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丁
摘要:一帶一路是中國新時期對外發展的重要戰略,一帶是指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一路是指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印度尼西亞國會上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二者被人們廣泛稱為“一帶一路”經濟戰略。戰略提出的背景源于我國當前面臨復雜的外交環境和國際關系,以我國古代兩條重要的對外戰略通道為基礎,并賦予其新的使命和功能,實現不同經濟文明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地緣政治;問題研究
一、“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背景
(一)古代戰略通道的功能延續
“一帶一路”源于我國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的貿易經濟通道,被人們廣泛稱為“絲綢之路”。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在促進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古代中國聯系西亞、歐洲、非洲重要的戰略通道。“古絲綢之路”形成于我國西漢武帝時期,該經濟通道的一條路徑途經現代的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伊朗、埃及;另一條路將途經巴基斯坦、阿富汗科布爾、到達波斯灣。古代絲綢之路貿易體系的形成有助于各國商業文化交流,促進不同文明在發展中交流、溝通、發展,實現世界文化繁榮和共同進步[1]。
(二)中國目前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幾乎涵蓋整個東亞地區,恰巧處在全球范圍內跨越“經濟心臟地帶”和“邊緣地帶”的連接點上,也是兩個地帶相互交流通道上的重要國家。中國所處的位置不僅在陸地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在制海權方面也有著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盡管如此,我國從古至今都沒有突破“邊緣困境”,甚至有時還會受到其他國家來自陸地和海洋的雙重攻擊。歐美國家始終將中國視作心頭大患,最近幾年,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日本在釣魚島上的步步緊逼,東南亞各國與我國進行的領土爭端,在政治和外交領域不斷向中國發起挑戰[2]。
“一帶一路”是中國面臨周圍復雜地緣政治環境審時度勢提出的偉大戰略,以中國的新時代經濟思想為核心,順應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及歷史潮流,開展平等對話,深化經濟領域合作,帶動參與國家經濟共同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是參與國間的經濟和貿易的合作,而且是一種科學全面的走廊式合作體系,以深化經濟合作的方式使不同國家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帶動周圍國家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有利于在保持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實現發展成果共享,帶動亞洲經濟繁榮。
二“一帶一路”經濟體系的發展前景
(一)維護發展秩序和國家利益
中國是負責任的世界大國,是有原則和夢想的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的積極倡導者和參與者,是推動國際經濟新秩序形成最有發言權的一個國家,也是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的積極踐行者。在中國的一貫原則和立場下,中國積極推行區域經濟合作并積極參與其中,中國始終將自己的立場放在最正確的位置,始終將和平、穩定、互惠、共贏、發展的原則放在首位,促進“一帶一路”戰略參與國途經地區的經濟共同發展和繁榮,這并不是打破當前世界秩序的一種方針,更不是進行對外擴張的新工具,是始終圍繞各國根本利益發展的“中國方案”,讓各個參與國互惠共贏。
(二)緊密加強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和民俗信仰也各有差異,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低水平發展時期,“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該戰略并非是單純將相鄰國家地區的功能進行聯系,而是圍繞歐亞大陸整個板塊,將整體經濟框架擴展到西亞、中亞、南亞、歐洲和非洲,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一個可持續并長期穩定的經濟交流體系,這需要沿線各個參與國求同存異,加強多邊經濟合作,最大程度上消除貿易壁壘,在共建共贏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共同繁榮。
三“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地緣政治環境極為復雜
“一帶一路”戰略的覆蓋范圍較廣,沿線各國的政治制度差異較大,其中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運用“中國方案”解決沿線各國的經濟合作問題,并最大程度上消除和融合這種差異,以實現經濟互惠合作。雖然歐亞大陸擁有眾多資源,但地區內部的差異極大,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除了東亞和歐洲部分發達國家外,大部分沿岸參與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存在多種差異,在領土主權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協調各國關系,促進沿岸各參與國積極對話交流,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目標。
(二)大國的地緣戰略競爭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提出面臨諸多問題,很多周邊國家借題發揮,在此大做文章。很多世界性大國也嘗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提出全球治理方案,試圖阻止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歐美等西方國家積極倡導實施新絲綢之路和TPP,其他國家出臺新的貿易保護政策,其目的就是維護自身的核心利益及地緣政治優勢。俄羅斯是歐亞大陸傳統強國,“一帶一路”戰略勢必對其傳統地緣政治霸主地位造成挑戰,這也成為中俄關系的不確定因素。日本借此在釣魚島問題上大做文章,挑唆東亞各國與中國的外交關系,試圖在海上圍堵打壓中國,破壞中國穩定的外交環境,這些都是“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中國只有會心同力,積極與周邊國家展開對話交流,樹立好自身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才能積極有效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主要包括各沿線參與國文化上的交流、道路暢通和經濟合作,促進文化交往和貿易往來。目前沿岸各國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貿易往來也在不斷加強,區域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分配,“中國方案”也受到沿岸各參與國人民的理解和贊成。“一帶一路”真正意義所在就是合作共贏之路,中國作為倡導者和積極參與者,在保障中國經濟政治安全基礎上,積極構建穩定和平的經濟環境,為世界拿出“中國方案”。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戰略體系下形成的經濟文化交流能使我國的地緣政治經濟重構,以合作發展為主,構建新的世界經濟格局。
參考文獻:
[1]凌勝利.“一帶一路”戰略與周邊地緣重塑[J].國際關系研究,2016(01):79-91+155-156
[2]王樹亮,童睿宗.“一帶一路”戰略的地緣政治價值考量[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6,18(0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