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燕 呂琦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項目,通常承擔著供水、灌溉、防洪或發電等工程任務,其核心是保障原有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最大化的開發和利用水資源,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本文首先論述了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及其重要性,然后對具體的環境保護相關評價機制及重要評價指標進行了介紹,進而提出了對應指標下的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相關環境保護措施,為提高水利水電環境保護設計提供思路。
關鍵詞:水利水電;環境保護;設計;措施;評價
水利水電工程可充分利用水資源,對改善當地供水和灌溉條件、促進當地農業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水電清潔能源的利用,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并減少居民因生產生活用柴對植被的破壞以及燃煤火電站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有利于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然而,任何開發項目均不可避免的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水利水電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設計及按照環保要求施工是其中重要的環節,在水利水電項目實施前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以確保此項目開展過程中盡量減小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
一、水利水電工程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分析
無論哪個行業領域,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有法律約束和規定的有效社會發展理念,對于水利水電工程而言,由于其設計與施工的各個環節幾乎都會涉及到相應的環境問題,包括水生和陸生生態保護、水環境保護、施工區環境保護、社會環境保護、移民安置區環境保護等,因此如何制定規范化、合理化的環境保護機制,成為當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設計的主要思路。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工程施工和水庫淹沒占地對工程區的陸生植物、動物產生不利影響,水文情勢的變化以及大壩的阻隔,對魚類水生生境產生影響;建庫后水流變緩,對庫區以及壩下水質產生一定不利影響;水庫淹沒對耕地資源將產生不可逆影響,移民安置對環境也將產生一定影響;工程施工過程將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噪聲、粉塵等,對周圍環境短期內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上述環境影響,必須要將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設計考慮進去。環境保護設計貫穿于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招標設計及施工的各個環節中。
二、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相關措施分析
(一)水生生態保護措施
水生生態環境保護是基于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基礎上,以規劃相應的河流生態為基礎,對河流內的水生生物進行有效保護。具體的保護措施設計有以下幾點:首先根據工程建設對水生生境及魚類資源的影響情況,從流域的角度統籌考慮采取增殖放流、魚類棲息地保護、過魚設施等生境修復或補償措施。其次,為保證減水河段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棲息要求,應確保壩下河段的生態流量,維持下游河段的水生生物生境條件以及各類用水需求。應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開展生態基流泄放設施的專項設計,有針對性的設計監控裝置,確保生態流量得到保障;最后,應加強漁政管理,進行棲息地保護,并做好魚類資源補償工作。加強水生生態監管,嚴格按環保要求施工,工程施工活動盡量避開魚類主要繁殖期。
(二)陸生生態環境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淹沒和占地會對陸生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對于陸生生態環境的保護尤為關鍵,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適時的選擇種樹、育林和種草等,以確保整個陸生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及完整性。對因工程建設占地、開挖、堆渣等破壞的植被進行補償,并待工程完建后采取種植林、灌、草相結合的植被恢復措施。對于陸生的植物物種的選擇來說,應該遵循以鄉土物種為主的理念,注意避免外來物種入侵。
(三)水環境保護
水利水電項目建成后,河流水文情勢均將發生一定變化,在工程設計中應根據工程特點考慮設置生態流量,保障水生生態的最小生態需水,減小對下游水體稀釋自凈能力的影響。另外,需根據水庫水溫分層特征,采取相應的分層取水措施,以減小對農業灌溉和下游水生生物的影響。水庫蓄水初期,應在壩址區設置攔漂浮物設施,并由人工定期清除。控制氮、磷養分的入庫量,避免在庫區局部水域發生富營養化現象,防止浮游植物過量繁殖。
(四)施工區環境保護
工程施工過程將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噪聲等,如若不經處理隨意排放或丟棄,將對周圍環境質量產生影響。工程施工產生的施工廢水及生活污水應根據水質特點進行相應的處理,盡量做到不外排。對于大氣環境保護,應及時灑水,減小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噪聲控制方面,應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和施工工藝,采用隔聲屏障等措施。固體廢物的處理則要求在施工營地設置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盡量回用。
(五)社會環境保護
社會環境保護主要涉及人群健康、土地利用和文物保護等方面。應重視施工區環境衛生及疾病控制工作,控制與水庫蓄水有關的傳染病媒介生物,防止各種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施工前應對工程區進行深入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若發現文物可按相關要求采取重點發掘、遷建、遺跡收集等多種保護措施。
(六)移民安置區環境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通常涉及征占地和移民安置,應妥善安置移民,控制移民安置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對當地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等帶來的影響;優先實施與移民緊密相關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使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工程建設前的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水利水電工程實施的過程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其關系到整個工程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是對施工區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必然要求,涉及到生態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施工區環境保護等,都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環保領域,因此,應該引起水利水電工程業主及相應施工方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孫敏, 王霜, 趙建軍. 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生態保護措施淺析[J]. 水能經濟, 2017(11):162-162
[2]吳金川, 王夢帆, 楊慧莉. 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與施工環境保護對策[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16(5):106-107
[3]陳昂, 陳凱麒, 孫志禹,等. 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化建設回顧與展望[C]// 2016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