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賢
摘要:隨著環保壓力的日漸加大,工業潔凈化生產勢在必行,而能源問題是主要因素,我們必須正確認識自身能源需求規模與自有資源儲量及資源結構,實現能源、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能源結構;經濟性;煤制氣技術;燃煤熱電污染
一、我國能源市場狀況
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有著世界加工廠之稱謂,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離不開能源。一直以來,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供應著各行各業的用戶,煤炭工業也是我們的支柱產業,長久不衰。近幾年,隨著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煤炭的使用很大程度地受到了限制,繼柴油、重油之后,液化石油氣、天然氣、頁巖氣及生物質能源陸續登場。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看,天然氣因其潔凈、方便和可操作性,逐漸占據了比較主要的市場份額。
但是,從我國能源資源結構來看,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化石能源資源。其中,煤炭占主導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資源量10345億噸,剩余探明可采儲量約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相對不足,天然氣的總資源量為38.4萬億立方米,最終可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約13.2萬億立方米,排名世界第十位,占世界天然氣總資源的2%。當前,我國天然氣產量較低,僅占世界總產量的1%。缺油、少氣、相對富煤的總體情況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天然氣需要進口才能解決,去年出現的天然氣荒已經殃及到了各行各業,甚至包括醫院、學校。能源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瓶頸,正確認識自身能源需求規模與自有資源儲量及資源結構,實現能源、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是我們無法回避的課題。
二、幾種能源的經濟性對比(以煤、天然氣、電為例)
我國的煤炭因儲量大、開采成本低、運距短,市場價格最低,平均價600-800元/噸;天然氣因為需要從國外進口,運距遠,市場價格高且不穩定,2018年5月低谷時的LMG均價4000元/噸,折算每立方單價為2.8/標米3元;工業電均價0.6元/度。以鍋爐生產一噸蒸汽為例,能源消耗及成本為:煤炭100元;天然氣224元;電420元。可見,燃料使用煤炭最便宜,只有天然氣的45%,而電最貴,與煤比較達到了四倍的關系。上表比較是以現在天燃氣的價格計算的,如果按照冬季天然氣出現氣荒時的價格計算,80米3×9元/米3=72元,其昂貴程度又遠遠超過了用電。
三、解決環保問題的技術性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專家和主管領導把煤炭當成了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但事實并非如此。建國初期,甚至到九十年代,環境污染以粉塵污染為主。國家加大了抑制揚塵的力度,環保除塵設施及除塵技術已相當成熟,揚塵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之后,由于燃煤暴露出的SO2和酸雨問題,也隨著脫硫技術的成熟和脫硫治理工作的推進得到了根治,加上煤氣發生爐的大面積推廣,煤炭轉化為煤氣后再送到各用戶燃燒,已是相當潔凈。2010年后,環境最大的污染是霧霾,而不是揚塵,而霾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按照試驗:發生爐把煤炭氣化后再燃燒所產生的煙氣中氮氧化物是100mg/Nm3左右,而燃燒天然氣所產生的煙氣中氮氧化物是200mg/Nm3以上。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天然氣燃燒對霧霾的形成作用更大。進一步講,改燒天然氣也不是一撮而就的事,也必須努力做到低氮燃燒;使用煤炭氣化后再燃燒,同時控制后粉塵和SO2含量,效果未必比燃燒天然氣差。
四、能源資源多元化
作為新中國的建設者,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也一樣,我們應該實現多元化。我們不應該放棄過去的煤炭、石油,合理利用現在的天然氣、地熱,水電、核電、潮汐能、風能、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能源,又要重視頁巖氣、頁巖油、天然氣水合物;干熱巖。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只有能源資源的多元化才可以保證能源的供應安全、可靠。
五、開創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煤制氣技術
我國是一個煤炭大國,其儲量足夠我們用上200~300年,如果我們合理使用、正確使用,與環境保護未必形成矛盾。這就要求在煤炭使用中,貫徹好:禁止原煤散燒、優先采用氣化工藝、避免產生二次污染。煤炭深加工中,抑制粉塵、硫、硝、烴類等有害物質產生,嚴禁無組織亂放。
現有的煤炭氣化工藝中,有兩段式煤氣發生爐、粉煤流化床氣化爐和近幾年興起的雙火層煤氣發生爐,其特點如下:
(一)兩段式煤氣發生爐
氣化工藝中兩段式煤氣發生爐工藝比較普遍,也比較成熟,主要原理是:在上部干餾段把煤炭干餾轉化為焦炭或半焦,同時生成干餾煤氣;然后在下部氣化段進行化學反應把煤轉化為CO和H2等氣化煤氣。兩段爐技術的缺點是氣化過程中有酚水產生,需要做好處理工作。
(二)循環流化床粉煤氣化爐
循環流化床氣化系統是繼兩段爐之后發展起來的另一種氣化工藝,優點是可以氣化粉煤,原料成本低。缺點是煤氣中帶出物多,凈化處理工藝復雜,且該技術尚未普遍使用。
(三)雙火層煤氣發生爐
雙火層煤氣發生爐是近幾年興起的氣化工藝,煤炭入爐后首先在上部火層燃,干餾產物穿過上部火層,焦油、酚、苯、奈在發生爐內高溫裂解,保證煤氣中有害物質含量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數值,沒有二次污染產生,工藝相對簡單。該技術的優點是環保性能最好,缺點是煤氣發熱值沒有兩段爐高。
上述三種工藝,各有優缺點,但只要結合當地情況合理選擇最適合的技術方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發展才是硬道理”,環保也是硬指標,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能源領域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最先進,只有更適合!中國應該立足于自己的實際情況,正確分析能源消費結構,合理評估自有資源儲量和引進資源的成本及可控性,制定出有中國特色的能源政策,如古人所云: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經濟鋪設一條通向光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徐茂森、張新生,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現狀及其優化,河南科學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