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秀麗 院金謁 林 靜
農業科技期刊是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從業者獲取目標知識信息的主要來源,承載著報道農業新成果、推廣農業新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重任。農業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是農業科研工作的進一步延伸,不僅是科技成果的載體、學術交流的平臺、科技信息的源泉、成果轉化的橋梁,也是培養人才的陣地,兼有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功能。擁有一支科研水平高、寫作能力強并且穩定的作者隊伍是期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提高科技期刊辦刊質量的重要支撐。科技期刊編輯應將培養作者寫作水平、提高作者科研能力作為自己的重點業務工作之一,依托期刊日常的編輯工作,全心全意為作者提供優質服務,做一位善于發現潛力作者的有心人,盡己所能將其培養成優秀作者。
編輯的服務意識是科技期刊出版活動中的服務理念,編輯在出版工作中,要樹立以作者的合理需求作為一切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意識。科技期刊編輯的服務具有雙向性,作者是編輯服務的直接對象,有發表論文可能性的讀者是科技期刊潛在的作者群。作者和潛在作者都是科技期刊服務的對象。
為方便潛在作者了解本刊并積極投稿,利用期刊網站、微信平臺等對外窗口,發布刊物簡介、征稿啟事、投稿須知、論文模版等,讓讀者對本刊的報道范圍、欄目設置、編排格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提供電子郵箱、QQ號、微信號等,利用QQ、微信、電子郵件等平臺加強與作者的互動交流。當作者有問題需要咨詢,或有發稿信息需要查詢,或需要編輯提供幫助時,只需在平臺留言,編輯便會及時給予解決。在作者遇到某些關于出版事物方面的問題不知如何處理時,編輯作為中間人應及時給予主動幫助,妥善處理遇到的問題,確保作者滿意。逢年過節通過QQ或微信發送節日祝福,可以使作者獲得更多的人文關懷。編輯為作者服務的態度代表著編輯部的形象,為作者再次投稿產生重要的影響。
編輯在初審稿件時,應遵循“公平、公正、寬容、慎重”的原則,且退稿不退人。退稿信用語要柔和、婉轉,詳細說明退稿原因及論文的評審意見,注意維護作者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信的最后不忘鼓勵作者繼續撰寫稿件,并熱情歡迎作者再次賜稿。當作者讀到編輯精心措辭寫下的一封熱情洋溢、關心之情切切的退稿信后,不僅不會被退稿影響心情,還會對編輯良好的職業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為刊物在作者心中獲得良好口碑打下基礎。
寫好退修信是科技期刊編輯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一封好的退修信,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撰寫退修信時,首先要肯定文章的優點,指出稿件被錄用的原因,多多給予肯定,并加以贊賞;然后詳細撰寫稿件的不足,不足之處是退修信的重點內容,要在完全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將審稿專家與編輯的意見融合在一起詳細闡述。主要問題先寫,以引起作者的重視。要重視稿件內容的修改而不糾結于表述形式,確保論文核心內容得到充分、全面的修改;最后,寫下鼓勵的話,留下聯系方式及簡單的問候或祝福,使作者從退修信中感受到刊物編輯對論文質量的重視程度,并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創造性勞動被肯定和尊重,從而對刊物辦刊質量與辦刊水平產生良好印象。
在編輯出版業務工作中,培養編輯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科技期刊編輯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之一。編輯與作者能良好地溝通,可以很快地打開局面,并取得滿意的進展。溝通中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作者急于發表論文的迫切心情。作者反駁編輯的觀點時,不要辯解,仔細聽完作者意見,表現編輯愿意尊重作者的意見,就問題的關鍵點與作者溝通討論,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禮貌地感謝作者對論文的撰寫付出的努力,強調編輯已經考慮到作者的基本要求,并會盡己所能幫助作者解決遇到的問題。編輯與作者溝通時,認真對待作者的申辯,將作者當朋友對待,以平和、友善的態度引導作者積極配合稿件的修改。在稿件退修過程中,要經常溝通,耐心指導,關心作者成長,對作者的合理要求予以滿足,努力為作者提供高質量且舒心的服務,從而贏得作者對編輯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協同合作關系。退修的稿件經多次交流溝通并往返多次修改后,作者的寫作水平會明顯提高。
按在學術上的成長階段劃分,可將作者分為潛力作者、優秀作者、專家型作者。優秀的作者需要科技期刊編輯用心發現與培養。作為科技期刊的編輯,在日常的編校工作中,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作者服務的意識,為本刊培養作者群。
科研單位中,每一個從事科研的人員都有可能成為本刊的作者,這些人員的科研能力與寫作水平參差不齊,編輯不可能對每一個作者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可以選擇部分潛力作者進行重點培養。選擇潛力作者時,先了解此作者所在的科研團隊,看科研團隊近年申請了哪些科研課題,課題進展是否順利,團隊科研成果如何,團隊成員是否有對科研事業刻苦鉆研、堅持不懈的執著精神。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科研團隊,可以給潛力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圍和較好的發展平臺,為潛力作者的不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對學術領悟能力強、思維活躍、有科研熱情但寫作能力有待提高的潛力作者,可進行重點培養。了解這些作者的科研進展情況,根據作者自身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獲得作者對本刊的認同與好感,使作者在投稿時將本刊作為其發表論文的優先選擇。
農業科技期刊作者群中,大多是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科研人員,他們工作經驗豐富,研究內容實用性強,有推廣應用價值,對生產的指導意義大,但研究水平和寫作能力尚待提高。編輯可以就有關申報科研項目的內容組織培訓班,對包括科研選題與設計、課題申報、論文檢索、科技查新、數據統計與分析、論文結構與撰寫等方面進行培訓。在培訓中,可以就作者在研究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對作者提交的科研課題進行評價與引導,對作者提交的科研論文進行點評與輔導,從而在提高作者科研能力的同時,提高刊物影響力,為刊物吸納并培養作者,不斷擴大本刊作者群。
編輯加工是保證期刊質量的重量環節,編輯要對稿件進行全面、細致的加工整理,達到內容準確、邏輯清晰。農業科技期刊的部分作者長期在基層工作,對科技論文寫作要求和國家標準了解不夠,加之寫作水平有限,在論文內容、撰寫格式方面可能會存在問題,需要編輯對論文摘要、討論內容進行完善,對數據、參考文獻進行核實,對圖、表進行加工整理等等。通過編輯對稿件內容進行新的加工和整理及作者的配合性修改,使文章內容結構嚴謹,論點論據一致,參考文獻著錄標準。待樣刊返回到作者手中后,及時與作者交流寫作規范,也能為作者的再次投稿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建立一支責任心強、工作嚴謹、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編輯隊伍,不僅能保障刊物的學術價值,而且能對作者的成長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