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敏 曲玲玲
摘 要: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與跨境電商發展日漸加速。在此背景下,我國物流企業為了進一步擴大發展,也開始出海規劃布局國際市場,并且不少企業已和部分國家的物流企業達成了合作。本文通過對一則最新的物流企業成功跨境并購案例進行具體分析,進而提出物流企業并購海外大規模快遞集團的幾點啟示,期望為我國物流企業順利“走出去”、提高國際物流市場占有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圓通速遞;跨境并購;先達集團;幾點啟示
2017年11月3日,中國圓通速遞公司成功控股先達國際61.75%的股權,實現了中國快遞物流業的首次大規模跨境并購,為中國快遞企業出海樹立了新標桿。因此,深入分析圓通速遞跨境并購先達國際的成功原因,對推進我國物流企業走出去、促進跨境物流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案情簡介
圓通速遞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倉儲、速遞、物流、航空、信息科技與金融等業務于一體的國內領先快遞物流集團。2016年7月底,圓通成功在A股資本市場借殼上市,成為了國內“快遞第一股”。并且,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近幾年圓通的國內市場逐漸完善,開始拓展海外市場,據新聞網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圓通的快遞網絡已基本實現了國內所有地級市的全覆蓋,并已陸續推出港澳臺、中亞、韓日、東南亞、澳洲與歐美等地的跨境快遞專線產品。其中,圓通在香港總部基地共設立了直營門店12個、中港卡車對開專線5班次,預計到12月底,香港將產生40個各類圓通門店,日均收派件量或超過80萬件。
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先達國際,主營國際空運、海運和貨運代理業務及物流服務,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包括倉儲、清關和配送等,是一家規模龐大、發展成熟的國際貨運代理服務供應商。據21世紀經濟報道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先達國際已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實體公司,擁有自建站點52個、國際航線2000余條,業務范圍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受國際空運和海運市場日漸低迷的影響,近幾年先達國際的經濟效益逐漸下降。據公開資料顯示,先達國際2016年的收益為28.67億港元,凈利潤僅500萬港元,同比分別減少11.1%和90%。
為了有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集團穩步發展,先達國際開始售賣股權,主動尋求國際大型物流企業合作,其中,在被圓通收購之前的2014-2016年期間,先達國際一直在尋求與菜鳥網絡的合作,希望通過轉道跨境電商業務方式,挽回不斷下滑的運貨量。與此同時,圓通速遞也在籌備拓展海外業務,因此瞄上了先達國際的核心價值資源和直營市場業務站點。2015年起,圓通速遞開始與先達國際接觸。經過雙方長達一年的接觸與了解,圓通于2016年5月對外公開披露了擬收購先達國際的投資目標,自此以后,圓通速遞對先達集團的并購案正式浮出水面。
隨后,經過一年的交涉,2017年5月8日,圓通速遞與先達集團正式達成了合作共識,并在上海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協議》約定,公司或公司指定的全資子公司以10.4億元現金港幣,收購出售方合計持有先達國際61.87%的股份,約為2.56億股。5月16日,圓通速遞與先達國際又在香港召開了“圓通戰略暨先達并購策略發布會”,向香港媒體和投資者介紹了圓通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和愿景。2017年11月3日,圓通國際控股與先達國際共同提交了出售各方股權,共計61.75%股份的相關交割手續。至此,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大規模跨境并購的首例基本完成,為中國快遞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全新樣板。
二、案例分析
(一)前期市場調查了解詳實,并購準備充分
此次圓通速遞成功并購先達國際61.75%的股權,離不開圓通在并購前期的充分準備,包括對國際市場與行業現狀的詳實了解與調查等。具體而言,圓通首先詳細了解了先達國際的核心價值資源與其總部所在地金融環境,發現先達國際物流業務的穩定性良好、發展較為規范。且先達所在地香港的金融環境較好,境外資本籌措能力強,可為雙方后續業務的開展提供融資支持。同時,圓通還深入了解了先達集團的業務范圍與主營市場,發現目前先達業務覆蓋的150與個國家和地區,正是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和“一帶一路”重要市場。此外,圓通還充分考慮了并購之后的文化融合問題,并為此聘請了國際專業的咨詢公司來幫助解決此問題,例如,請國際咨詢公司安排并購先達國際的過渡事項,理順并購機制和模式,幫助雙方充分了解、達成共識并促成并購等。總體而言,前期詳實的市場調查、了解與充分準備,為此案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尊重并購企業版圖定位,支持獨立運營管理
眾多企業境外投資、并購的案例表明,尊重海外并購企業的發展定位與經營策略,有助于海外投資良性發展。而本案在短時間內迅速成功的一大原因,即圓通速遞對先達國際版圖定位、運營管理的尊重和支持。具體來講,先達決定將自身股權出售給圓通的一個條件,就是要圓通明確其在圓通速遞未來發展中的版圖定位。圓通速遞充分尊重和肯定了此要求,同意在完成61.75%股權戰略交割后,將先達國際定位為圓通唯一的海外業務平臺;同時,圓通承諾會逐步把國際業務資源和團隊裝入先達國際,并在業務發展上充分支持先達。在2017年11月3日的股權交割業務辦理后,圓通表示,為體現圓通控股的事實,會對先達國際進行更名,但是會保留其子公司業務品牌,以及整個先達國際的管理團隊,支持其沿用原有模式進行獨立運營管理。圓通速遞這種做法,體現了其對先達國際的尊重,為此次成功實現跨境并購加分不少。由此可以看出,圓通成功并購先達的另一個原因,即尊重并購企業版圖定位、支持獨立運營管理。
(三)采取突破性出海新打法,大膽規劃國際市場
圓通此次成功并購先達國際的一大重要原因,是選擇了突破性嘗試策略,對國際市場進行了大膽規劃。據21世紀經濟報2017年11月7日報道,圓通董事長喻渭蛟的企業發展目標是全球快遞公司老大,他認為“循序漸進無法做到老大”,基于這種理念,圓通采取了突破性出海新打法,即在其他同行企業反應之前,大膽規劃了企業的出海事務,包括投資航空、成立全球包裹聯盟等;同時,至2017年11月,圓通的國際業務已探至捷克、匈牙利等中歐國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地。據某快遞企業高管表示,事實上,百世匯通、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在上市后,也均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但由于不明確海外市場的切入點或者還沒有到火候,大多選擇了暗自調研、試水、觀察和循序漸進等謹慎做法,或許是錯失了跨境并購良機。可見,圓通采取的突破性出海新打法,是其跨境成功并購的重要原因。
(四)雙方戰略目標一致,資源優勢與業務板塊互補
本案圓通成功收購先達國際,與雙方擁有的資源與戰略也有密切關系。就戰略目標而言,圓通近幾年想跟著“一帶一路”、華人華企、跨境電商與阿里平臺走出去,形成覆蓋全球的業務網絡,成為中國物流服務的新標桿,以及國際領先的綜合性物流運營商和供應鏈集成商。而先達國際的戰略目標是尋求其他企業合作,通過跨境電商業務提高出貨量,促進自身穩步發展。二者的戰略目標都是“向上走”、“向外走”,正由于雙方的發展戰略、目標一致,才有利于雙方迅速達成合作意向。就資源優勢而言,雙方的互補性很強。先達是香港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空運和海運,運營規范、業務穩定,核心團隊在海外且擁有自營自建的主要市場業務站點,可以提供融資平臺、貨運代理和物流服務,讓圓通迅速融入目標市場,并減少文化沖突;而圓通主營速遞、物流和電子商務,近幾年發展迅速,快遞網絡已基本實現國內范圍的全覆蓋,可以為先達國際提供大量的跨境訂單,并幫助其向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
三、幾點啟示
(一)深入調查了解并購事宜,做好前期充分準備
本案中,圓通在并購前不僅關注到了先達的規范性和發展穩定性的企業基本狀況,還對并購后的融資環境與文化風險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前期準備較為充分。因此,我國其他物流企業應借鑒圓通的做法,在境外并購前,對目標企業的基本狀況、發展潛力與預期風險等進行分析與調研,具體而言,企業可設立跨境投資的專項調查組,由專門人員對目標企業的規模、資源、主營業務、東道國環境與國際市場狀況等,進行詳細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與總結,最終的得出一份可行性的并購方案供企業參考。在此過程中,企業可發揮中國信保和專業境外投資機構的作用,由其指導、幫助和規劃具體并購事宜,包括融資、信息與行業支持等,從而大幅降低并購失敗風險。
(二)明確并購企業所處地位,尊重原有經營管理模式
圓通將先達集團并購后的地位明確地定為唯一的海外業務平臺,充分體現了其對先達的尊重與認可,也有利于先達集團發揮其戰略優勢。基于此,我國其他物流企業在境外并購過程中,應學習圓通的做法,準確把握自身發展目標與需要,明確并購企業在集團中的所處地位。除了口頭承諾并購企業的地位外,企業應出示正規的總公司公告,充分肯定和尊重并購企業的權益與工作。在此前提下,企業應根據未來發展需要,對境外并購企業進行適當改組,但要盡可能多地保留并購企業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包括經營實體、管理風格、業務與管理團隊等,為并購企業的業務開拓和維系提供充足支持。
(三)革新出海理念,大膽規劃國際物流業務與渠道
事實上,圓通于2016年初借殼上市,掀起快遞企業上市潮的做法,以及2017年率先跨境并購先達國際的做法,都是其選擇突破性打法的體現。加上此次,圓通已兩次因大膽的發展理念,掌握了行業發展先機。為此,我國物流企業需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自身發展理念,在未來的跨境并購中,摒棄之前過于保守、謹慎的嘗試性出海行為,革新走出去理念;盡量在保證前期調查充分的前提下,大膽規劃國際物流業務與渠道。例如,企業可適當加大對于國際物流業務、渠道的尋找和調查成本投入,通過高投入挑出精選渠道,為后期并購打好基礎;向國際巨頭物流企業學習,向目標企業所在國的政府與相關機構尋求幫助等等。
(四)緊跟國家與物流業發展步伐,乘勢而上完成并購
我國“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是東南亞、南亞、歐洲和非洲等地,而先達國際在東盟與歐洲等地的市場早已成熟,所以可以說,圓通并購先達是在跟著“一帶一路戰”略走。并且,先達在被圓通并購的前兩年,一直在與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接洽,所以,并購先達還體現了圓通在跟著阿里平臺走。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一定要緊隨國家近期的發展戰略,以為后期并購成功獲取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同時,物流企業出海還要緊跟行業及優勢企業的發展步伐,借助物流優勢企業的經驗與實力,明確對外投資方向與項目,如快遞企業優先投資或收購的區域。在此過程中,企業一定要抓住時機,乘勢而上完成并購。
(五)精準定位目標并購企業,借助互補優勢實現協同
本案中,圓通在選擇跨境并購企業時,將目標精準定位為先達國際,除了受先達積極“向上走”發展戰略影響外,主要是看到其國際物流資源優勢,正好與自身發展需要相適應。而縱覽國內其他企業走出去的諸多案件可以發現,不少企業跨境并購的失敗,是雙方業務板塊重合、資源相近或發展目標不一致所致。為此,我國物流企業在跨境并購的目標企業選擇時,一方面應注重選擇與自身發展戰略一致的企業,盡量達成雙方共同努力實現共贏的共識,為后期合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企業應盡量選擇與自身業務板塊和資源互補的企業,如科技發達企業可選擇渠道成熟的企業,業務范圍廣的企業也選擇品牌企業等,為后期合作過程中發揮各自優勢,減輕發展壓力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