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沛
潛江市江漢油田教育集團廣華初級中學 湖北潛江 433100
英語閱讀教學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以往我們在教學中只重視詞匯、句型和語法。段落、句意的分析,從文章角度出發,幫助學生積累單詞量和語法水平是當下教學途徑的重點。這種教法在老教材使用時可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成績。
面對新教材中,如果用原有的教法,根本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而且在平時的練習或測驗中,學生閱讀理解的得分率相當低。
1.語篇長,詞匯多。
2.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
3.教師使用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的閱讀教學方法。
4.缺乏互動性。
5.文化氣息不足。
如何解決上述教學中存在的原因,是我們每個初中英語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從三個方面,閱讀的興趣是基礎,正確的閱讀習慣是保障,閱讀技巧方法是核心。
1.復習
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 SectionA的3a-3c和SectionB2a-2e均為閱讀課,其知識和內容與前面的單元密切相關。做好上一堂課的復習工作,會對新課的學習大有益處。
2.啟發
教師可以運用視頻、課文插圖、提問等手段啟發學生,引入本課話題,讓學生適當了解課文內容。
3.介紹背景知識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Unit2Section A3a-3cFullMoon,Full Feeling時,筆者先給學生介紹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很快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1.聽力訓練
聽力訓練是針對生詞少、句子簡單、篇幅短的閱讀課文進行。通常情況下,筆者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聽1~2遍課文原聲錄音,讓學生初步感知全文,然后再回答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全文、獲取細節信息的興趣。
2.故事引入式串講
以故事引入進行串講能夠調動學生的聽覺器官,有利于對所學內容的深刻理解。
3.文化背景式串講
以文化背景進行串講,學生不僅能聽得津津有味,而且能了解有關文化背景知識,快速掌握文章大意。
互動的模式基本分為兩種,一種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并形成一定的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這樣,既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二種師生共同補充,教師解難、釋疑。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困難、遇到問題,這時,教師可以先啟發他們想一想,或用提示的方式給予引導,然后再讓學生補充。待閱讀講解結束后,教師再詳細講解課文的疑點、難點、重點,這種教學法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默讀
默讀是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速度要比出聲閱讀快得多,有的學生在閱讀時愛發出聲音,有的用筆和直尺之類的東西指點著助讀,有的喜歡回讀。
2.不要查找工具書
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有的同學一見到生詞就頭疼,告訴學生碰到生詞不要驚慌,不要養成馬上查找字典或詞典的習慣。要學會猜測生詞的含義,生疏單詞無須計較,要盡可能地向前搜尋,保持思維的流暢性、連續性,以便迅速找到有關信息。
3.按意群閱讀
隨著年級的升高,句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閱讀更長更復雜的句子時如果使用逐詞閱讀方法會降低效率,降低閱讀的興趣。而如果按意群將句子中的詞自然分開來,則能使閱讀速度成倍提高,理解也更加有效。
4.學會略讀和查讀
略讀就是快讀,目的是通過快速通讀和瀏覽全文的方法,對文章的內容有個總的概念和印象,把握五個“w”,即:who,when,where,what,why。
如果略讀是快速掃描文章,獲取大意,那么查讀則只是尋找某個細節或某個事實,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在文章中查找某個具體時間、地點、人名、地名、事件、數字等,因此學生要先讀問題,了解主旨,做到心中有數,再根據已有線索迅速判斷在何處尋找有關內容。
5.限時閱讀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略讀和查讀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限時閱讀的習慣,不僅要求學生能正確理解,還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速度,兩者缺一不可。
1.借助文章的標題、插圖等,通過提問或討論介紹閱讀文章的主題。鼓勵學生預測所要閱讀的內容,明確閱讀任務。
2.就閱讀材料提一些問題提前讓學生準備,并鼓勵他們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讓學生在這類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精神,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大膽創新英語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獲得獨立閱讀能力。教師不僅要關注語言知識與技能的關系,還要較多地關注影響學習質量的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等諸多因素。在閱讀中指導學生從段落中找主題句、猜測詞義。
讀后的活動可以要求學生口頭或書面表達閱讀體會,或就某一話題聯系實際進行小組討論或調查,譬如還原翻譯,文章復述,改寫文體等。在這個用英語積極思維的過程中學生發展了英語思維的能力和文章的謀篇布局能力,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閱讀速度,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有利于學生抓住文章要領,了解文章組織結構的能力及對篇章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