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重慶 400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成熟與普及,并逐漸發展為新聞傳播中的技術主流,雖然我國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但是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基于此,我國應不斷完善相關技術投入,促進新技術的運用,改善應用方法,使得新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中不斷發展與完善,體現其重要的技術價值。
在新聞傳播行業,視聽首先是最能影響人的直觀感受的,新媒體技術相較于傳統技術具有更加震撼和立體的聲音效果,圖像顯示上也更為清晰,除此之外,當前快速推進的虛擬現實技術也使得人們對所要傳達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諸多優勢使得新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得到普遍認可并快速普及。
新媒體技術在信息傳播中涵蓋面更廣,主流的聲音(sound)、語言(language)、文字(word)、圖形(graphic)、圖像(image)等相互融合使得信息溝通更加真實高效。另外,新媒體在多平臺的發展也是促使人們對其普遍認可的重要因素,除了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以外,手機、電腦、平板、戶外廣告等都運用了新媒體技術,其豐富的表現形式使人們有更多渠道接觸到新聞行業,信息傳播更為便捷。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轉型發展,就新聞傳播來講,網絡技術的成熟與普及加速了主流媒體固定渠道的消融,使其以新的方式再次整合,同時,數字技術也使得新聞傳播行業面臨更多的商機與選擇,對內容仔細經營,質量嚴格把關的媒體已經迎來了新的增長點。
在當前新聞傳播中新媒體的運用主要是通過多種技術、多種渠道、利用多種終端將信息傳播給受眾,從而使得信息科技與媒體產品緊密結合。在未來新媒體在新聞傳播的發展與應用中,筆者提出了以下策略。
就當前而言,新聞傳播形式與傳統相較在傳播方式以及傳播價值上發生了新的變化,比如,以往新聞傳播采用廣撒網式的傳播方式,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不同類型的新聞被集中于相同的圈子中,是對以往社交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在新媒體對于新聞信息傳播的技術運用上可以進一步凸顯個人與社交網絡的融合性,加強大眾參與新聞信息的便利性,同時大眾可以就一件事情代表屬于自己的不同看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百家爭鳴。許多的自媒體由此形成,只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
傳統的新聞傳播多屬于新聞信息的單向傳播,大眾只能被動接收,對于自身對新聞的看法也不能充分地表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得益于互聯網技術以及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聞信息的傳輸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聞信息逐步走向點播式服務,大眾也有更多的渠道與新聞平臺進行雙向甚至多向互動,這是傳統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中所不具備的優勢,而此項優勢對促進各個地區全面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存儲技術是新媒體技術的一大特色,得益于其存儲功能,通過軟件底層技術以及其海量的存儲容量,對相關新聞數據搜集分析,就目前而言,新媒體的信息存儲技術主要分為兩個類別,即封閉系統的存儲以及開放系統的存儲,新媒體技術可以對服務器存儲空間進一步拓展,對海量的新聞信息搜集、篩選、排序并以多種形式呈獻給大眾,這種模式可以有效減少新聞傳播信息阻塞的情況發生。
新媒體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融合,使得傳統新聞信息傳播中的時間和空間壁壘進一步被打破,特別是近年來無線互聯網技術以及手持終端的快速發展,可以使得大眾通過多種設備、多種渠道獲取相關新聞信息。新媒體技術將新聞信息的圖像、聲音、視頻、文字等利用寬帶IP技術多平臺、跨區域、不限時間進行傳播,真正打破了新聞信息傳輸的相關壁壘。基于此,相關領域專業人員應進一步研究新媒體技術的相關特性,在更多方面,如信息實時傳輸、信息交流與反饋以及擁擠網絡下的信息傳播流暢性等方面做出更多貢獻。
綜上所述,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新聞傳播領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新媒體的發展迎合了大眾對信息傳播的諸多要求和期許,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運用也離不開互聯網技術以及終端科技等其他領域的發展,同時,我們在將向新媒體技術運用到新聞傳播領域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潛在的一些問題,例如新聞真實性、新聞規范性等基礎問題,只有加強技術投入,加大規范力度,才能保證新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