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萬兵
中江縣實驗小學校 四川德陽 618100
整理與復習,它不同于新授課的探索發現,也有別于練習課的鞏固應用,它更多的是承載著“回顧整理知識、溝通生成聯系、完善新授欠缺、彌補學習缺漏”等獨特功能。如何在實際的整理與復習過程中,將分散學習的單個知識串成線、連成片、形成網,進而達成將平時“栽的一棵樹”通過復習“育成一片林”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三角形的整理和復習》談幾點粗淺做法與思考。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教學片斷一:
師:老師帶來了一個紙袋子,里面裝有一個平面圖形,你能猜出是哪個平面圖形嗎?
生:三角形
師:說說理由?
生:因為這節課的課題就是《三角形的整理與復習》,所以我猜是三角形。
師:嗯!善于觀察來!打開看看 追問什么圖形?誰有辦法把它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
師: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三角形,說說都知道它的哪些知識?
生 1:3個頂點,3條高,3個角
生2:具有穩定性
生3: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
師:還有不同的嗎?哇!這么多知識,感覺怎么樣?
生:太亂了,沒有規律,沒有順序
師:怎么辦?
生:可以歸類整理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整理與復習
本環節旨在通過讓孩子猜、折、剪、匯報,逐步讓孩子意識我們學過三角形的知識是自由的、凌亂的,需要整理和復習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數學新課標》指出:“四年級學段的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在傾聽別人意見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師應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間,使學生進一步經歷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因此我在本節課的開始,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教學片段二:
師:老師給每一組都準備了一個信封,把這些凌亂的知識裝到了里面,每一組還有一塊小白板,待會兒咱們就把這些凌亂的知識整理到磁性白板上。
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成果給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分學習小組匯報。
師:我想問問,你們為什么要先整理定義,再整理特征,最后整理分類呢?
生: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然后了解三角形有哪些特征,最后根據這些特征才好分類。
師:哦!看來整理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學生繼續匯報
師:我剛才看到很多小組都是把這些排成了這樣的一列。你們為什么把這兩個排在它們后面啊?
生:因為三角形內角和180度和三個角有聯系;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和三條邊有關系
師:哦!原來你們找到了知識間的聯系,同學們!他們這樣整理好嗎?
小結:看來!我們在整理知識的時候,還可以按知識間的聯系進行整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舉起來讓老師看看。
師:除了請你說說,你們組為什么用表格?你們呢?
生 1:規范、清楚
生 2:簡潔、方便
生3:可隨意添加
師小結:看來每一種都有他的優點!再次溫馨提示:整理時要注意整理的順序,還要注意知識間的聯系。
《數學新課標》強調:“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水平。”因此在本節課的練習安排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年級的學生雖然比一、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大,但是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知識大比拼,學生的熱情很高漲。基礎題我請學困生回答,如果不夠完整,其他同學補充。發展題請優等生說思維過程后,又請學困生再說一遍,這樣既能訓練每個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比賽,學生認真傾聽,互指不足,使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更扎實了,學生也特感興趣。
總之,整理和復習不是機械重復,要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點連成線,線連成片,片成體系”,要對學生學習缺陷進行彌補;要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整理和復習課上,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