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昕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習近平總書也相繼在近幾年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包括12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13年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戰略,有效的為我國提供了有利的“走出去”的空間,并通過良好的策略來更好的實現中國夢。文章就主要以“一帶一路”的建設路徑進行分析,并發揮金融引領作用,更好的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有效實現,進而更好的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關鍵詞】金融 引領 “一帶一路”
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金融引領的作用與優勢
(一)展現金融經驗引領優勢
我國所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項目,要結合不同國家的特質來制定相應的策略,并建設“規則統一、形式各異”的政策,來為不同形式提供統一的規范和要求,并且能夠更的將相應個體政策內容制定與實施出來,在掌握相應信息內容的同時,良好的掌握相關工作的力度,這樣才能更好的確保實際工作的有效開展,而我國金融機構在這些工作上,也存在著一定優勢,主要還是在適應各個國家政治、文化以及法律等都要一定優勢,并能夠良好的進行經濟上的合作,也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積累一定的經驗。
(二)突出金融專業引領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作,其內涵較為非常化,并且金融也是全方位的資源配置形式,能夠有效的滿足不同的需求,并且也能在以點代面的形式下開展業務引領工作,更好的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在實際的道路上更好前行。從實際角度分析,經濟貿易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最基礎的環節。主要是在最初規模較大的基礎上來開展建設工作,而后“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的重心,也會向資源、能源合作開發的利用之上進行發展,并且對于全方位的貿易服務往來將會是主要的部分,進而有效的帶來一定的產業鏈和較多的行業投資機會等。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金融不僅僅能夠滿足建設資金的需求,也能提供多元的、綜合的服務項目,在由這些服務來引導“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開展。
(三)展現金融模式引領優點
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較多都是新興、發展中國家,而這些國家不單單需要資金上的幫助,也需要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增長模式以及發展理念的優化。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我國也獲得了較大的成就,我國經濟也在近年來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社會和諧穩定建設也得到了發展動力,我國金融機構也在當前的環境中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當中,在不同的國際行業間排名也是比較領先。而中國模式也是獲得成功的關鍵環節,并能夠被廣泛的借鑒和運用到新興市場以及國家發展當中去,中國模式更是“一帶一路”戰略在沿線國家進行良好的擴散和傳播最有效的形式,這對我國消除中國崛起壓力是相當有利的,并且也能引導沿線新興市場和國家少走彎路,更好發展。
(四)應將金融戰略引領作用發揮出來
“一帶一路”戰略主要的內容,就是要堅持復興中華民族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理念。因此我國的國家戰略應堅持以國家利益最大化為基礎,應該在“一帶一路”推進當中有效的將以我國強國思維、居安思危底線理念更好的展現出來。而對于金融機構來說,有著一定的時代特質和重要的戰略地位體現,也正因這一點金融能夠有效的展現強國思維以及底線思維。在金融投資中,我國要應審時度勢、重視保持相對的優勢,要以商業銀行以及投資銀行金融為主力軍,進而更好的引導沿線國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實現金融引領“一帶一路”建設那么應制定細化的策略
(一)建立離岸證券交易體系
對于“一帶一路”中,提出了“引進來”的理念,該理念的提出,建議要在自貿區創建良好的離岸證券交易體系,主要就是國際板,在根據相應的制度體系來吸引沿線國家內的企業能夠到中國來上市和發展,并將四個提振的優勢更好的展現和發揮出來。首先,提振沿線國家的微觀經濟主體,應該有效的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在中國資本市場長期融資支持和幫助下實現良好發展目標。其次,體現我國投資者在“一帶一路”中的優勢和支持作用,在有效的利用市場化分享沿線受益國家的形式來更好的實現經濟良好發展目標。再次,有效的將我國經濟和金融影響力轉變成地緣影響力,進而讓中國在對周邊復雜問題進行處理時,可以以多角度的政策為主要,有效的將問題進行解決。最后,促進將我國經濟新常態在沿線國家的利益相關性的優勢展現帶來,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幫助。
(二)重視金融企業的培養
要以“一帶一路”政策中的“走出去”原則進行分析,要重視全球視野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企業的培養,之后在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來建立更為完善的、具有強大競爭實力的金融企業,從而更好的提升“走出去”整體格局。并且在培養優秀的、成熟的金融企業時,應將創新思維合理的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并將該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并將多類中國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的互補作用發揮出來,更好的將“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勢展現出來,并將金融基金、投資以及援助貸款等相關基金等進行更好的管理,將其落實到關鍵環節當中去,更好的為沿線國家實體經濟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利支持,進而更好的發揮我國金融對“一帶一路”國家經濟戰略引領作用和優勢。
(三)重視各類配套政策的完善,發揮四種保障的優勢
對于配套政策,應注重預防工作的開展,要以維護企業權益以及國家利益為主要的要求和目標,進而更好的完善金融引領“一帶一路”來建立相應的體制與機制,并在四種保障下開展相應工作。首先,建立系統化的安全保障。針對“一帶一路”很多國家政治法律環境較差的現象,地緣政治等風險常有,因此要把大安全觀運用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并制定合理的政府保障制度,并且要在簽訂不同雙邊、多邊協議的基礎之上,以這些協議和要求等為約束和規范政府信用度以及商業行為等,杜絕政府在工作當中出現較多風險問題。
三、結束語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重視金融機構的引領,應明確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意義與作用,并在更為系統和有效的策略下促進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曉云,薛楊洋.金融引領與“一帶一路”[J].清華金融評論,2015,(09):14-15.
[2]張紅力.金融引領與“一帶一路”[J].清華金融評論,2015,(09):31-36.
[3]王詩雨.金融引領與“一帶一路”[J].金融論壇,2015,20(0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