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 周玲
摘 要:文章介紹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劉翔貴校長的治學理念,展示了一個優秀校長獨到的辦學思想和風范,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執著的教育情懷和追求。
關鍵詞:高遠;樸實;潤物無聲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15
作者簡介:激 流(1962—),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教師資格管理負責人;
周 玲(1982—),湖南省長沙市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教科室主任,本科。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下文簡稱為“長郡雨外”)在長沙市眾多有著厚重文化的名校中顯得尤為年輕,卻正在演繹著超越年輕的大氣、沉穩、恢弘的樂章……這一樂章包含高效的課堂、逐年提升的教學質量、高度的社會認同、多彩的校園活動、豐富的文化內涵等。每一年學校的發展歷程,都在為這一華章添上一個個美麗的音符。
探究長郡雨外的發展之路,你會留意到這些美麗的音符與這所學校的現任掌舵人劉翔貴校長緊密相連。劉翔貴校長和他帶領的團隊,年輕卻充滿了自信、熱情,有著對教育共同的熱愛。他們年齡相仿、理念相同、追求一致,在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給年輕的學校帶來了無限的活力,給教育涂上了斑斕的色彩。
梳理劉翔貴校長的治學理念,可以用“翔于高遠貴于樸,雨潤丹桂香外溢”來形容,從他的身上,展示了一個優秀校長獨到的辦學思想和風范、一位教育工作者執著的教育情懷和追求。
一個學校要持續地發展必須有一個優秀的辦學理念,一個好的校長要翱翔于廣闊的教育天空,必須有一個高遠的辦學目標。優秀的辦學理念和高遠的辦學目標是一個校長辦學引領力的集中體現。
走進長郡雨外,你會深深地被“求真至善,學貫中西”的校訓所吸引。學校怎樣培養“全面發展,彰顯個性”的學生?劉翔貴校長認為,求真,意指追求真理的精神和認真的治學態度,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治學原則;至善,指達到完美的境界,完善人格,是對教育美的追求;學貫中西,意即長郡雨外的學子要立足祖國,放眼世界,既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又要成為全球化背景下的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人才。這個校訓為師生的前行樹立了一面良好的旗幟、定好了一個準確的方向,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教師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師生受益終身。
對學生,“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不是我們的目標,為學生幸福的一生奠基才是我們的追求”。這就是長郡雨外劉翔貴校長的育人思想,立足培養身心健康,基礎扎實,志存高遠,有中國靈魂的世界公民,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為實現這一育人目標,劉翔貴校長主張以課程文化豐富生命。在劉校長的用心指導和親自參與下,學校教研團隊開發的生命化校本課程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外語特色課程、國學校本課程、拓展選修課程。外語特色課程, 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是長郡雨外作為外國語學校的優勢。學校堅持小班教學(每班不超過25人);堅持使用原汁原味的外語教材《朗文國際英語教材》;堅持“聽說領先,讀寫譯穩步跟進”;堅持營造和諧、開放、體驗的外語教學環境。每周開設了日語、法語、韓語等選修課。與英、美、新西蘭等國的名校結為友好學校,以國際化教育之路,將學生打造成具有國際理念、國際適應能力、跨文化意識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國學校本課程,豐富學生生命內涵是學校責任所當。學校自編一到八年級國學教材《雅學》,以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有中國情懷的世界公民為終極目標,將國學納入正式課程。《雅學》校本教材的編寫緊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以古典詩詞、經典篇章、傳統節日等為載體,旨在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拓展選修課程,助力個性發展是學生青春綻放的舞臺。
根據學生年齡、興趣特點和需求,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開發拓展課程。健康生活類課程有:田徑、籃球、足球、啦啦操、羽毛球、圍棋、象棋、器樂、茶藝、烹飪等。創新實踐類課程有:機器人、航模、動畫制作、電腦制作、DI制作等。當然還包括外國語言類課程、藝術審美類課程、傳統文化類課程等。通過生命化課程的實施與推進,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來源、懂得生命的可貴;養成良好的品行,豐富生命的內涵;引導學生欣賞生命、尊重生命,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超越生命實現生命更高的價值,真正體現“紳士”“淑女”的豐富內涵和高雅氣質。
對教師,學校提出了“知識精湛、講解精辟、輔導精心”的要求。在一次學校會議上,劉翔貴校長就教師外出參加各級別賽課并對全體老師提出了“力爭上游,敢爭第一”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們要自信,要敢于挑戰、敢于展示,一定要朝著“最好”的目標去努力才配得上“長郡雨外”這幾個字,學校也會為老師們的比賽做好團隊力量的指導和服務。在劉翔貴校長的教師專業層面高標準、嚴要求之下,學校教師每次外出參加各種比賽都是整個教研組全員努力,精心準備,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豐碩成果,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船高。正如一些年輕教師所說:“正是劉校長對我們的高要求,才有今天的成績和同行的高度認可。”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才能走得穩、走的踏實。劉翔貴校長認為,作為一名校長,必須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知道自己全部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什么。他認為教育的起點是人的生命,教育的一切都應是為了人、為了成就每個生命的精彩。因此 ,他教育思想的主題始終都是圍繞如何讓生命更好地“存在”這一中心。這種“存在”,并不單純在于“活著”,更在于如何實現生命的價值,回歸生命的本真,實現生命的靈動。
在劉翔貴校長的一篇教育思想報告里,他深刻地論述了關于“臻于生命”的思想:①凸顯生命發展引領力,提升團隊建設向心力;②構建校本課程立體化,探索育人格局生命化;③尊重生命發展規律性,保證教學質量持續性;④打造育人環境舒化感,尋求校園文化生命感。從這些簡單的提綱里,可以看出他對生命“存在”教育的重視和踐行。
高遠的辦學目標如果只是空談則會誤校,劉翔貴校長用樸實的態度引領著長郡雨外的教師“實干興校”。
1. 理直氣壯地抓實教學常規
劉翔貴校長認為,休息時間好好休息,上班時間好好上班,教師才會有幸福感。他強調上班時間的實效性,教師坐班考勤、備課、課堂教學等評價、作業布置與批改、輔導、考試、拓展選修課、教學成績、各項考查、工作量等全部與年終綜合績效獎勵掛鉤。對于物化生實驗考查、綜合素質評價、英語人機對話、語文口語考查、體育中考、音樂美術考查等從初一開始明確目標,每學期期末組織相應科目統一考查,做到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嚴禁到初三加班、加點搞突擊。這不僅確保了初三正常教學秩序而且取得了優異成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實實在在地落實培優輔差
劉翔貴校長認為,培優是錦上添花,輔差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加重要。不補課并不等于不搞培優輔差。為了端正培優輔差的思想,他堅持培優輔差零收費,這在當今經濟社會好像有點天方夜譚,甚至家長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一所品牌學校的大氣與教師大度。
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對于所謂的“問題”學生,他倡導班主任管理要多一些愛心、關心、耐心,多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并專門舉辦了關于“如何教育特殊學生”的研討會。他以身作則,每學期的學期初,他都面向全校的家長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對于“問題”學生家長的電話一直都耐心傾聽,親自處理。在他的帶領下下,長郡雨外一直堅持100%的鞏固率,因為他深知,校園內多一個厭學的學生,校門外將會多一群搗蛋的孩子,社會將會多一分不穩定因素。在培優輔差工作上他不搞花架子,精準地進行培優輔差工作。一般學校通常做法是抓兩頭促中間,長郡雨外更加注重抓中間和尾巴。劉翔貴認為,真正優秀的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是可以放心的,老師要放手,只要關注就行了。中間學生抓緊了就可以考上高中,尾巴抓好了可以促學風、保合格。一所學校的質量不是6A學生就能支撐的,只有每一位家長滿意了,人民才會滿意。
經過幾年的規范辦學,長郡雨外已逐步走向發展的良性循環。每年中考,30%以上的學生達到省級示范高中錄取線以上,接近80%的學生升入普高就讀。
3. 扎扎實實地開展教科研工作
劉翔貴校長倡導“讓每個人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工作即研究”的理念,創設濃厚的科研氛圍。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形成教研與科研的運行機制,強化教科研骨干的培養,抓好校本研修基地的建設。注重從實際出發,把教育科研與學校特色發展、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出成果與出人才結合起來,運用課題征集、課題招標等方式激勵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讓教育科研植根于教育教學實踐的土壤。長郡雨外注重研究作業布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中小學作業的過多和效率低下已成為我國教育一塊大的攔路石,從小的方面,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從大的方面來說,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長郡雨外的教科室專門利用寒暑假放假之初,集中學校的教學骨干,對一個學期的作業的布置進行了科學的規劃,每個學科均提前印制了一個學期《校本作業》,使學生的作業做到了“分層、精煉、有效”。
劉翔貴校長十分重視課題工作,他認為,課題帶動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除了有省、市課題外,還有國家立項的子課題,這些課堂都是針對學校教育發展遇到的問題而展開。隨著這些課題的不斷深入,學校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在逐步解決,教師的理論水平大大幅度提升。
長郡雨外是一所年輕的集團校,2017年入職教師多達62人,為了讓這批青年教師盡快的站穩講臺,快速轉化角色,劉校長組織了青年夜校培訓項目,每雙周一晚上進行各種版塊式培訓,并且我們的校長書記帶頭上課、講座、點評。青年老師們愛上了這樣的培訓形式,在劉校長的見證下,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也羽翼漸豐。
長郡雨外人正在劉校長的帶領下秉著“工作要有思路,工作才有成績”的宗旨,按照“實干就是能力,落實就是水平”的工作精神落實各項教科研工作,用務實肯干,團結奮斗的態度行走在科研興校的大道上。
上善若水,滋潤蒼生;人文管理,潤物無聲。劉翔貴校長對學校教師的管理和對學生的管理通過一種內化的方式進行,正如每到開學季,長郡雨外的丹桂在雨水的滋潤和陽光的照耀下,花開滿園。
劉翔貴校長重視學校行政干部的在學校管理中的引領作用。劉翔貴校長對學校的行政班子說,學校行政要扮演好“五個員”的角色——司令員、指導員、督查員、理論員、服務員。這五個角色除了明確學校行政的工作職責,更多體現的是對教師成長的關心、生活的關愛、心理的慰藉等。長郡雨外行政干部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2016年暑假,劉翔貴組織60名管理干部進行兩天集中培訓。考慮到培訓中大家對女排賽事的關心、上心,劉校長特意調整培訓安排,2017年8月21日上午,全體干部集體觀看中國女排決賽。這次比賽中國女排展現出來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干部,給干部們上一堂最生動、最及時、最振奮、刻骨銘心的一課。校長貼心的安排也讓干部們交口稱贊。教育要善于把握契機,時機比內容更重要!劉翔貴正是如此說和如此做的。
怎樣讓教師愿意為學校更用心地付出,其中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學校的制度的制定上,劉翔貴校長重視教代會的意見,學校的重大制度都通過教代會進行討論和表決,這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教師對學校的制度和管理更為認同,更多的事情以一種主人公的姿態工作而不是“被命令”工作。他關心學校教師的生活,通過走訪困難老師、組建愛心之家、開展球類運動等工會活動,使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與日俱增。
記得有一年發生這樣的一個教育故事:有一個教師因為在上級督導視察時上課上得特別糟,影響到了學校的聲譽。第二天這位教師很忐忑去找劉翔貴校長認錯時,劉校長不僅沒有批評這名老師,反而還表揚了這位教師敢于擔當的態度,并且送了這位教師關于課堂教學的一本書。后面這位教師在教學上的認真用功,更加堅定了劉校長的管理原則:做管理一定不單純是嚴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想問題,多關心老師。
年輕的在職教師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不高但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劉翔貴校長多次在會議上說:“我們教師家庭幸福了,工作起來也就安心了,所以我們要把幫助教師子女不斷進步作為頭等大事來做。”在劉校長的主持下,學校定期召開教師子女所在班級任課教師會議,研究教師子女培養方案,共同研究教育對策,研究教師子女愛心之家在管理、活動上的形式等。在研究中,教師們更能深刻地體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內涵,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劉翔貴校長認為,做校長,不是要管教師,而是要為教師的成長服務,要幫助每一位教師找到工作的熱情與快樂。以此為綱,長此以往,自然人心匯集,“人心齊,泰山移”學校豈有辦不好之理?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就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只有教師覺得自己在實現辦學目標中是處于第一位的時候,才會協助校長落實他心中的教育理念。校長心中有老師,老師心中自然就有學校,對學校、對校長的認可度就高,執行力自然才會強。教師即使累、苦,也仍會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之中。所以,走進長郡雨外,你會充分感受到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濃濃的教育熱情和教育責任心。走到教師的辦公室,看到的是教師們伏案備課的情景;走到教室里,看到的是教師們熱情高昂的課堂;走到操場上,看到的是體育教師的嚴格要求,甚至在晚上,教師們還在認真地進行教學上研討,在食堂教師用餐還在說著教學上的事情……
在學生的自信自強品質的樹立上,長郡雨外并不是單純的說教。劉翔貴校長以傳統“五節”“五隊”為特色的校園活動為充分展示學生個性提供了平臺,點燃了學生的人文精神火種,鑄就了學生自強自信的意志品質,鋪就了學生的快樂成長之路。傳統五節已然成為長郡雨外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花香引得蜜蜂來,長郡雨外辦學的成功使得學校聲名鵲起,引得省內外很多兄弟學校慕名前來參觀學習。劉翔貴校長對此持開放的態度,他認為,開門辦學對本校教師是一種無形的贊許,同時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作為學校要有社會擔當,對一些教育落后的地區和學校要起到榜樣影響的作用。
在劉翔貴校長這一思想引領下,長郡雨外的骨干教師經常外出講座,承接多次國培項目,甚至經常出現一個星期有五天都有國培各個項目的觀摩團。對此,劉翔貴校長指出,我們每天做好最本真的常規就好,不需要為迎接觀摩團做準備,也不需要額外對教師學生增加負擔。此外,長郡雨外在上級部門的牽頭下,主動幫扶教育落后地區的兄弟學校,湖南省龍山縣桶車九年制學校、湖南省會同縣粟裕中學、湖南省寧鄉市橫市鐵沖學校、湖南省瀏陽市豐裕學校除了留下了長郡雨外人送教的身影,同時在長郡雨外的各項教育教學研討會上見到了這些兄弟學校教師的身影。劉校長在與這些學校校長交流時說:“牽手只是意味著開始,更多的是共享教育資源,碰撞教育思想,教育一直在路上。”
“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劉翔貴校長帶領全體長郡雨外人繼續秉承“踏實做事,樸實做人”的一貫作風,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該校的特色內涵發展之路,為把長郡雨外打造成為一所一流的九年一貫制精品外國語特色學校,正同廣大師生一道,殫精竭慮,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