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釗
【摘要】在保險資金的運用中,資產的負債匹配管理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能否有效利用保險資金,影響著保險公司的盈利水平、市場競爭力、償付能力水平等。現階段,我國的保險資金在投資結構和保險監管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對我國保險業未來的發展產生極大地風險。文章主要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其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提出有關解決措施,以期能夠為解決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保險資金;資金運用;資產負債;保險業
當前我國保險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使用保險資金是當前保險公司經營中的關鍵問題。保險公司主要的利潤來自于公司的承保業務以及資金運用業務,而且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資金的作用也存在差異。保險行業內的競爭日趨激烈,從而導致費率下降,此外,投保人會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提升對保險保障作用的期望值,綜合作用下,保險公司承保業務利潤將會逐步降低,甚至出現保險公司承保業務不盈利或者是虧損的現象。保險公司為保證一定的利潤水平,必定會將重心向資金運用業務傾斜。該項業務不僅能夠有效的抵消承保業務帶來的損失,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還能夠為保險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加快保險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保險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利潤來源于保險資金運用。保險資金主要是保險公司通過各種途徑籌集資金的總量。權益資本和各項責任準備金是我國保險資金的主要構成,其運用的條件取決于資金來源的途徑和特點。保險公司通過利用保險資金進行投資,獲得利潤和經濟效益,從而使保險資金保值增值,同時有利于公司償付能力的提升。
一、我國保險資金的使用狀況
調查中發現,發達國家保險資金使用能夠一直維持較高的回報率,而且要顯著高于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但是保險資金使用的收益率還相對較低,GDP的增長率顯著高于保險資金使用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GDP的增長并沒有帶動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的提升。總結其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缺乏合理有效的投資結構
在對我國保險機構當前各類投資渠道的研究中不難看出,保險資金的運用結構出現顯著問題。一方面,銀行存款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大,大約占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但是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渠道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大約占一半。穩定性與長期性是保險資金特有的屬性,其運用的主要渠道為債券投資。國外發達國家的保險行業的債券投資所占的比重大約為百分之五十,美國債券投資的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債券投資所占的比例僅達到百分之三十幾。現階段,我國保險資金的運用結構還不是很合理,也難以實現保險資產與負債匹配的需求,對保險資金資源的優化配置產生極大地影響。另一方面,我國過度限制股票投資所占的比例,導致股票投資的靈活性受到影響。
(二)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相對較窄
雖然我國已經逐步完善保險資金的運用制度和體系,并逐步拓寬保險資金的使用渠道,多元化資源配置的框架也已經初具規模,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在與保險行業發達的國家對比中,可以發現我國的保險資金使用渠道還相對較窄。截至目前,保險資金的主要運用渠道包括:銀行存款、債券(包括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基礎設施投資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等另類投資、境外投資等。但是,由于我國保險業發展時間不長,仍處于初級階段,加上我國金融市場本身尚不完善,特別是資本市場體系不健全,投資品種較少,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仍然較窄,例如,貸款類業務仍存在空白區域,我國僅僅是開展了一些保單貸款業務,還沒有涉足抵押貸款等業務,比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等。
(三)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穩定性較弱
保險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而且保險公司主要發展承保業務,導致保險資金運用業務一直得不到充分地重視。此外,我國的金融環境不是很穩定,相對較窄的投資渠道,都是我國保險資金收益率低的重要原因。由于保單的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對投保人的一種長期利率承諾,因此,只有當保險投資的收益率超過保單的預定利率,才能保證將來的保險金給付時,獲得相應的利潤,否則將會出現利差損,進一步導致償付能力不足。從過往來看,在經歷了數次加息之后,2008年下半年,我國又連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加之投資收益大幅下滑,新的利差損風險突顯。如果不能盡快改善保險資金的利用效率,切實提高保險投資效益,我國保險企業將會出現未來保險金支付的巨大缺口。這不僅嚴重制約我國保險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而且勢必影響我國整個保險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甚至引起整個金融行業的劇烈波動。
二、分析我國目前保險資金運用出現的問題
(一)缺少先進的資產負債管理手段和理念
受到我國當前發展水平的制約,資產負債的期限匹配管理還存在較大的問題,而且保險公司內部并沒有形成符合資產負債管理的組織結構。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保險公司所使用的管理結構仍然是單獨的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大多數保險公司的運作情況是資產的運營部門負責資產管理的相關工作,而負債管理主要有產品的研發與營銷等部門負責。兩個部門之間并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資產運營部門不能準確把握產品特征,如對于投資管理部門來說,產品的保險期限特殊性等參數對于確定投資組合非常重要,但在實際的資金運用過程中,投資管理人員卻往往不能獲得這方面的信息。當然,產品開發、定價以及銷售等部門同樣也不了解各類投資工具的風險收益特征。因此,保險公司要強化資產負債的期限管理,就必須加強公司治理結構的創新,從制度、機制等方面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缺少有效的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監管制度
在對歐美發達國家保險行業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保險行業的監管通常表現出從嚴格到寬松的趨勢,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使保險公司具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利,同時可以實現服務于資本自由流動等,加強公司面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我國當前的監管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特別是缺乏有效的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相關監管法律法規。另外,監管的信息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隊伍力量薄弱,限制和制約了資金運用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同時,保險資金在不同市場的運用和保險金融集團跨行業經營,都會對現行的分業監管格局帶來沖擊,這些都對管理層提出了不少挑戰。
三、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的措施
(一)重視對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工作
保險資金運用的關鍵是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同時,這也是保險資金不同于其他資金的主要特點。一方面,加強資產負債的結構匹配。要求保險資金的投資結構必須與保險資金的來源結構相一致。也就是說,保險資金劃分的三個部分,即:自有資本金、非壽險責任準備金以及壽險責任準備金,每一種資金的來源都應該與其投資渠道相一致,形成相互對應的投資結構。另一方面,實現資產負債的期限匹配。即實現保險資金投資期限與其來源的償付期限相匹配。從美國的實踐不難看出,美國壽險責任準備金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因此可以用來投資于中長期的投資項目,如:大額協議存款、長期債券、房產抵押貸款以及收益穩定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等。而非壽險準備金通常具有短期性的特點,基于期限匹配原則應選擇流動性較強的基金和企業債券、短期存款及中短期國債等投資項目。
(二)根據負債的特點配置投資的時限
目前我國保險資產負債期限匹配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長期資產與長期負債匹配,這也是造成資金運用收益率偏低和穩定性差的根本原因。尋找能夠與長期負債實現匹配的、具有穩定高收益的長期資產,是改善我國保險資產負債匹配的難點和重點。無論是財產保險公司還是人壽保險公司都是負債經營的公司,而且,對于財產保險公司來說,保費收入產生的資金大部分屬于短期負債資金,這就要求保險公司能夠在安排投資之前,基于對保費資金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科學安排投資的期限。另外,保險公司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并在不同的時期安排不同的投資組合與投資期限。
四、結束語
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將會面臨極大地挑戰,同時也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保險資金的運用情況與金融市場的發展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探究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逐步推進和深化保險資金運用體制的創新與改革,保證保險資金運用的標準化和市場化,不斷提高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率,不斷推進我國保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