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國成立后,我黨十分注重采取政策措施來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西藏作為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許多特殊困難,歷來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中央實施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力地推動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關鍵詞】西藏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民族經濟政策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有55個少數民族。總體而言,各民族經過幾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況。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邊疆及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往往自然條件差,歷史欠賬多,城鄉發展差距較大,但是資源和物產較為豐富。可以說,民族地區既是資源富集區、水系源頭區、生態屏障區、文化特色區,又是重要的邊疆區和貧困區,經濟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十分注重采取政策措施來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可見,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民族地區施行了一系列的特殊優惠政策。這些特殊優惠政策作為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以西藏為例,為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從1980年到2015年,三十五年間中央先后召開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制定的特殊優惠政策涵蓋了投資、財政稅收、金融、生態建設、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社會事業、基層組織建設、工資待遇、對口支援等多方面。受益于此,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意義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將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場,在民族地區實施特殊優惠的政策措施,逐步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地區協調發展。2014年9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強調指出,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央的一項基本方針。要充分考慮民族地區的特殊性,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務、資本市場建設等方面給予差別化支持。例如,西藏、新疆都處在邊疆,都面臨著民族分裂主義破壞活動的嚴峻形勢。維護這兩個地方的團結穩定,對維護全國民族關系和諧穩定至關重要,對全國其他地區的發展穩定也至關重要。中央給西藏、新疆的政策是由這兩個地方的獨特情況所決定的,屬于差別化的區域性政策。
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對于西藏而言,2015年8月,中央召開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指出,西藏和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許多特殊困難,加大中央投入力度、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是必要的。今后一個時期,要在西藏和四省藏區繼續實施特殊的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等政策。《意見》再次強調,要實施特殊優惠扶持政策,繼續執行并完善中央制定的支持西藏的財政、稅收、金融、投資政策。
西藏和平解放66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與中央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和實施民族優惠政策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實施特殊的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等民族經濟優惠政策。在民族經濟優惠政策效應的引領下,西藏經濟連續2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僅以2017年一季度為例,西藏七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中,全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五項指標增速居全國首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增速居全國第二。當前,西藏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然而,西藏作為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急需不斷夯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物質基礎。
三、用好中央特殊優惠經濟政策的幾點思考
第一,依托中央財政,增強內生動力。西藏經濟總量不大,不可能在經濟發展上對全局作出突出貢獻。但是歷經了多年的中央財政支持,西藏的各項事業已經得到初步發展,經濟建設顯著增強。即使不能在短期內甩掉“輸血型”帽子,但應在中央財政支持的依托下,注重培養自主發展能力。目前,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中央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雖然中央明確表示,對西藏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強、不能減弱。但中央的財政支持只有在西藏自身發揮經濟發展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最大效益。
第二,用好優惠政策,完善政策體系。近年來,中央賦予西藏的特殊優惠金融政策對西藏經濟增長的作用愈顯突出。要實現2020年與全國一道建成小康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根據西藏經濟發展實際不斷完善中央賦予西藏的一系列特殊優惠金融政策。西藏一方面要依法依規切實執行好中央特殊優惠政策,另一方面自身出臺的相關政策也要做好與中央特殊優惠政策的配套銜接。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特殊優惠金融政策的政策效應,為更好更快地促進西藏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第三,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精準援藏。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全國人民特別是承擔對口支援的省市、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骨干企業的無私援助。要結合精準扶貧,堅持精準援藏,統籌援藏資金和項目重點向脫貧攻堅傾斜,把援藏資金和項目重點用于農牧民、基層和貧困地區。要注重發揮對口援藏省市大型企業專業優勢和西藏自身的資源優勢,鼓勵西藏企業圍繞西藏特色優勢產業與對口援藏省市企業開展合資合作,變單向援助為雙向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永久主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建設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高永久等編著.《民族政治學概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高永久等編著.《民族學概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版.
作者簡介:尹賀(1982-),男,滿族,吉林吉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黨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