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蘭
撫松縣實驗小學 吉林白山 134500
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基礎科目,學好數(shù)學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都是有重要的作用的[1]。通過多年的教育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對于低年級數(shù)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即使集中也很難維持較長的時間,他們是比較好動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進行有效的結合,老師要采取生動的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對此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用教具進行演示,經(jīng)過演示之后,讓學生發(fā)言說一下演示的過程,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數(shù)量關系。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23頁的加法時,在上課之前,我預先吩咐兩位學生做好準備,一名學生手中拿3個汽球,另一個學生手中拿1個汽球。上課的時候,我讓兩名學生分別站在課室前面的一左一右拿著汽球,最后讓兩人將汽球合起來。這個時候老師問:“哪位同學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剛才的過程?”學生們都踴躍發(fā)言。左邊有3個汽球,右邊有1個汽球,加起來一共有幾個汽球?先找說得比較好的學生說,讓他們起到榜樣作用,在語言描述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理解了數(shù)量關系[2]。
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他們都是有獨立人格的,學生各有所長,在教學中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真正讓每個學生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讓每個學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悅,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例如:一年級上冊第58頁的圖畫應用題有4幅圖,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看圖,然后讓學生用3句話分別說出每幅圖的內容:原來有( )只小鹿,走了( )只小鹿,還剩( )只小鹿按照這樣的方法每個圖都描述一變,對于那些數(shù)量關系比較簡單,容易表述的,先讓那些表達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學生表達完之后老師要及時予以鼓勵,對于學生回答不正確的地方老師要及時進行指導。然后找?guī)讉€表達能力好的學生把三幅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地表述出來,原來有10只小鹿,走了4只,還剩6只。我班有個口吃的學生,可能是因為自卑,他很少發(fā)言,在講除法的含義的過程中,我鼓勵他大膽地將書上看到的熊貓圖意講給學生們聽。雖然他在表述的時候不是很流暢,我仍然示意其他學生要認真聽,老師與同學們都專心致志地聽他講,這樣大大增強了這個學生的信心,他越說越有勇氣,最后竟然超常發(fā)揮,連貫、完整地表達出來,最后我表揚并鼓勵了他,使他信心大增,在以后的教學中每次提問都能看見他積極回答的身影[3]。
在一節(jié)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老師是學習的引導者,老師的引導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學生是不是能夠順利完成學習。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如何用簡練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題意。例如在教學大小、長短、高矮的概念教學中,最開始,學生只能籠統(tǒng)地說“排球大,乒乓球小”。這個時候我拿出一個皮球放在后邊,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排球比皮球大,皮球比乒乓球大。排球是最大的,乒乓球是最小的,皮球比排球小,比乒乓球大。”這樣教學,使學生清楚地明確了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等,還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升。
數(shù)學看似與語言能力沒有關系,經(jīng)過本文的分析探究使我們明白了數(shù)學科目與語言能力是有緊密的聯(lián)系的。數(shù)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難懂的學科,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數(shù)學對他們來說更是難度很大的一門科目[4]。在平時教學經(jīng)常有學生反映:有些題目所表達的語言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些數(shù)量關系根本理解不清、對于一些知識點不知道什么含義因此不能理解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給學生學習數(shù)學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本文對于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重點進行研究,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會表達,作為老師,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有些學生不愿意表達,因此語言能力差,為此老師要積極鼓勵,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說,以達到較好的效果。老師要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人,而老師要起到引導的重要作用,在恰當?shù)臅r候及時引導學生,教給學生表達的正確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