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燕 根
(山西省高速公路集團太原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0)
滑模施工是滑升模板施工的簡稱,屬于一種現澆混凝土連續成型技術,具體方式是以施工對象的平面形狀為模板,在地面上提前安裝滑模模板,并在模板內進行綁扎鋼筋和澆筑混凝土等工作,應用提升設備將滑模模板逐漸遠離地面,滑升到指定位置。目前,滑模施工已經在公路橋梁工程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根據橋墩設計和地形等特點,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按照要求人員到位、物資充足、措施得當,充分滿足施工管理要求。
設立質量、技術、進度等領導組織機構,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鋼筋組、混凝土組、提升及糾偏組和監控記錄組等人員到位滿足施工資格要求。做好臨時征地平整用地準備,通電、通水、通路創建“三通一平”先決條件,安裝調試設備,現場測量放樣,確定墩身坐標,設立好水準點。
建立環保、文明施工等措施,特別是技術糾偏措施,確保施工環境不污染、水土不流失、文明施工有宣傳、生產安全有保障,措施節約得當有力;落實好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材料供應和滿足試驗的設施設備。
構成滑模結構的部件主要包括網絡工作平臺,中心吊塔,L形支架。
網絡工作平臺:即整體滑模結構組裝工作進行的平臺,多數滑模工作平臺采用的是空間網架結構,其中含有中心吊塔和頂升爬架,四周安裝了L形支架,整體的網絡工作平臺主要由萬能桿件和連接栓連接而成。
中心吊塔:被固定在網絡平臺中心位置的起升裝置,能夠將滑模結構滑升到指定位置,多數中心吊塔采用的是雙懸臂吊鉤模式,這樣的模式能夠減輕吊塔的配重,并且實現了雙向上料[1]。
L形支架:被安裝在網絡工作平臺的四周,支架和下半部分和橋梁結構中的橋墩連接在一起,以此來確保滑模結構的穩定,另外支架結構還可以被應用到墩身養護工作中,養護人員可以將支架作為表面整修的腳手架,支架主要由萬能桿件和連接板栓連接而成。
在滑模施工前,組裝人員合理分配,滿足資格要求;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檢查平臺和滑模模板部件的規格,調試液壓提升器,確保螺紋頂桿的質量和數量,在相關設備上安裝漏電保護器,避免出現漏電事故;各類預埋件和預埋孔要符合滑模施工要求,預埋件需要帶有安裝指示牌,指示牌上需要包含安裝順序和部位等信息[2]。
平臺就位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滑模施工工作能否一次性進入正常的施工狀態,一般情況下,公路橋梁橋墩滑模施工會選擇在橋墩兩側安裝骨架,并在此基礎上搭建平臺。
等到橋梁的下部橋墩完成了4 m的高度,施工單位便可以正式開始滑模結構的安裝工作,要嚴格執行規范的組裝流程,并確保其精度要求,做好各個連接件之間的緊固工作和防塵工作,并安裝防護裝置。
施工單位需要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來布置橋梁墩身主筋,并將銜接間距控制在3 m左右,在捆綁鋼筋的過程中,要避免對滑模模板造成破壞[3]。
在綁扎鋼筋的同時,拆除滑模模板的第二節可以放置在第一節模板上,對其進行相應的安裝調整,仔細檢查拆除后的模板,清理其表面的雜質和污垢,隨后刷上脫模劑,進行下一輪的滑模安裝。在新一輪的滑模模板安裝中,根據墩身直徑和坡度的變化,重新劃分滑模模板,并將拆除模板的規格調整到和原始模板一樣的尺寸,用萬能桿件和連接板栓連接。
在橋梁工程中,橋墩承載梁板靜載和車輛等動載的全部的荷載,為此,施工單位需要確保灌注混凝土的質量。在進行澆灌工作前,需要對穿墻螺栓進行全面檢查,采用分層振搗和分層澆筑方式,確保灌注工作不會對滑模模板造成過大的沖擊。
爬升工作開始于灌注混凝土完成后的10 h,爬升操作的具體流程如下:確定爬架支腿的收縮尺寸,由專業的操作人員控制液壓器的開關;兩頂油缸的活塞在下爬架位置處,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活塞,使兩頂油缸同時上升到指定位置;操控液壓器,將活塞帶動回到爬架下[4]。
當爬升工作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模板拆除工作,重復上述施工流程,直到完成整個墩身。
當滑模模板上升到超出橋墩頂部30 cm的位置,應當停止爬坡,在墩壁適當位置處埋設連接螺栓,拆除墩壁的內模板,將L形支架連接在螺栓位置上,安裝墩壁外部模板。將爬井架中的一節桿件以嵌入式放置在墩帽中,利用滑模的吊塔來完成橋墩頂部的實心段和墩帽施工工作。
滑模模板拆除可以分為兩個步驟,一個是橋墩內部爬升裝置的拆除,主要包括了內外套架、爬架、油缸的拆除;一個是網絡平臺的拆除,主要包括吊車和外架的拆除。在拆除滑模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注意高空操作的安全性,并確保拆除順序的合理性[5]。
橋墩墩身及其預埋鋼筋要在指定符合規定的加工場地進行加工,嚴格要按照施工圖紙來切割、焊接、綁扎等,把成型的鋼筋按照順序放置好,通過運輸車將其運送到施工現場,并在滑模模板內部完成綁扎。在第一次鋼筋綁扎工作完成后,便可以進行混凝土澆筑,隨后捆扎墩身鋼筋。
混凝土是橋墩滑模施工中使用廣泛的一種建筑材料,滑模施工適宜選擇塑性較強的混凝土,并結合施工現場的溫度來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最佳的初凝時間為2 h,并且所選擇的混凝土材料需要具備良好的和易性,確保其下落坍塌的高度為3 cm~7 cm,不宜過大。
在灌注混凝土前,向模板內注入1∶1的水泥漿,厚度為3 cm,當向滑模模板內部灌注混凝土時,要確保其均勻程度和對稱程度。當混凝土灌注的厚度達到了20 cm~30 cm左右后,以鋼筋架為參照,使用小型振搗器振搗混凝土[6]。
在進行初滑升的時候,采用每澆筑一層混凝土便提升一次模板的方式,每次澆筑混凝土厚度和模板提升速度的一致性。每層混凝土澆筑的厚度以20 cm為宜,在外界常溫下,模板提升的時間要控制在1 h左右,當完成最后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后,要在每小時將模板提升5 cm,以此來避免混凝土和模板的連接。
在完成橋墩滑模施工后,及時清洗滑模模板,對損壞的及時修補和養護。當混凝土脫離模板后,混凝土表面或出現缺陷,施工人員采用以混凝土表面涂抹原漿的方式對其進行修補。
橋墩滑模施工管理內容較多,模板組裝和施工時各項工藝較復雜,技術標準要求高,因此在施工管理中,要在施工前優化管理措施和施工工藝,在確保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切實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工程質量和進度,著力推廣滑模施工在公路橋梁的應用程度。
參考文獻:
[1] 吳 濱.小議公路橋梁施工中液壓滑模施工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17):160.
[2] 丁翠翠.高墩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6(1201):91-94.
[3] 陸忠廖.二級公路橋梁高墩施工技術及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6(18):258-259.
[4] 秦 明.橋梁高墩滑模施工技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2):113-114.
[5] 卜偉成.橋梁工程中十字墩采用的翻模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36):93-94.
[6] 謝宇恒.公路橋梁施工中的高墩的施工技術關鍵點分析[J].四川水泥,20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