長,井壁坍塌,管道抬升過快,舉升速度過快。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管道中的混凝土太小,管道的擴散很難造成收縮。預防措施:縮短孔與混凝土澆筑時間,盡量在不縮頸的情況下完成混凝土灌注工作。對于易塌土層,可適當增加泥漿比例,將泥漿在擋墻中的比例控制在1.3~1.4之間,增加泥漿對井壁的支撐力,從而解除鉆孔縮孔的程度。嚴格控制拉速、慢拉和近擊。混凝土坍落度應滿足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保證管道中的混凝土比地面略高,以保持足夠的壓力,使管道內的混凝土能夠正常擴散。
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藝,在實際施工中會受到誤差以及沉渣等因素的影響,進而降低整個樁基的施工質量。針對這類問題就需要從施工準備階段、成孔階段以及混凝土灌注階段入手,以此保障各個階段中的施工質量,在此基礎上有效的提高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的質量,進而保障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
[1] 杜松柏.建筑工程中鉆孔灌注樁基質量事故成因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8):17-19.
[2] 姜 華.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4(2):27-28.
[3] 彭志宏.建筑工程沖擊成孔灌注樁樁基施工項目質量管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5(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