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旭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我國逐漸開始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它可以促進中國的經濟建設進程,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對中國的建筑業,建筑節能也是非常崇尚。在整個過程中,它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成本。在工程項目中,環境成本和資源問題都制約著工程造價。因此,在建筑工程造價中應提倡節能工程。
一方面是定額計價模式,其中定額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項目花費的資金以及損耗的材料、人力等資源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具體被分為勞動定額、材料損耗以及機械臺班等三方面。我國建筑采用的定額計價模式主要由相關政府部門確定定額,工程建設單位根據定額標準計算資金費用,并計算材料差價,期間工程造價主要產生于竣工結算以及決算兩部分。在特定的時間范圍內,穩定的定額會確保定額標準的統一性與權威性,但定額計價屬于靜態的計價方法,無法呈現出競爭差異,且此種計價模式較為繁瑣,計價方式也比較復雜,在同等計量標準下會額外增加人力成本,也會延后工期進度。另一方面是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主要根據工程量清單進行計算,統一項目編碼、名稱以及計算規則。在工程項目招標期間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主要根據招標人列出的清單,在結合市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綜合評估利潤及付出成本,從而自主確定報價數額。總體而言,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主要利用招標人提出的工程量清單,投標人在結合自身企業財務及專業技術情況的基礎上作出的投標行為,且清單計價可以有效杜絕黑箱操作行為,體現了招投標的公平性與合理性,從而大幅度提升企業的造價控制水平,有效保障了整體工程效益。
綠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建筑在使用期間具備節能、節水以及保溫功能,可以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時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構建生態環保社會也被提上新的發展日程,建筑行業的各個方面開始引入綠色建筑理念。相較傳統建筑而言,綠色建筑不但可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且還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新型綠色建筑包括綠化環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以及室內環保設計等方面,由此看出,綠色建筑并非指的是建筑外觀是綠色的,其主要指的是利用環保與節能材料構建的生態型建筑。
綠色建筑造價預算與成本控制工作最顯著的特點便是管理與控制難度較大,涉及多種影響因素,期間很容易出現統計不全面以及控制不當等問題。這主要因為相較傳統建筑物,綠色建筑的施工要求更為嚴格,比如綠色建筑施工期間涉及了更大的占地面積,產生了更高的土地資源費用。同時,綠色建筑還存在較多的特殊施工要求,比如采風通風設計、構建綠色植物以及調整水系地形等方面,以致增大了項目的建造成本。
新型綠色建筑工程的造價預算編制工作更為復雜、系統,且技術性較強,對預算編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且相較普通建筑,新型綠色建筑施工方面均采用節能材料,預算人員不但需要掌握新型建筑的法律法規知識,還應全面了解綠色建筑結構及投資方面的知識。由此,建筑企業應加大工程造價預算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且重視專業技能與法律知識的培訓工作,建立高素質的造價預算管理隊伍,降低工程造價。
在新型綠色建筑體系中,工程造價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方面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屬于企業內控的關鍵因素。為了提高綠色建筑整體質量,降低造價水平,企業必須加強工程預算的編制工作。在編制預算前,工作人員應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特點,并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比如圖紙設計、勘察地形以及分析施工報告等。一方面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調查研究工作,全面系統了解工程前期、工程預算以及工程竣工階段的各個項目,以有效落實預算編制工作。工作人員應利用網上調查、實地勘察以及收集資料的方式研究綠色建筑的施工技術,為工程項目概預算編制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論借鑒依據。同時,預算項目管理人員還應深入了解施工現場及基礎性設施,比如臨時水電布置情況、臨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另一方面應熟悉工程設計圖紙,對于工程預算管理人員而言,其不但需要加強造價預算編制的理論研究,還應全面分析設計圖紙中的各個環節。預算編制人員在了解圖紙期間應針對總平面圖,逐步落實至立面圖、剖面圖以及平面圖。為了有效獲得圖紙詳細內容,預算編制人員還應在遵照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科學預算設計圖紙,并編制工程造價。
工程預算管理工作主要隨著社會環境以及綠色建筑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具備一定的階段性與周期性。若模式化并固定化工程預算結構,則會增大建筑工程風險,無法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對此,建筑企業應全面系統分析工程預算的工程量與價格,根據市場情況及工程周期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的發揮造價預算管理功能。
當前我國多數建筑企業在內部成本管理方面采用垂直化的管理模式,但這種管理方法較為繁瑣,成本控制數據在傳遞期間會出現較大誤差。基于此,建筑企業應在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建立扁平化的管理機制,確保成本控制數據在第一時間由施工現場傳遞至成本管理人員。同時,企業還應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成本管理會影響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率,為了提升成本管控效果,企業應在明確管理任務后,分解量化管理目標及考核目標,確保將成本管理責任落實至每個部門。除此之外,項目管理人員還應與采購部門、組織部門、財政部門以及技術部門等簽訂責任書,構建科學、系統的成本管理體系。
一方面,建筑企業應由多個角度控制綠色建筑工程質量,確保每個環節均加強質量監管工作。為了提升建筑的整體質量水平,企業還應引入合理先進的施工技術,加強工期成本控制工作。新型綠色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不但包括新材料與新工藝方面的成本控制與質量監管,還包括因外部因素而延長工期造成的時間與費用成本問題,成本控制管理人員必須充分重視這些潛在因素,以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
建筑企業管理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則是合同管理,施工企業應充分重視此工作,以免因合同管理失誤行為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并增加施工安全隱患。加強合同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合同管理、施工階段的合同管理以及提升管理人員合同索賠意識等方面,在施工階段的合同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在簽訂合同時不但需要認真閱讀招標信息,還應全面分析施工期間可能存在的質量問題,認真審核合同條款。在提升管理人員的合同索賠意識方面,成本控制部門的工作人員應掌握科學的合同管理程序,并認真整合合同資料,分類管理不同施工階段的合同資料,為此后其他部門人員查閱合同資料提供方便。除此之外,為了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企業還應強化相關人員的合同管理與培訓活動,建立完善的合同管控機制,有效整合綠色建筑合同管理法律法規以及成本控制信息,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合同索賠意識。
相較普通的建筑工程事項,新型綠色建筑項目的造價預算與成本控制工作更為復雜,需要專業人員給予充分重視,且期間采用先進的技能以提升成本節約率。同時,綠色建筑造價管理事項涉及范圍較大,綜合性更強,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應緊密配合,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在項目招投標、設計、施工等整個流程中加強預算與成本控制力度,將造價控制全面貫穿于整個綠色工程項目,確保企業取得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彩麗.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分析[J].智能城市,2016(7):26-27.
[2] 張禎霞.談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的措施[J].甘肅科技縱橫,2016(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