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加氫裂化技術需要根據需求的轉變來提高其靈活性。短期來看,全球汽油和柴油/蠟油需求仍然很高。全球航空運輸增加,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公民航空出行增加,不斷刺激噴氣燃料消費。柴油也是高硫船用燃料油很好的替代品,能夠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對2020年船用燃料質量的要求。長期來看,美國和中國的汽油需求將達峰值。柴油需求也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2015年大眾公司的柴油車排放丑聞引發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禁止柴油車上路;另一方面,NOx零排放的電動汽車越來越普及。
有加氫裂化裝置的煉油廠必須有更多方案來維持裝置未來的運轉。關鍵是改變產品結構,滿足未來的燃料需求。擁有靈活性的加氫裂化技術將幫助煉油商抓住發展機遇,包括:利用低價原油(具有原料靈活性,可加工裂化料或渣油等)、噴氣燃料需求增長(增產噴氣燃料,如UOP公司的UnityTM系列新催化劑HC-520,利用新的載體技術和不同金屬增加餾分油產率)、為生產BTX(苯、甲苯、二甲苯)的催化重整裝置生產重石腦油(許多催化劑生產商都推出此類加氫裂化催化劑,如雅寶公司的KC 2715、Axens公司的Craken-FlexTM、Criterion Catalysts & Technologies公司的Z-863、Haldor Topsoe公司的TK-971等)、生產高等級潤滑油基礎油(Ⅱ/Ⅲ類基礎油)、通過工藝組合提高產能利用率(例如與減壓深拔、溶劑脫瀝青等組合提高渣油轉化率)。
在研發方面,最近4年半時間里有408篇加氫裂化方面的專利,根據專利的目標產品(中間餾分油、石腦油、汽油、BTX、液化氣)和特定原料(傳統重油、渣油、費-托合成油、可再生油)進行了分類統計,一些產品或原料未明確的、或常規操作方面的專利,歸類于通用(general)類別,2017年的數據只包括到當年5月,還不能代表全年的專利數量。所有這些專利中,涵蓋了常規操作、催化劑和設備的通用類加氫裂化專利,以及旨在多產中間餾分油的加氫裂化專利,是數量最多的。由于預計長期柴油需求會下降,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應該轉向生產其它產品。以BTX為目標產品的專利近年來有所體現(2015年有6篇,2016年有5篇,2017年1-5月有8篇),雖仍落后于一些其它類別的專利,但有可能是今后研發工作的一個主要領域。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和2017年BTX類別的加氫裂化專利幾乎都是SABIC公司的。該公司與沙特阿美簽署了一項意向性協議,共同研究可能在沙特阿拉伯建設的原油制化學品工廠。看起來SABIC公司對使用加氫裂化裝置生產BTX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