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燕芳 曾云俊
【摘要】特色小鎮的發展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利用金融資源將助力特色小鎮創建與培育,創建國中存在著設計不足,模式僵化,創新力不足等問題。銀行業加快特色小鎮發展需要寬松信貸政策,投聯貸,創新金融產品等等幾個方面的來支持保障。
【關鍵詞】特色小鎮 銀行
為適應與引領經濟新常態,浙江近年全面啟動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的特色小鎮。特色小鎮模式的發展在擴大有效供給、促進創新創業、加快產業轉型等方面取得矚目成就,為浙江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資源,助力特色小鎮創建與培育,已經成為銀行業的一道全新命題,本文嘗試分析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與困境,為銀行業提出金融助力浙江特色小鎮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浙江特色小鎮的主要情況
所謂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根本上而言,特色小鎮模式是塊狀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業態。自2015年起,浙江省將在三年里重點培育100個特色小鎮,在產業上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兼顧茶葉、絲綢、黃酒、中藥、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歷史經典產業,堅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二、目前銀行助力特色小鎮建設的主要形式
(一)助力特色小鎮基礎建設
當前銀行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的最主要形式之一是為小鎮基礎建設項目提供貸款,包括基礎設施、景觀建設和配套物業等。
(二)支持小鎮優質企業成長
特色小鎮內企業是小鎮發展中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許多銀行幫助特色小鎮內的優質企業發展,提供投融資方面的金融服務,歸納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供‘專門化金融產品。多家金融機構針對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開發專項企業金融產品。二是提供‘專業化渠道融資。銀行業鼓勵特色小鎮的優質企業通過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中心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
(三)推廣小鎮特色結算方式
方便快捷的新型結算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推出具有本鎮特色,又兼具可復制性的結算方式將有效推動小鎮金融發展。
(四)助力特色小鎮留住高層次人才
特色小鎮聚焦前沿技術、新興業態、高端裝備和先進制造,以科技化、綠色化的產業項目為主,而這些產業需要引進一大批高學歷、高層次、高水平的頂尖人才。如何這些高層次人才,許多銀行紛紛出臺很多優惠的政策,比如為這些頂尖人才提供全面高效的個人金融服務,包括住房按揭貸款、汽車分期貸款、個人金融理財等等。
三、銀行支持特色小鎮模式發展的不足
(一)針對特色小鎮發展的頂層設計滯后
現階段,特色小鎮屬于新興產業集群,沒有過去實踐經驗可供參考,政府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各類助力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具有市場前瞻性不足和發育不充分的特點,尚未能從全局戰略高度,系統制定出臺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的發展規劃和綜合服務方案,對特色小鎮建設的專題研究和頂層設計,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
(二)針對特色小鎮的融資模式僵化
在小鎮建設方面,由于涉及基礎設施、景觀建設和配套物業等眾多建設項目,存在項目周期長、還款來源不明確、項目效益難以評估的劣勢,部分銀行機構存在惜貸情況。在小鎮企業發展方面,小鎮引入企業以小微企業為主,主要涉及高新產業、文化產業類,難以滿足一般的貸款要求,導致企業融資困難。
(三)針對特色小鎮的創新產品研發落后
從小鎮整體考慮,銀行可能存在介入時間早,但因產品落后、小鎮不符合要求而最終導致項目落地晚的情況。從個體角度而言,每個特色小鎮都有其獨特的服務產業和不同的金融需求,銀行在設計金融產品時,無法兼顧到所有特色小鎮的具體情況,導致金融產品落地困難。
(四)針對特色小鎮的專業人才培養不足
小鎮不僅有以基礎建設為代表的項目貸款需求,也有對創新資金來源的投行類業務需求,還有小微企業服務、高端零售業務等產品需求,這就需要大量復合型金融專業人才,但這類專業人才數量少、培養周期長,難以滿足特色小鎮的金融服務需求。
四、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推進浙江小鎮模式發展
(一)寬松信貸準入門檻,加強小鎮基礎建設
加大對特色小鎮基礎建設信貸支持,支持特色小鎮項目發債融資,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加強金融機構與PPP項目的融資對接。對于銀行而言,搶占特色小鎮基礎建設貸款是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的基礎,可以預先針對特色小鎮建設設計專項產品。
(二)加強多方合作,探索特色小鎮投貸聯動業務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特色小鎮的企業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開展合作,實現投貸聯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與特色小鎮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開展合作,在完善風險定價的基礎上,以適當的方式分享初創期小微企業的股權或期權,實現投貸聯動;
(三)創新金融產品,推進特色產業與資本融合
創新金融產品,助推特色小鎮產業發展。發展特色小鎮產業鏈融資,支持特色小鎮創業創新,加強特色小鎮文化與金融結合,鼓勵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對以絲綢、皮革、紡織、服裝等時尚產業為主的小鎮,要大力推廣商標權質押融資,助推時尚產業形成品牌效應。
(四)加快人才培養,培育復合型專業金融人才
創新教育培訓的有效模式,促使人才資源全面開發。一是要增強培訓的針對性。針對特色小鎮的人才需求,制定專項培訓計劃,堅持‘缺什么、‘補什么,按需施教,實行分類培養和個性化培養。二是堅持虛實結合的模式。培訓中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可以讓員工盡早介入特色小鎮金融服務中。
五、總結
特色小鎮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干在實處無止盡、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是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區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和新型城市化的有效路徑。特色小鎮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利用金融資源將助力特色小鎮創建與培育,推動新常態下的高端要素集聚、產業轉型升級和歷史文化傳承,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江,慈鋒.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J].宏觀經濟管理,2016,(12):51-56.
[2]朱瑩瑩.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嘉興市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6,28(02):49-56.
作者簡介:包燕芳(1989-),女,漢,浙江寧波,本科,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