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據作者在湖南省(以下簡稱“我省”)第二屆“湖湘教育家大講壇”開幕式上的講話整理。文章立足湖南基礎教育的現狀,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時代背景下,暢談如何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開啟基礎教育新征程的基本方略。
關鍵詞:十九大精神;教育綜合改革;現代學校治理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15
作者簡介:王玉清(1965—),男,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碩士研究生。
2017年11月19日,我們相聚在百年名校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隆重舉行湖南省第二屆“湖湘教育家大講壇”。這次大講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以“行走在教育家的路上”為主題,通過專家報告、互動論壇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專題研討,目的是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相信,通過這次高規格、高水平的論壇,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我省中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將更明確、思路將更清晰、成效將更明顯。借此機會,我想就基礎教育尤其是中學教育如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開啟我省基礎教育新征程,談三點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所作的報告,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我體會到教育系統學習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要著力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1. 要堅持以習近平教育思想指導教育工作
黨的十九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當前全省教育系統要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任務,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加快推進“科教強省”建設,辦好具有中國特色、湖湘特點的社會主義教育。
2. 要針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謀劃教育改革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就我省基礎教育來說,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間的主要任務:一是推進縣域內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和發展;二是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進程和水平;三是補齊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兩塊短板;四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3. 要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一是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二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確保教育公平。
近些年,我省基礎教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取得明顯成就,但仍然面臨著艱巨任務,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并未得到解決,需要我們積極面對,革除弊端,回歸教育的正軌。
1. 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
當前我省的基礎教育辦學指導思想不夠端正,違規辦學行為比較普遍,簡單羅列,不下于十種:違規招生、違規辦班、違規補課、違規開課、違規收費、違規考試、違規培訓、違規競賽、違規擴張、違規表彰,等等。這些違規辦學行為,嚴重地偏離了黨的教育方針,嚴重地損害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須堅持依法治教從嚴治教,力爭用兩三年的時間實現教育行風的基本好轉。
2. 要夯實教師隊伍建設
要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教師是基礎,是關鍵。好教師,可以教出好孩子,可以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可以說,沒有教師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升;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創新精神[2] 。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優秀的教師隊伍。切實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促進教師凝練專業精神,豐富專業知識,強化專業能力。我省實施中小學骨干教師、名師名校長工程,一方面希望通過兩至三年系統而專業的培養、培訓,造就一批師德高尚、視野開闊、理論素養深厚、實踐能力突出、教育智慧豐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師名校長領軍人才;另一方面,也期待通過名師名校長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帶動湖南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水平,促進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3. 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2016年4月,湖南省政府正式發布《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這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過程的重頭戲,更是教育綜合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突破口。根據《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我省新高考實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外語可考兩次。高校在錄取時,將依據考生語、數、外全國統考成績和自主選擇的三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學生。新高考將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時將按新高考制度錄取新生。怎樣積極應對“新高考”,怎樣以此為契機推動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提前研究培訓。從先行試點省市的情況看,必須破解諸多的難題。如學校課程設置問題、教師資源配置問題、教學管理問題、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學生學業負擔問題、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問題、高中教育多元化問題以及應對多元錄取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大家在論壇中和工作中,都值得好好探索。
據了解,我省“未來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師”高端研修班的學員,絕大多數是中小學校長或學校管理中層以上干部(未來校長)。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一所好學校必須有一名好校長。校長領導學校,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思想領導
“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實踐告訴我們,凡是學校辦得有起色的、教育質量較高的,其校長必然重視了教育思想的領導。從某種意義上說,“校長手里不應該拿著鞭子,而應該舉著旗幟,走在前面”。由此可見,一所學校的辦學,校長是靈魂,校長是辦學思想之魂、辦學方向之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學會從學校的特定時代背景和特定的環境特征出發,確立一個能對學校發展產生重大變革和深遠影響的好的遠景,在“正確地做事”之前必須先堅持“做正確的事”,從中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促其成為學校全員執著追求的共同愿景。
2. 教學領導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好校長,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好的教學專家和好的教育者。”校長的教學領導力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領導教學設計、指導教學實施、開發教學資源、引領教學變革的能力。校長要通過加強教學領導,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改善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 行政領導
校長要統籌好學校管理的“人、財、物”等要素,整合配置好各方面的資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只有統籌好“人”這個要素,才能為“人”創設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提升“人”氣;只有統籌好“財”這個要素,才能保證“財”源充足,提高士氣;只有統籌好“物”這個要素,才能“物”盡其用,凝聚心氣。
4. 制度領導
在現代信息社會,我們要加快學校制度創新,建立起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學校制度。在學校治理方面,能夠體現現代教育理念與方式,全面激活學校的發展潛力、提高學校效能,為學校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系統的制度支撐;建立健全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廉潔高效、開放透明、與社區相融合的現代學校制度;并通過制度建設來推動學校盡快從傳統走向現代,從人治走向法治,從低效走向高效,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立足當前走向未來!
我省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在新時代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急需理論的指導和實踐的探索。希望奮戰在基礎教育事業上的各位教師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進一步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在教書育人、學校管理等方面鑄就標志性的成果,真正成名成家!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R]. 2017-10-18.
[2] 葉 瀾,白益民,王 枬,等. 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 .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