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目前電信業提速降費成為常態,網絡維修費作為電信運營商運營成本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點關注目標。本文以中移動Y省公司的實際探索和應用為例,探討借助會計核算和管理會計的方法,對網絡維修費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電信運營商 維修費 財務精細化管理
一、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升級換代,4G與技術升級建設成本增加,通信行業整體價值呈逐步下降趨勢,監管部門也對電信運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電信企業要實現降本增效,就需要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網絡維修費作為電信運營商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在電信業提速降費的常態下,考慮借助會計核算和管理會計的方法,搭建維修費精細化管理標準,通過網絡維修費精細化對標,定位成本效能的薄弱點,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進措施,從而將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實現控制網絡成本的目的。
二、事前全面審核需求,制定管控標準
(一)對維修費進行分類管理,建立維修成本控制標桿
電信運營商的網絡維修費主要是指公司通信網絡資產(包括租入資產)在日常維護、優化及修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日常檢修、技術服務、代維、測試及優化等內容。
為了規范全網網絡維修費科目列支,加強網絡維修費的標準化、精細化管理,企業內部需要從集團層面,根據網絡維護具體工作的變化以及總部對網絡維修費管理需求,并參考各省的意見和建議,制定統一的維修費分類標準,以規范全網網絡維修費科目,實施網絡維修費標桿管理,助力成本管控,降本增效。
以中移動為例,集團公司結合管理報表需求,對網絡維修費科目按網絡類別和費用類別進行了分層分級的劃分。按網絡類別劃分為:無線網、接入網、核心網、數據網、傳送網、網絡支撐網、綜合配套、網絡信息安全八個一級分類;按費用類別劃分為:技術支持服務費、網絡優化整治費、網絡檢測測試費、硬件維修費、備品備件費、代維費六個二級分類,以上劃分對應了相應的會計明細科目設置;在此基礎上,結合集團管理報表的需求,又對一級和二級的每個大類進行了細分,形成網絡四級分類模型。網絡維修費四級分類模型可參見下圖1。集團下屬的省公司按照網絡維修費科目的分類規范,將網絡維修費納入到常態化管理中,從預算、執行、后評估等全生命周期進行過程管理,實現對網絡維修費全流程管控的機制落地。
(二)運用成本預算管理手段,制定維修成本控制措施
以中移動為例,總部網絡部根據當年工作重點編制網絡維修費預算指引,各省公司在開展網絡維修費預算中依據指引,并結合本省當年網絡維護重點工作和維護工作實際需求,以維修費分類規范中劃分的四級分類科目的顆粒度制定相應的預算,并組織各維護單位、地市公司,參考總部標桿目標,對網絡維修費的預算進行細化與審核,填報確定當年的網絡維修費預算,以此確保企業資源能精準投放、合理使用。
在確保運營網絡品質的基礎上,Y公司的預算主要從“規范使用、聚焦重點、精細管理、探索創新”四個方面精細管理和控制網絡維修費的使用,以確保資源投放與公司發展及網絡維護重點工作相匹配。
1.規范使用,加強網絡維修費標桿管理。省公司通過分組對標,查找維修費使用存在的問題,推廣最佳實踐,縮小各地市之間的差異。
2.聚焦重點。對當年網絡維修費中每個一級重點費用分類確定具體重點工作內容,劃分責任部門,明確工作應達到的預期效果及目標。
3.精細管理。合理控制維修費單價,標準化維修服務內容,嚴格衡量和記錄維修的發生次數,真正發揮按次計費的效果;持續推進故障、性能、優化、代維和安全等集中化運維修體制改革,優化運維模式,強化網管支撐手段建設,提高效益。
4.探索創新,積極試點推廣維保新模式。對重要性較低的系統,積極探索通過購買第三方維保服務取代原廠服務;加快虛擬化、分布式計算的部署和應用,有效降低設備的維護成本。
三、事中優化會計核算流程,實現全面風險防控
(一)建立信息化臺賬系統,實施在線稽核
對大型的電信運營企業來說,由于其資產規模較大,設備類別較為專業和龐雜,企業通常建立了專業的資產管理系統對各類資產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推進網絡成本精細化管理,可以借助管理會計的工作思路及管理手段,梳理資產管理系統存量資產信息,開發和完善現有信息系統的功能,根據財務管理的要求建立針對網絡維修費的電子臺賬系統。將財務管理的要求嵌入到資產和維修管理的前端,并可以通過信息化臺賬系統監控到維修費的來源及明細、開展進度,實際規模,實時產出管理會計報表,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以中移動的代維費管理為例,為落實集團公司對代維費管理的要求,其下屬的Y省公司通過整合原有的資源管理系統,建設了針對網絡代維費的綜合代維管理系統,對代維費產生的具體站點、服務單價、當月服務數量確認、工作量考核打分、當月代維費用計算都維護到系統中進行固化,使代維費用從產生到考核、確認的全過程都在系統記錄和展示,并且針對管理風險嵌入了全流程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實施代維費用的在線稽核,實現對代維費用的日常分析管理流程IT化,避免了人為虛報工作量,更改數據等做法,從源頭控制了維修費用虛列風險,促進了代維業務和費用的融合管理。
(二)打通業務臺賬系統與財務報賬系統,優化報賬流程
為實施維修費精細管理,通過系統有效控制代維費用的合理支出,實現財務報賬系統與業務管理系統數據同步,減少稽核風險,優化報賬流程,中移動Y省公司實踐將業務管理系統與財務報賬系統通過建設系統接口平臺進行打通,實現了代維費用報賬的系統自動導入功能,做到“業、財”結合,確保費用支出的準確性。Y公司在代維費管理方面進行的系統導入業務報賬流程改造模式可參見下圖2。
四、事后發揮業財監督融合,形成降本增效管理閉環
(一)建立“業財”聯合報表團隊,加強培訓構建專家隊伍
“業財融合”是現代企業財務戰略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中移動Y省公司根據集團業財融合的戰略要求,針對維修費的精細管理需求,成立了由財務部及網絡部組成的“業財”聯合報表團隊,搭建起財務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明確信息填報及審核流程的責任分工,縮短了信息校驗和統計周期,保證了財務信息的質量,實現財務信息與業務流程同步高效運行。
Y公司每月組織“業財”聯合報表團隊對報賬系統產出的網絡維修費管理會計報表進行審核,核對數據準確性及與科目余額報表差異,對審核結果匯總后統一填報管理報表。團隊每月對數據填報的情況進行總結,查找管理會計報表與科目余額表的差異原因,持續優化業務臺賬系統和財務報賬系統接口流程,減少數據差異。將網絡維修費管理會計報表填報及對標工作由省公司擴展到地市層面,組織業務人員和財務報賬人員的培訓,識別并鼓勵先進地市,分享管理經驗,縮小差異,帶動各地市公司協同發展,提高管理報表質量,保障了維修費管理流程機制的有效性。
(二)加強費用分析,建立監督考核制度,形成閉環管理
通過前期建立的維修費精細管理標準,中移動Y公司將維修費成本管理目標轉換為業績指標體系,建立了財務監督和業績考核制度,開展維修費的精細對標工作,對維修費管理實施閉環管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內容:
第一,每個維修項目執行完成后,項目參與部門對服務供應商的項目完成情況、達成效果進行驗收評審。并將此評審結果進行存檔備案,作為該供應商后續服務的重要依據,同時根據評審結果進行服務驗收結款。項目考核后評估中應包含:可達成的量化工作目標、超出預期的加分/獎勵標準、違反相關規定/制度的扣分標準。
第二,提高財務分析和業務管理的精度,利用預算管理系統和風控系統,通過業務和財務部門的互相協調,從企業的外在自然條件、政策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公司內部管理制度方面分析對維修費的影響,定位成本效能的薄弱點,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進措施。維修費的管理應由事后核算和監督轉向以風險管控為導向,向上提供戰略支撐,向下提供經營分析,通過資源配置實現集團戰略與經營決策向業務層推進落實,支撐管理決策并最終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德志.運用作業成本法加強工務維修成本控制.財務與會計,2017(01).
[2]王滿,何新宇.企業財務戰略轉型之路的探索與實踐.財務與會計,2017(04).
[3] 張勇.基于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的財務流程創新研究.中國總會計師,2016(12).
[4]甘歡,吳海洋.基于業財融合的電信也管理會計指引體系搭建與實施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