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偉
(山西交控集團朔州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并且每年都在穩步上升,在此背景之下道路橋梁建設從資金,材料,技術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不過在這樣高速發展的背后道路橋梁的建設工程卻出現了更多的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時刻威脅著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亟待解決。因此,我們必須更加注重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水平,保證其實用性,提高安全性,滿足人民的使用需求。
造成道路橋梁管理內容多樣性的本質原因其實是工程的多樣性。在道路橋梁工程中不同工程具備不同的性能,所以才會產生多樣化的特點。比如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等等,就算某些道路橋梁工程性能基本相同,但是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也會造成工程的多樣化。
工程施工人員都是隨著工程轉移或者上級調派而流動,所以施工區域就會經常變化,可能下一個施工點就不在同區或者到另外一個城市去了,我們的施工人員都可能會隨時轉變施工區域,不會長時間在一個地方久居,可是長期以往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短時間轉移的施工區域過多更是苦不堪言,而且在一些太過偏僻的施工區域更是會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和激情。比如:在一些偏遠的農村,或者開發地帶,交通不通,網絡信號,電視都沒有,附近也沒有什么休閑娛樂的地方,建設人員又只能生活在施工點內或者附近,就會使一些施工建設積極性本就不高的人員產生負面情緒,直接影響生產效率。
道路橋梁的建設項目一般都是在無遮擋的露天環境下作業,會受到很多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的干擾,干擾因素過多就可能導致原先制定的計劃無法準時達成,所以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更新調整施工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我們對工程建設的發展有一個預見性。
盡管人們對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對工程施工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但不夠完善的監管制度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大多數道路橋梁施工項目中存在的一個大問題。非常多的施工單位對于監管制度都只停留在書面上,走過場的形式主義成分較重,沒有付出實際行動,不會完善與運用監管體制,使得道路橋梁管理無法落到實處。其中人員配置是一個重點,如果監管人員不負責,就極有可能導致道路橋梁的工期被拖延,或者監管措施不恰當讓一些道路施工項目無法正常實施。其次,在國內的道路橋梁管理過程中,有一部分企業經濟管理建設項目也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此外,在道路橋梁管理環節中要減少失誤點,如果部分監督管理工作存在失誤或者沒有被監管到,可能也會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可能還會存在返工的情況,嚴重降低了道路橋梁施工的效率不說,還會增加道路橋梁建設的成本,降低企業的綜合效益。
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一般都不可避免的會有一個預定的工期,所以國內大多道路橋梁施工管理工作就會更多的去注重提升眼下的效益,盲目追求施工進度,就很容易忽略設計細節,缺乏監督管理,導致安全監管制度這一方面很容易被忽視。比如,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缺少溝通交流,施工人員發現安全隱患沒有第一時間通知管理人員,或者管理人員不能第一時間配合施工人員解決安全問題等。良性的安全管理技術是必須的,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施工材料的安全都是安全問題,我們要防止安全問題可能會帶來的一些隱形損失,保證道路橋梁的正常建設。
因為道路橋梁工程施工環境的復雜化,道路橋梁管理觀念也是需要不停學習更新的。一些落后的觀念會導致先進的道路橋梁管理技術無法在施工中有效應用。在道路橋梁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管理人員懶惰,傳統固執,不思進取,不創新,害怕擔風險等等,缺乏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很大程度的拖延了橋梁施工效率。我們需要培養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比如周期性的給管理人員做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
1)質量控制:在道路橋梁施工中,要實時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各個施工環節的特點做好各施工程序的質量控制。比如:在某個施工環節完工之后,檢驗人員要及時的對該環節的施工質量進行驗收,抽樣檢查,如果該環節施工質量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標準,絕對不能帶入下一個施工環節,應勒令其返修整改,直到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標準才能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施工。
2)技術控制: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要做到技術交底,確保建設工程的質量目標。在建設施工中,項目經理必須擔起責任,要從多方面出發,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分析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要編制好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界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的質量標準等。另外,施工技術員工在每一個施工環節前必須做好技術交底匯報工作。
1)施工測量:施工測量得出的數據是影響后續施工建設質量的重點。測量人員要確保準確度,并且要多次反復測量確保測量數據的可靠性,而且每次都要做好測試記錄,降低誤差,提高數據精度。
2)原材料質量控制:原材料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所以各類原材料的選取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原材料的購買必須在有相關生產證件,被國家認定的廠家購買。有的原材料還需要采用實驗的方式確定材料的質量是否合格,實驗合格后才能購買,比如鋼筋、水泥等。另外,材料在到達施工現場之后必須派專業的人員進行檢查,驗收,最后才能進行使用。對于不合格的材料應該退掉,重新購買,決不能利用不符合設計標準的原材料進行施工。
3)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如果施工建設使用的原材料沒有問題,而施工質量有問題,必須第一時間集合技術人員進行分析,施工工藝是否適合,或者是否需要整改,該整改就改,該替換就換,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標準。
施工單位在道路橋梁建設完工之后必須派專業人員定期維護檢測,工作人員要對道路橋梁的使用情況做好定期巡查記錄,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要匯報,然后商討對策進行解決。不能對完工后的道路橋梁不管不顧或者是走過場,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道路橋梁質量問題發生的概率,提高質量及管理效果。
有一句俗話叫做“要致富,先修路”,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經濟的飛速增長背后跟國內道路建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道路橋梁的建設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革新的同時,施工管理技術也需要創新與改進。只有相匹配的管理技術才能進一步提升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為道路橋梁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