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卓 彪
(山西省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山西 侯馬 043000)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邊坡治理工作的穩步開展,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現了各類新技術的合理化運用。目前,為促進邊坡地質災害的合理解決,降低該類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技術人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加強了對于爆破技術的合理化運用。本文基于此,著重分析邊坡地質災害導致的問題,并就爆破技術的合理化運用進行分析,希望由此帶動我國地質災害解決效果以及質量的提升,促進各項效益的取得。
目前,我國的礦產資源在開采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邊坡地質災害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為了進一步緩解相關問題,技術人員在實際的作業過程中加強對于爆破技術的分析以及運用。對此,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所謂的邊坡治理,指的是礦區地質災害治理的項目之一。一般情況下,邊坡的不穩定會導致礦山在開采的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事實上,邊坡傾斜度較大時,其會導致礦區在極端惡劣天氣的影響下出現滑坡、塌方等問題,進而由此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基于此,為了進一步促進邊坡地質災害問題的合理化解決,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加強對于爆破技術的合理化運用,并由此帶動邊坡結構的優化,提升其穩定性。
所謂的爆破技術,指的是利用炸藥的爆炸性,從而由此實現對于邊坡原有結構的構建。基于此,施工作業人員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爆炸路線的嚴格控制。事實上,作為殺傷性較大的技術,爆破技術在推行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諸多領域,故而導致爆破技術的復雜性較強,為了保障該技術的合理化運用,技術人員需要對爆破指標進行科學的管理。目前,常見的爆破技術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淺孔爆破技術、深孔爆破技術、炮孔爆破技術等。
作為危險系數較大的工程項目,爆破工程在推行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降低負面影響,技術人員需要將其運用在遠離人口的地方,保障技術運用的安全性。一般而言,施工人員在開展爆破工程之前,需要強化礦山周邊環境的分析,掌握邊坡高度、形狀、傾斜度、地質結構、面積等參數,并由此帶動各類數據的收集。
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于上述參數的分析,并制定最終的爆破參數,實現爆破方式以及級別難度的合理確定。另一方面,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爆破帶來的危險性,技術人員還需要了解周邊環境,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爆破所帶來的問題。
一般而言,工作人員在具體的處理作業過程中,需要對邊坡的土壤結構、類型、地質結構進行分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對施工人員以及周邊設施造成破壞。
目前,技術人員在開展礦山邊坡治理作業的過程中,積極采用爆破技術開展具體的作業。但事實上,爆破工程在積極推行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實際環境的限制而導致各類問題的出現。關于礦山邊坡治理作業的難點,筆者總結為下述的幾點:
一是使用爆破技術治理的礦山環境往往具有較強的復雜性,且邊坡治理的面積也較大,故而容易導致各類干擾因素對實際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二是由于我國的礦山規模都較大,故而在邊坡治理的過程中存在邊的操作。不僅如此,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往來于山上山下,工作量較大,從而導致了工作難度的增大。
三是爆破施工的影響范圍較廣,而且治理作業在推行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較強的周期性,而且會產生較大的噪聲、震動等問題,產生較強的負面影響,并對礦區周邊的居民生活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最后,邊坡的傾斜度普遍較大,故而其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大型機械的輔助。在這樣的狀況下,若大型機械設備無法使用時,相關作業在推行的過程中就會消耗較多的人工,增加工程的難度。
為了進一步保障爆破工程在邊坡地質災害治理的作業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員需要合理的開展爆破設計工作。一般而言,爆破設計作業在開展時,需要技術人員合理的開展爆破方案、光面爆破以及起爆網路的設計工作。
在選擇爆破方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于炮孔深度、邊坡高度、裝藥量等因素進行分析。一般而言,工作人員需要對礦山邊坡結構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并積極調查爆破技術實施的周邊環境。事實上,通過對于各類數據資料的掌握,從而實現對于炮孔深度、裝藥量的合理控制。目前,我國的礦山邊坡地質問題在治理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深孔松動爆破、深孔水壓爆破兩種方案,上述方案的運行原理相同,但是在裝藥量、孔深的設置方面具有差異性。
作為連接不同起爆點的線路,起爆網路的構建往往對項目建設的科學、合理與否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最為常見的爆破線路分為下述的幾種,分別是:
并聯、串聯。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依據實際的邊坡狀況,合理的明確線路之間的連貫性,并對起爆點的爆破順序進行合理的控制。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借助多炮孔爆破線路開展作業,其需要確保內側炮孔與中間炮孔保持一致,全部進行毫秒雷管的安裝,隨后依據并聯、串聯的方法合理開展炮孔導火線的連接工作,目前,技術人員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上述的方法進行同列同段炮孔起的爆通工作。
為保障設計工作的美化性,技術人員需要科學的開展光面爆破設計工作,并為后期的生態恢復提供一定的植被載重空間。在具體的設計作業時,施工人員需要對爆破強度進行全面的把控,并利用爆破孔之間的間距實現相關的問題。此外,若爆破所采用的藥包直徑大于32 mm時,技術人員需要將其用木條進行捆綁,起到導爆的作用。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保障爆破安全性,工作人員還需要注意導爆路線的連貫性以及角度問題。
在治理邊坡作業時采用爆破技術,主要是借助爆破震動實現相關作業效益的取得。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我國的礦區大多遠離村莊,故而作業人員可以采用深孔爆破的方法開展相關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確保爆破孔的距離控制在50 m~100 m之間,而其裝藥量則需要低于170 kg。不僅如此,施工人員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工程建設需要,對各類爆破指標、參數進行科學分析,提高爆破安全指數。
另一方面,施工人員在開展爆破工程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會遭遇到飛石的問題。由于飛石問題出現時具有較強的不定向性、隨機性,故而需要施工人員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增加孔口填塞長度,降低飛石的高度,消除飛石等帶來的危害。
為了進一步保障邊坡地質災害治理的效益,技術人員在作業時需要科學的運用爆破技術。本文基于此,著重分析了邊坡治理以及爆破技術,并就爆破工程技術對環境的影響展開分析,最后論述了邊坡治理中爆破難點與邊坡治理中爆破工程安全防護。筆者認為,隨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注意事項的關注,我國的地質災害必將獲得顯著的提升,并由此促進各項效益的取得,實現我國礦山開采工作的穩步開展,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
[1] 董競遙,黃 霜.在地質災害治理中應用控制爆破技術的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34):130.
[2] 楊 榮,郭永晶.控制爆破技術在地質災害治理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3):254,258.
[3] 向榮斌.抗滑樁技術用于路基邊坡治理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2):52-53.
[4] 趙玉蘋.邊坡地質災害治理中爆破技術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4):61,68.
[5] 劉 剛.巖質邊坡地質災害治理中爆破技術的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16(1):188-190.
[6] 余先發,蔡澤軍,劉文偉.一次成型超深孔精細控制爆破技術在地質災害治理中的應用[J].現代礦業,2015,31(7):206-207.
[7] 姜曉偉,邵友忠,張海平.爆破技術在邊坡地質災害治理中的應用[J].工程爆破,2013(Z1):6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