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光榮
黨中央明確要求“加大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幫扶和保障力度”,今年2月,省政府下發了《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制定了具體措施。各級工會組織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截止2017年10月底,曲靖市錄入全國工會幫扶系統的困難職工共有4590戶12685人(其中市本級1931戶5188人),另還有錄入不了全國工會幫扶系統但確實困難的職工330戶995人。與此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還將不可避免地產生新的困難職工。
各級工會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具體要求,把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納入全市脫貧攻堅大局,作為全市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滿懷真情幫助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決不讓一名困難職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掉隊,確保每個困難職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與全市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抓實抓好。
二、實施有效的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方法措施
一是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工會牽頭、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體制和源頭解困、動態脫困、應急救助、常態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堅持“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分級負責、精準聚焦”的原則,形成政策引導、項目支撐、結對幫扶、社會保障的工作合力。
二是要著力“三個精準”。就是要著力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解困脫貧,解決好困難職工的入口關、施策關和出口關。各級工會組織要堅持“救急濟難、依檔幫扶”的原則,按照“覆蓋全面,不漏一戶”的工作要求,規范精準識別的標準、程序和方法,進一步把困難職工底數搞清楚,把符合標準條件的困難職工全部納入困難職工幫扶管理系統,確保建檔立卡的真實性、準確性,并把相關信息及時報送給責任單位來解決。
三是要建立“四項機制”。就是要建立系統集成機制、結對幫扶機制、服務清單機制、目標責任機制。通過系統集成機制實現行業和部門政策措施與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有效對接、系統集成、全面覆蓋;通過結對幫扶機制明確結對幫扶辦法、結對干部職責、結對工作要求通過服務清單機制,理清服務項目、列出服務清單、規范操作規程,提升幫扶效能通過目標責任機制,完善考核體系、強化責任擔當、確保工作成效。
四是要切實實施好“五類幫扶”。就是根據全市在檔困難職工的實際致困原因,立足“一戶一檔案、一戶一計劃、一戶一措施”,研究制定差別化幫扶的具體辦法,實施好“就醫、就學、就業、住房、社保”五類幫扶,實現幫扶工作效率最大化和資源利用最優化,幫助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發展致富。
三、強化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組織保障和責任落實
第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分別成立領導機構和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把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實抓好,真正實現困難職工的解困脫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職工掉隊。
第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在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中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力度。要爭取將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列入各級扶貧攻堅專項資金和財政預算中,并逐步增加資金投入;要集中各方優勢力量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積極整合現有各項民生政策、資金、項目用于解困脫困工作,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其中,鼓勵社會組織、慈善組織等力量投入到解困脫困工作中并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要嚴格工作考核、督查問責。要建立解困脫困報告和督查制度,加強督查問責,定期不定期地對全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進行檢查、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第四,要加強解困脫困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各級工會要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基層職工服務站點,明確專人負責,配備必要的物力、人力、財力,做好解困脫困工作;要實施結對幫扶,明確解困脫困責任單位和幫扶責任人,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并堅持一幫到底,不達目標不脫鉤;要加強解困脫困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強化思想作風建設,嚴肅工作紀律,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幫扶干部隊伍能力水平。
第五,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解困脫困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充分運用主流媒體、利用新興媒體等各方力量,大力宣傳黨和政府對困難職工的關心關愛,準確解讀解困脫困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關愛困難職工群體,全面宣傳報道各地各部門積極參與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取得的工作成效,持續報道困難職工自強不息、戰勝困難的先進事例和幫扶解困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在全市上下營造良好的解困脫困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