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松濤
天津東麗區委黨校天津300300
十九大報告中讓我們看到,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國際發展形勢格局變幻,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社會主要矛盾變了,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這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中國共產黨要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需要克服各種風險挑戰,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怎么辦?關鍵在于全面從嚴治黨,建設好黨員干部隊伍,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隊伍,這是基礎的基礎,從哪開始?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管起,推進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常態化、制度化。
(一)對組織生活認識得不深不透。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問題,有的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內生活僅關注會議時間、人員、程序、記錄等形式來應付上級檢查,不注重政治生活的成效,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表演秀。存在重業務輕學習的問題,有些基層黨組織忽視了對于黨員干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常常借口工作忙沒時間學習,即使礙于組織的要求,也只是走馬觀花、做做樣子、走走過場,甚至個別基層黨員干部認為自己什么都懂,根本不用學或者學不學都一樣。存在重面子輕批評的問題,有的基層黨組織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有好人主義傾向,顧面子、怕得罪人,不敢亮出批評的武器。
(二)執行黨內政治生活制度還不夠規范
存在制度細化不足的問題,黨章黨規的規定是面向全黨的,而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有其自身特點,需要結合實際,細化制度,這一點有些黨組織做得還不夠。存在執行制度打折扣的問題,制度是有約束力的,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因為黨建主體責任弱化,而選擇性執行、變通性執行甚至拒不執行等形式,使很多制度規定流于形式。存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監管不力的問題,有些基層黨組織黨的政治生活之訓能否取得實效,關注度不高,監督管理沒有能實現完全的經常化、規范化。
(三)基層黨員干部沒有經常性地接受專業培訓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基層黨員干部政治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僅憑工作、生活經驗是不夠的,需要有計劃地開展專業培訓。但是當前有些地方基層黨員干部每年接受黨內政治生活之訓少,而且不夠專業規范,往往通過念報紙、讀文件,過兒耳、沒過心,走形式、表面化。
(四)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缺乏工作實踐的捶打。有些地方搞了黨內政治生活專業培訓就認為萬事大吉、任務完成了。但是我們知道黨內政治生活之訓不是做來看的,而是要入腦入心,更要落到實處,形成行動自覺,這需要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中強化,在為民服務中踐行。
存在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淡化,“四個意識”、“四個服從”在心中扎得還不牢,宗旨意識、服務意識還不夠強,需要通過政治生活之訓進行有效規范。
(一)推進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日常化
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基礎在日常,體現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的貫徹落實。堅持以書面形式記錄黨支部工作開展情況,進一步規范“三會一課”學習情況的記錄,嚴格出勤、簽到制度,實施紀實、痕跡化管理,組織生活開展情況每月向上級黨委報告。堅持每月至少1個主題,組織開展學習教育、觀看視頻、知識答題、參觀訪學等主題黨日活動,突出黨性教育、黨性錘煉。支部書記積極備課,認真準備授課材料,聽取大家的意見,提升黨課質量。加強民主生活會情況通報、批評與自我批評發言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認真開展民主評議,完善黨內政治生活考核評價體系。基層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要示范帶動,以普通黨員身份積極參加支部活動,采取查閱黨支部工作手冊、檔案材料、個別談話等方式,搞好自查自糾,嚴格執行雙重組織生活報告、公示制度。明確黨內政治生活責任主體、細化責任范圍、強化責任追究、加大懲處力度,層層傳導問責壓力,督促基層黨組織真正把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黨建工作的基礎性工程來抓。
(二)推進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專業化
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關鍵在培訓,體現黨校等專業培訓機構的深入服務。
1、采取制度化的全程服務。一是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采取問卷調查、座談研討、書面資料整理、詢問等方式摸清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需求,根據中央和地方的要求,黨校等培訓機構的發展實際,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涉及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形式方法等內容。二是做好課程準備工作。專門制定《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強化集體研討、集體評議、打造精品課,不斷推出新課,形成課程菜單,方便基層黨員干部自主選課。三是做好培訓服務管理。在開班前,加強與需要培訓單位的聯系,對于具體事項進行深入溝通,并做好充足準備。培訓時,采取班主任跟班制度、考勤制度、考試制度等制度規范保證培訓順利進行。培訓后學員培訓資料形成檔案,方便組織部門考察;另外征求學員對于培訓的意見,著力對有關問題進行改正。
2、采用特色化的服務模式。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向基層黨員干部進行巡回式宣講培訓;根據基層單位的專門的培訓需求,開展訂單式宣講培訓;依據黨校等培訓機構教學條件的優勢,開展封閉式集中培訓;黨校等培訓機構與其他基層單位開展聯合式培訓。
3、拓展多樣化培訓載體。一是在一些黨員人數較多的基層單位建立培訓課堂,黨校等培訓機構定期開展培訓。黨校等培訓機構與基層單位以合同的方式,明確課程計劃,明確學習主題、講授方式等內容,注重將理論與基層實際相結合,從而實現普通學員學習教育經常化、便捷化、廣覆蓋。二是拓展教學實踐基地。開辟本地區先進村,社區、企業等不同類型的教學實踐基地。運用這些基地,基層黨員干部可以實際體驗其中的好經驗、好方法、好措施,再由黨校等培訓機構教師進行講解、歸納提煉,引發大家的思考。三是建立完善網絡學習載體。為解決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沒時間學習的問題,學不明白的問題,我們可以建立網絡平臺,比如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加大建設,集合豐富的教育資源,供大家共享。
(三)推進基層黨員干部的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實踐化
基層黨員干部黨內政治生活之訓的驗證在實踐,體現在黨員干部的作為擔當。
1、開展聯系服務村、社區工作。一是推動開展與村、社區黨組織的共建活動,加強黨建指導,規范“三會一課”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二是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幫助村、社區解決難題,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標準提升。三是參與村、社區關于防震減災、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活動之中,提升綜合素質。四是幫助村、社區培養文化活動骨干,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
2、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一是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找準找實“四個意識”不強、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地區部署不到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進展緩慢、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不作為不擔當的突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全面整改整治。二是加強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對不想作為、不愿擔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毛病釀成大錯誤。三是著力用好問責利器,緊緊盯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抓住“關鍵少數”和突出問題,對不愿作為、怠政懶政和不敢擔當、拈輕怕重的行為要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以問責逼促干部必須作為、只能作為。
3、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誓言,積極踐行群眾路線,組織黨員開展學雷鋒、困難群體幫扶慰問、思想文化宣傳、講黨課等基層服務工作,拉近黨群、干群關系,樹立黨員干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