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昊
【摘要】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被職業界視為審計的靈魂。獨立會計師職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就是其獨立、客觀、公正的特性,這也是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的基礎。其中,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又是整個會計師職業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注冊會計師職業保持住獨立性的特征,才能夠客觀公正的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分析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缺失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措施,最大限度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確保審計工作健康有序的運行。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審計
注冊會計師自誕生之日起,獨立性就對注冊會計師的生存與發展發揮著重要影響。注冊會計師這一行業在社會上所占的位置以及注冊會計師這一職業的名聲和注冊會計師本身能否保持獨立性具有很大關系。當前資本市場的結構日益變化,逐步走向復雜化,這也就出現了各種金融衍生工具,也就形成了一個全球范圍的經濟關系。我國現階段正處在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在法規以及相應的制度上還是不夠健全,在資本市場以及公司結構治理、每個集團利益之間關系等都出
現了特有的特征。因此,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必須要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來維護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現狀
(一)審計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國內具備對上市公司審計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很多,競爭十分激烈,一些事務所爭取客戶最常見的手段不過就是價格戰。再加上國內資本證券市場尚不成熟,證券投資者往往是炒作題材、概念,反而對最能直觀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運轉狀況的財務信息并不重視。
市場有效需求的嚴重不足,會造成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對提高審計服務質量的壓力和動力喪失,久而久之,獨立審計這一行業必然呈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二)政府的有效行為缺失
政府部門從獨立審計市場出現伊始就存在不同程度地行為干預,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會將原掛靠行政部門的優勢直接轉化為自身濟效益。在行政行為的影響下,那些通過行政權力來獲得市場服務份額的會計師事務所,其所占的市場份額大小與其內在服務質量優劣其實關系并不大。即便這樣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具備提供高質量審計服務,僅僅憑借其與政府部門間特殊關系這一先天優勢,它們也往往成為理性經紀人的最佳選擇。
(三)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偏小
目前,盡管許多會計師事務所正處于由小到大的自然發展過程,但行業總體發展很不均衡,行業約束仍然存在“小、亂、散”等問題。事務所中往往是具備資質的多,但真正能夠出具高質量審計報告的“鳳毛麟角”。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較小,普遍業務收入不高,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正常的審計業務自身都難以規范,更何況“以小審大”在經濟上便不可避免地會對大公司客戶產生較大依賴。從而容易被客戶意志所左右,難以獨立、客觀、公正地發布審計意見。因此,國內急需發展規模較大的、規范要求的、素質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
二、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因素分析
(一)內部因素
1.行業特點
由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激烈,事務所規模普遍偏小,業務往往以區域為劃分標準,以熟人介紹為主,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往往顧及收入損失,擔心客戶流失,從而不敢“得罪”客戶,另一方面,由于注冊會計師自身的能力素質有限,在執業過程中經驗不夠豐富,難以開展深入的工作,可能為了謀求私利而發表無保留審計意見。
2.客戶特征
(1)委托方缺位
在注冊會計師審計委托制度中應存在三方:審計的委托方、審計客體、審計的受托方。審計的委托方即是有審計需求的一方,也是審計活動的出資者;審計客體是被審計單位;審計的受托方即受委托進行審計活動的注冊會計師:三者缺一不可。在我國,審計的委托方是企業管理層,而真正的審計需求方是企業股東,但是他們并沒有選擇事務所的權利,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往往選擇那些能夠出具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由于真正審計需求方的缺位,注冊會計師迫于來自管理層的壓力,其審計獨立性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2)一股獨大現象嚴重
根據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選擇哪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選舉進行的。由于小股東有很少的股權,并不積極參加股東大會,所以權利主要集中在大股東手上,小股東對于最終的結果并沒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很多公司是由管理層向股東大會推薦會計師事務所的,這使得大股東與管理層的利益更加趨于一致,聘任的會計師事務所并不能符合中小股東的利益,可能會影響審計的獨立性。
(二)外部因素
影響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外部法律制度、市場環境以及政府行為等。如政府的監管督導行為和干預行為以及市場環境中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等,對注冊會計師是否能夠有效保護等等都影響著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三、提升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措施
(一)整合會計師事務所,擴大規模效益
鼓勵現有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資源整合和做大做強,通過整合盡可能發展大型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增強其抵御外部環境壓力的能力,提高審計的獨立性。一是規模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具備更強的擔保能力,更有能力抵制來自客戶方不許揭露欺詐虛假行為等不當要求的壓力;二是大型事務所有實力在內部建立比較健全的人才培訓機制和質量控制體系,以確保其擁有更多穩定、優質的客戶,有利于保證其審計質量。
(二)加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業務素質
從社會層面來看,一是需要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獨立性的衡量進行研究并制定其標準,同時還應加快實施進度,盡可能做到衡量標準具體化、規范化和可行化,并加強對審計相關法則法規的宣傳;
二是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行為的社會監督,對注冊會計師的虛假行為,利用一切輿論手段和工具進行曝光,對注冊會計師施予有效的輿論監督;從自身層面來看,注冊會計師要注重后續教育和學習,在更新會計知識的同時強化對現代高新技術的掌握和應用。
(三)增加對獨立審計的自愿性需求
通過加速股份全流通改革、實施國有股減持、主體多元化投資、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增加對獨立審計的自愿性需求,對委托人、管理層和審計師的委托關系進行規范,以形成形成更有效競爭的審計市場。加速股份全流通的改革有利于減少國有股、法人股在企業中的比重,從而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的股權結構,進而提高企業對獨立審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