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學校進行了有效課堂下的學習共同體的研究。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小組合作模式成為潮流。文章從合理分組、民主互動、方法引導三個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介紹,以求促進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能力,使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
關(guān)鍵詞:合理分組;民主互動;方法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7
作者簡介:鄺秀萍(1973—),女,湖南省宜章縣第二完全小學六年級語文組組長,小學高級教師。
從2015年開始,湖南省宜章縣第二完全小學(以下簡稱“我校”)進行了有效課堂下的學習共同體建設(shè)的研究。因此我也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施分小組合作模式。小組合作是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xiàn)為獎勵依據(jù)”的教學。此模式不僅應用于班級教學中,而且全面地應用在班級管理中;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
小組合作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首先,教師根據(jù)學生性別、成績、能力、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其次分組時,教師要保證組內(nèi)學生成績搭配適當,以前后桌四人一組為宜,其中一名是優(yōu)等生,一名是學困生,兩名是中等生,便于課堂合作學習。最后,教師保證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與評比。每個小組設(shè)立組長一名,負責組內(nèi)一切事務的處理與安排。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各小組做適當?shù)奈⒄{(diào),盡量減小差異,保證競爭公平、合理。
1. 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適合,不一定每節(jié)課都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并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nèi)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shù)拇螖?shù)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2. 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有效參與
在小組合作中,往往積極發(fā)言的都是組長。有些學生小組活動時,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只是做自己的事。小組并沒有很好地分工,學生參與度不夠。那么,小組合作學習要怎樣才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呢?一是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二是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個人都有相對側(cè)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使每個成員都有愉快的學習體驗。
1. 教學組織中的引導
采取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精心組織,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zhí)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為了更大地發(fā)揮學生間合作的效能,教師可采用一系列競爭方法。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學習時,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爭著說、同時說的無效學習行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學習小組的學習行為。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習伙伴之間不可避免會存在意見沖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組成員間往往會爭執(zhí)不休,從而造成學習的偏向。④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nèi)容雷同,從而提高實效。
2. 學習程序上的引導
應該說,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或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后,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先嘗試自我解決,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彼此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并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學生再反思與深化,發(fā)現(xiàn)深一層次的或者是新的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3. 學習方法上的引導
教師要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團結(jié)協(xié)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學有所獲中逐步增強自信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用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①合作學習前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來再現(xiàn)教材提供的情境。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適當點撥。這就要求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并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深入學習。如啟發(fā)式的點撥,有時,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后,認為已經(jīng)達成了目標,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此時,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學習進程之后,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又如提示式的點撥,當學生對完成學習內(nèi)容有一定的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找到繼續(xù)學習的途徑;再如點睛式的點撥,在學生合作學習到了關(guān)鍵時刻,教師往往可以采用“突破”式點撥,使得學習目標一步達成。
參考文獻:
[1]王 迪. 高效課堂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5(A2):173.
[2]秦 瑜. 學生自主參與式高效課堂下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讀書文摘,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