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鑫
(太原市建設項目投資評審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營改增是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營改增后納稅單位只需對產品或技術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可避免重復納稅。營改增是我國黨中央及國務院根據新形勢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可加快財稅體改革,減輕納稅企業賦稅,調動納稅企業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盡管營改增財稅體制改革是針對第三產業服務而產生,但營改增也會對建筑工程的造價產生影響。
在我國的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中,多數是以分級法人的形式進行運營,一個大型施工企業具有多家子公司和分公司。而在具體施工中,施工項目部項目經理代表施工企業對承建項目進行管理。如我國的中國建業公司,下屬多家分公司及子公司。在承攬建筑施工項目中,施工項目部代表施工企業繳納營業稅。而在營改增模式下,施工企業可通過票管稅和鏈條抵扣的方式進行征稅。在征稅環節內,若鏈條較長,則會影響抵扣的準確性,導致增大稅務的風險。在進行具體施工時,常會出現分包的現象,在逐層分包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費用虛高從而導致印花稅費用增加,因此分級法人越多或分包級數越多,對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營改增管理越為不利。
建筑工程預算的準確性會對工程投標產生相應的影響,因此預算的準確性對建筑工程承包企業在某項目中的盈利水平影響重大。在過去的營業稅體制中,工程造價內已經包含營業稅稅金,且營業稅稅率較為固定,因此在進行投標預算中對稅費也便于控制。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主要是價外稅,在投標預算后通過銷項稅額和工程造價分別進行計算,改變了原有的計價規律和建筑產品的造價構成。在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進項稅額并不能對其進行正確預估,營改增之后需將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納入增值稅稅金中,加大了計算難度,導致納稅單位較難正確的評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納稅狀態,從而導致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對工程投標報價產生影響,同時也對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承攬施工業務產生影響。
建筑工程總承包包括建筑工程設計、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采購等一系列環節中的所有過程,在建筑工程總承包中,營改增對其的影響主要有:
1)在建筑工程施工環節中,施工企業應根據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相關條例繳納營業稅,對自產技術服務繳納增值稅。而當施工企業的自產技術服務和其他產品屬于混合銷售時,則納稅依據和稅率較為模糊,不可避免的出現重復納稅的情況。實行營改增之后,重復納稅的現象不會發生。
2)建筑工程企業的營業范圍及業務量逐年增加,盡管在進項增值稅中可以進行抵扣,但在一些其他施工過程中易產生不可抵扣的費用,如水電費及勞務施工等業務中較難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導致建筑工程企業加大稅務的負擔,建筑工程總承包企業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成本費用包括人工費、建筑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及其他直接和間接費。在營業稅模式下,施工企業中的建設成本中已經包含了增值稅。而在營改增之后,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中應將成本和收入進行價稅分離。之所以使用價稅分離是因為核算方式的改變會導致財務標準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計價的準確性和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正常盈利。
營改增之后對成本管理的影響主要包括對財務指標和會計核算產生影響。其中對財務指標產生影響主要是當按照營改增模式征收稅款時,施工企業的利潤率較過去的營業稅模式減小9.91%。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進項稅額不夠充分,從而導致成本費用價稅分離的金額遠低于收入分離金額,最終導致利潤率即利潤總額降低。對會計合算產生影響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業中的財會人員對營業稅模式下的概念較深,且核算方式較為簡便,而在營改增模式下施工企業需繳納增值稅,再進行核算時變動內容較多,且程序繁瑣,增加了核算人員的工作量和核算難度,易在核算時產生錯誤或較大偏差,從而影響施工企業的正常盈利。
在傳統的營業稅模式下,施工企業內的稅務管理人員不重視稅務管理,人員配備不夠完善,各崗位職責劃分也不明確。而在營改增模式下,要求稅務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工作標準,如營改增模式下要求更為系統化、稅收籌劃范圍更廣,增加了稅務管理的難度。在增值稅要求中,可通過專用發票的抵扣方式進行相應抵扣,且對抵扣時間有強制要求,如納稅人應在發票開具當天算起至180 d內到主管稅務局進行相應抵扣。若納稅單位過期不進行抵扣則會增加納稅企業的稅務導致其利潤率降低的風險。
由于營改增稅務改革,導致建筑工程相關企業內的經營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有所改變,如在進行相關工程規劃或決策時需進行計劃再進行實施。營改增后,建筑工程的計價模式從含稅價格變為不含稅價格,從本質上改變了建筑工程相關企業內的工程計價模式,對工程投標報價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建筑工程相關企業應根據營改增的內容,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在增值稅模式下的投標報價體系和相關的管理制度。在進行投標價格計算時,建筑工程相關企業應準確計算成本費用,確保獲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投標時盡可能多的獲取進項稅額相關發票,從而提高中標率和競爭力及盈利。
營改增之后,稅務體制會對建筑工程相關企業的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因此企業內工程造價的相關負責人應加強相關管理,讓職員從思想上注重營改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工程相關企業應對公司內所有職員進行定期培訓再教育,提高職員的相關稅務改革意識,對其深層次的影響進行講解。培訓中,尤其是需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增加培訓次數,縮短培訓時間,加強財務人員的理解,便于對增值稅稅務改革內容的深化理解,且可便于對其他部門的工作進行指導和引導。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業中,建筑材料和相關機械設施租賃費用占施工總成本的絕大部分,因此建筑材料和相關機械設施租賃對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賦稅產生較大影響,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成為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工作的重點。目前建筑材料和相關機械設施租賃企業魚龍混雜,多數材料供應商和租賃企業均為皮包公司,不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并且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若施工企業需要相關發票,供應商還需使用其他公司的財務系統開具相關發票。而開具發票時所需的稅費為供應商付,從而導致所供應的產品質量下降,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在招投標、簽訂合同時,供應商應將此情況說明并告知,避免在預結算時相關材料和租賃費用不能抵扣從而影響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正常利益。
營改增稅務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中小企業稅負、推動小型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力。而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利潤率較低,且稅率較高,營改增之后由于部分費用支出并不能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不能對相關成本進行抵扣,造成施工企業稅負平衡點較低。當稅負平衡點較低時,增值稅稅負超過營業稅稅負后,則會嚴重影響施工企業的利潤率和正常發展。因此當出現上述現象時,我國的稅務改革并不能激勵建筑企業的發展,從而造成阻礙建筑企業的發展的現象。為避免出現上述現象,我國相關稅務征收部門應適當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從而確保建筑工程企業正常、健康的發展。
營改增模式對我國的建筑工程相關企業有利有弊,稅務改革存在眾多優點,但為確保稅收的合理性,我國政府相關稅務征收部門應根據各地區稅收進行差異化管理,以確保稅收的公平性。同時,建筑工程相關企業的計價人員還應對營改增的概念進行不斷深入理解,以確保企業的正常利益和發展。
[1] 張海燕.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6):146-147.
[2] 黃 珍.營改增對建筑業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江西建材,2016(16):229,232.
[3] 李明佳.淺析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方案[J].中國勘察設計,2016(6):40-43.
[4] 王 良,吳偉平.“營改增”對工程造價控制和工程承包模式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郵電設計技術,2015(2):88-92.
[5] “營改增”對工程造價及計價體系的影響[J].中國招標,2014(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