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明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論,就是根據“生活即教育”的原理實行的一種開放的教育思想,一種開放式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
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的教育觀,即以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語文能力同發展智力素質、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個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網絡式的和強有力的培養與訓練。換言之,就是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努力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談談自己幾點做法與體會,與同行交流。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實施生活化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構建生活基礎上的新型師生關系,我們才能實施語文生活化教學,這是生活化教學實施的前提。因為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生活中的最基本關系,是開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學生得到教師接納、信任、理解、支持、鼓勵、贊美,就會從中感受友愛,體會友誼,增強自信,進而形成信任、寬容、善良、同情、友愛、尊重、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從而喜歡集體生活,喜歡社會生活,積極進取,努力拼搏,對人生充滿希望??梢哉f,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歸屬的需要提供了滿足,保證了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環境,實施生活化教學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實施生活化教學的起點。課堂中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跟真切的生活內容相聯系,拉近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的距離,使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充滿童趣與樂趣的學習中健康成長。例如,在教室布置時,墻上貼幾幅小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畫;將課桌椅擺成幾個大方塊,學生圍坐在一起,猶如家里,大家積極思考,盡情交流,主動合作,學生怎會不思潮涌動,在這樣充滿情趣的生活場景里學習,大家心情舒暢,師生關系融洽,和諧的課堂必然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時,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和風拂面,幾位同學在公園內盡情游湖,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的春景圖,伴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旋律響起,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齊聲歡唱,從學生優美的動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并不僅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罨说慕虒W環境,就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開展的不僅僅是語文的學習,學到的也不僅僅是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更培養和塑造了他們強烈的探索精神與濃厚的人文素養,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組織課本劇表演,實施生活化教學
每一篇課文都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但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我們可以住址學生編寫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課文內容,從而再現生活,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學《祈黃羊》這篇課文之前,我讓學生自己選其中的一個小故事,改編成課本劇,分組排練。課文上完后,小組上臺表演,采用競賽的形式,評出最佳表演獎。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表演實踐中,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讓學生體驗生活,實施生活化教學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苯處熞幸庾R地創設教育情境,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幫助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感悟、去體驗。例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前,我組織學生春游到劉家溝水庫乘船游湖,幾位同學在湖內盡情游湖,四周環繞著遠山綠樹紅墻碧瓦的春景圖,伴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旋律響起,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齊聲歡唱,從學生優美的動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并不僅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五、組織語文實踐活動,實施生活化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蔽页3ьI學生開展屋恩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到社會生活這個廣闊的天地中去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教師首先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純生啤酒,步步領鮮”、“暢游小元花果山,讓你榴蓮往返”,等等不規范用字的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文明小衛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不規范用字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成寫規范字,說規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我們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舉措。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開放、自由、靈活、闊大無比的空間,它不僅可以克服傳統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在語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又用語文去裝扮生活,這就是“語文教學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