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并且,針對于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扶持和經濟扶持。而對于大學生創業,最大的難點是學生無法確定創業方向,也沒有一個正確的創業觀念。此時,需要高校展開系統全面的創業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創業創新能力。本文以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三方面,詳細論述新時代背景下,筆者對高校展開的創業教育的看法,并且提出建議,希望可以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提供有力參考。
關鍵詞:創新驅動;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問題和對策
引言:大學生創業,一直是我國關注的重點方向。我國政府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可以自主創業,實現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目標!立足于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必須要加強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設置系統的創新創業課程,完善學生的創業思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須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應付創業所面臨的所有問題。
一、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國際范圍內都是熱議的話題,各個國家紛紛展開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例如,劍橋大學引入麻省理工創業教學理論和觀念,希望提升劍橋大學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理念。我國也不甘其后,自2014年國務院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點,將我國大學生創業活動推至高潮。為了適應國家發展潮流,我國高校紛紛舉行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希望可以通過大學期間的創新教育培養,提升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觀念。
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可以有效的緩解我國就業壓力,改變我國社會經濟市場構造,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和進步。根據數據調查顯示,2015年到2017年我國小型企業同年增長了400萬,這充分的體現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并且,這也為我國大學生提供了創業參考方向。推動大學生主動進行創業,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而言,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
二、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問題
它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校方,二是學生。首先,高校對于學生創業教學不夠重視,一部分高校雖然設置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是僅僅是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并沒有落實創新教育培訓工作[1]。另一部分高校甚至沒有開放創新創業課程,讓學生缺乏創業環境。其次,高校沒有一個系統且科學的創業教學體系,僅僅只進行創業指導和就業指導,這是完全不夠的。近幾年來,我國積極的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并且在政策上扶持大學生創業。立足于當下大環境,高校必須要重視創業教育活動,提升創業教育積極性,完善創業教育體系,打造創業教育團隊。最后,學生方面沒有足夠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觀念。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率低,創業成功率低。一部分大學生在上學期間,根本沒有考慮過創業問題,只想按部就班的畢業找工作、成家,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陳舊的,在大學期間,校方應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創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另外,很多學生是一時沖動就進行創業,并沒有系統的思考創業的整個流程。這就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
(二)創業教育團隊不完善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是封閉式辦學理念,并沒有與社會各界企業進行聯合,這樣就會導致學校內的創業教育團隊不完善。首先,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無法滿足當代創業教育需求。其次,很多高校內沒有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中心,無法為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場地。最后,很多專業性較強的院校,沒有專項的創業教育老師。例如,在很多醫科大學內部,就很少存在創業培訓教師。
三、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
(一)創新培養模式
在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必須要打破陳規,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重新打造創新創業教育體系[2]。第一點,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一定要教導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經濟市場。選擇最適合自己,并且,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項目,進行投資和創業。不斷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進行融合,接受校方合作企業的員培訓計劃。在實際學習中尋求創新,在實際工作中尋求發展方向。
第二點,在制定學生創業培養計劃時,一定要重視團隊培養,因為,創業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項目,需要一整個團隊來進行發展和建設。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要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讓學生互相配合實現一個目標。
(二)營造創業環境
當代大學應秉持著開放的觀點,接納社會各界企業家的扶持和幫助,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創業環境。第一點,在進行學校創業教育時,應打破常規,走出教室校園,深入到學校合作方企業內部,進行實習和培訓。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企業實習,了解企業運作的正常流程,應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業潛能,通過數據調查顯示,在大學期間,深入到公司內部進行培訓的學生,有三成以上的學生創業成功。這就充分的證明了,實際參加培訓的重要性和意義。
第二點,在高校進行創業教育時,可以進行創業環境仿真模擬。例如,高校內“孵化項目”,以福建中醫藥大學為例,在“孵化項目”中,學生可以創業人的身份,制定創業計劃書,并且公開進行招標,“孵化項目”的負責人,可以通過審核學生的創業書,進行評定和商議后,對其進行投資[3]。然后,學生可以運用虛擬幣,在“孵化大廳”進行創業,最后通過虛擬幣的核算。評定創業是否成功。這種新型的創業教育方法,一方面,提升了學生在校創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推動了學生主動進行創業活動。
結語:總而言之,沒有任何一項成就是可以簡單完成,在時代背景的驅使下,我國大學生更應肩負起振興中華的使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創新創業能力,把握機遇,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結合,將創新創業貫徹到底。作為母校,最好的支持,就是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創業實踐活動。中華之兒女,都應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響應時代的召喚,為實現我國偉大中國夢而奉獻終生。
參考文獻:
[1]介曉磊,燕海茂,朱偉峰,等.創新驅動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1):34-41
[2]徐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6(05):135-136+148
[3]凌瑋.新常態下應用型法語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2015(00):205-211
作者簡介:黃丹(1990.03-),女,漢族,河南,(學士學位、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概論、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