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博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基礎、主體及二次結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混凝土是由砂子、石子、水泥與水外加劑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目前,廣泛應用在橋梁隧道和建筑高層及超高層施工中。混凝土具有易成型、施工周期短、施工便捷等優點,它分為現場拌制混凝土與預拌混凝土,現場拌制混凝土施工便捷可就地取材,縮短工期進一步推進施工進度,為工程的提前完工奠定扎實的基礎,預拌混凝土多數屬于商品混凝土,由廠家自行制定,出料方便不僅可以縮短工期,而且還減少對施工現場的污染,為工地文明施工提升一個新高度。
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保水性、粘聚性,在混凝土的制作過程中,供應商經常會因為原材料配比、水、化學外加劑等因素,生產出來的混凝土在質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很難滿足要求。因此,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應規范或相關資料進行配制,并對其進行鑒定。一般情況下,對混凝土進行配制的時候,先對混凝土進行反復調配,調配時綜合考慮經濟利益,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其坍落度,偏差一般不超過配合比規定的0.5倍左右。所以,在工人配制材料及外加劑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
沒有對拌制混凝土的材料進行控制,然而要完成一個優質的施工作業必須要確保的就是現場施工主要分為以上兩種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很多時候混凝土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往往對于一個合格的施工現場來說除按照圖紙的設計要求外還必須找有相應資質的實驗室出具配比:砂子、石子、水泥、水、外加化學外加劑。但是,從整體的施工作業來看,大部分都是因為坍落度控制不到位以及勞務作業人員的無知對其進行加水,一旦在混凝土的拌制中加入過多的水,就會導致混凝土配比混亂之后出現氣泡,會極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因此,施工人員在對混凝土進行拌制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科學的配比進行混凝土拌制,合理配置,控制它的和易性及坍落度。
前期必須對混凝土攪拌時間、投料順序、加水方法及外加劑的摻量進行合理調控,制定合理的辦法,對提高混凝土的質量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意義和保障。從開始投料到混凝土成型所經歷的時間,除了保證物料均勻外還要保證顏色均勻,在保證質量和生產的前提下,根據攪拌機的型號、粗細骨料的種類,拌合物和易性的不同來確定。攪拌的順序一般是:石子、砂子、水泥、化學外加劑,除了這些還應有一定的干粉外加劑和水溶外加劑,并且有先后順序之分。經實驗室鑒定在攪拌2 min~3 min干粉摻入效果最佳。而對于預制混凝土來說,它就是所謂的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攪拌場中預制好的相當于成品材料,直接可以用在現場,它具有一定的優點。所以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商品混凝土的澆筑方式:泵送與自卸。泵送是通過專用管道,再借助泵的動力來將混凝土進行傳輸,高度與距離的不同使用的方式也就不同,距離小一般用天泵,距離遠則采用地泵,各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1)澆筑前的基本要求。
在基礎及主體澆筑之前必須對其垃圾進行清理,對相應的部位做防水措施。夏季施工時應對干燥的地方進行灑水濕潤;對模板工程而言必須對其進行吊模驗收來控制墻的垂直度,通過50線來驗收其平整度,二者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保證其平整度,確保施工質量。
2)澆筑與振搗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澆筑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與高空作業高度對稱,不宜超出2 m,如超出樓層層高,必須采取措施,對混凝土的落體速度進行調整,澆筑時分層分段合理布局,避免施工縫的出現。澆筑的高度主要依據結構類型及相應層高來確定。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動器的規格不一,存在一定的振實范圍。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均勻振實,保證其成品質量。
3)澆筑方法。
梁、板、柱和墻的澆筑:
a.當樓層間混凝土標號不一時,應分別澆筑,并且有相應的時間限制,滿足時間后方可進行下一步,避免混澆。
b.對一些跨度大的結構來說除了采用鋼結構及井字梁之外,對于剪力墻、框架結構里存在跨度大的板、梁構件必須起拱來控制其撓度。
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即指其結構尺寸很大,如筏板基礎,條形基礎等。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來處理溫度偏差,合理解決溫度對其產生的收縮裂縫。這種混凝土除體積大之外,內部結構也復雜、鋼筋布置密集、施工現場復雜,部分工程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因此,除了滿足抗壓、抗剪及屈服強度之外還應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布置,避免施工中交叉作業。
混凝土養護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施工中混凝土的質量。在主體完成之后必須對其結構進行養護,要落實到人,更要落實到物,按星期或者按月進行直到滿足其強度,確保主體驗收。不管是混凝土還是砂漿都是同樣的道理,說白了每個分部分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除了“事前、事中”控制之外還應做好事后工作,例如,混凝土作業在施工之后必須對其進行養護。
原材料的材性差異較大,還存在如何控制溫度及收縮變形裂縫開展的問題,因此控制溫度變形裂縫就不光是簡單的理論問題,還涉及到結構設計、構造設計、材料組成和物理的力學性能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等綜合性問題。所以,混凝土的配制材料必須嚴格把控,一批合格的混凝土必須滿足各方面要求。因此,工作人員在建筑施工的時候,要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合理調配對其數據應由第三方進行鑒定,保證其混凝土質量。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除了原材本身影響之外,還存在其他因素。如人為因素:
1)施工部位振蕩不密實、振動器速度匹配不合理容易出現蜂窩麻面;
2)加水過多混凝土離析坍落度偏大;
3)支模不到位容易脹模。這些因素除了影響施工進度及構件質量之外還會影響之后的裝飾裝修以及其他分項工程的施工。所以,無論是外部因素還是內在原因都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最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更要保證事中的過程把控,嚴格對尺寸進行把控。所以,在保證進度的前提下更要控制成本保證質量。
不同的類型所采用的混凝土標號有所不同,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來說,除了滿足環境、抗震及保護層之外,還要滿足其施工設計的合理性,在進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業的時候,要先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調查建筑物的有效年限、設防類別、設計要求等一系列因素。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的材料選購上,要把好質量關、不可以出現因原材料的問題而造成本不應該出現的安全及質量隱患。一切都應按照相應規范、合理配比進行處理,保證施工質量,避免交叉作業的重復出現,從而縮短工期達到驗收要求。
每次澆筑前對混凝土進行取樣,在不同的環境對其進行放置。分為標準條件養護、同條件養護等其他條件養護進行對比看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是否滿足下一步施工要求。通過這些試塊及實驗室鑒定來保證其施工。
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確保建筑結構是否優質的重要因素。同時,它在施工過程中也起決定性因素,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把控合理布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混凝土施工技術能脫穎而出,它不僅僅是技術也不是其種類,而是它的質量。無論是隧道還是橋梁甚至是房建所追逐的都是質量,而混凝土恰恰與此相符。正因為這樣才能得到各大施工企業的認可,才能不斷更新與進步。
[1] 趙福順.預制裝配式住宅與現澆混凝土結構住宅造價對比研究[D].長春:長春工程學院碩士論文,2015.
[2] 劉 洋.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術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5(9):21-23.
[3] 楊松河.淺談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滲漏的防治[J].科技資訊,2009(21):89-90.
[4] 尤炳君,李曉東.寧津工業借“綠”增效[N].德州日報,2007-01-07.
[5] 賈 寧.隧道二次襯砌施工的工程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12(13):53-55.
[6] 張曉平.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34):97-98.
[7] 徐 濤.預拌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質量問題分析[J].門窗,2012(26):121-123.
[8] 張忠海.試論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振搗與養護[J].科技創業家,2012(4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