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北鎮中學,山東 濱州 256600)
新聞學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其指的是研究新聞活動規律以及新聞現象的科學,重點對于新聞事業產生發展以及運行的規律進行研究,同人類社會以及生活各領域均存在相互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新聞學作為社會科學,其重點是對當今新聞事業以及同人類社會各領域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其具有十分明顯的指導作用。新聞事業作為日常新聞活動載體,同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性,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聞學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意義,其后闡述了新聞學學習的必要性。
新聞專業的學生,需要從宏觀層面對新聞學概念形成一個直接且清晰的理解,進而慢慢探索新聞事業背后存在的規律,其需要積累的理論知識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對新聞價值的含義以及中西方觀點有充分的掌握,培養出良好的新聞觸覺,進而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新聞線索;②就新聞研究者以及新聞接收者而言,細分傳播者的職業定位以及接收者的受眾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其能夠為新聞從業者開展職業選擇提供參考,為媒體發展提供依據;③介紹發展狀況、功能以及性質等同新聞事業相關的情況,為新聞事業提供理論指導。
1.奠定日后新聞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給實踐提供指導,新聞專業的學習在學習完理論知識后,能夠為今后的學習及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人們不斷地更新和探索各個學科的研究,新聞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同樣也不例外,每年都有許多的人用大量的時間開展新聞學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由此可見,學習新聞學理論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沒有根莖的大樹是無法抵擋強風暴雨侵襲,沒有理論基礎的學習和研究是無法獲取讓人欣喜的收獲的,換句話說,只有夯實知識理論基礎,才能夠取得成功。新聞學研究能夠進一步深入的基礎是新聞學理論,故只有認真地學習并充分把握新聞學理論,才能更好地開展研究。
2.指導新聞實踐活動
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可為新聞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從新聞活動表面上看,包括查找新聞線索、采訪、寫作以及報道等,基本上的內容差不多,均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手段,但其表現形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整體思路卻極為相似。存在名記者差異、名主持人差異、新聞稿差異、報道內容震撼性差異等的原因,其實是新聞人是否能夠采用新聞理論夯實自身基礎,并在所參與的新聞活動中結合自身理論,開展創新活動,善于挖掘有深度的新聞點,進而達到吸引讀者的作用。思維創新的理論基礎能夠給原有工作者開展工作創新提供幫助,并為新聞工作增添色彩,以形成新聞人獨特的個人風格。
3.培養新聞鑒別能力
學習新聞學能夠培養新聞人的鑒別能力,主要包括借鑒其他學科的成果、國內外新聞理論以及實踐態度等。新聞學屬于一門雜學,而新聞人則是雜家,其報道的新聞不僅符合新聞報道要求,而且需要新聞人不斷對自我進行完善。掌握一定新聞理論基礎后,需要培養有效地借鑒其他學科知識成果并將其充分利用的能力。伴隨時代的發展,各學科取得了顯著的發展進步,多種學科成果紛紛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將這些學科成果充分利用,借助于自身的新聞敏感度開展選擇判斷工作,進而提煉出更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素材。
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良好的職業精神以及對工作的敬畏之心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這一點在新聞行業中表現尤為明顯。良好的職業精神培養成為新聞學習的必要條件,優秀的新聞從業者需要具備以下三點職業精神。其一,遵守新聞真實性原則。要求新聞從業者保障自身所報道、編寫和采訪的新聞內容同真實情況之間存在一致性,不應擅自篡改,造成虛假或者欺瞞報道事件。其二,實地調研后整理新聞事實。從專業角度對所調研的事件給予評價,不能在新聞稿件中私自帶有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好惡感覺,防止對公眾造成誤導。其三,保持自覺的社會責任感。新聞工作者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便是及時地向大眾傳播信息,以便大眾能夠獲取有用的東西,新聞人的宗旨和目標是為社會做出貢獻和提供服務。并不是所有人均具有上述所提到的精神,想要達到上述境界,一方面需要經過專業性練習,另一方面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在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對新聞工作形成正確的理解。
同職業精神一樣,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如同一個具有良好品德的人,良好職業素養應該是合格新聞人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專業素養由知識素養、思想素養以及理論素養三個部分構成,在學校開展上述素養的系統化和專業化學習,進而有效地甄別新聞信息,在事實基礎上開展判斷和思考,進而取得具有高品質的新聞作品。良好職業素養培養同專業技能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職業素養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又需要一定的堅持和努力。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新聞從業人員考察、收集新聞信息,并將新聞信息編輯成文章,在一系列活動中需要運用到的基本技能以及專業行為,被稱為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培養是稱為一個合格新聞人必須經受的過程,且是成為合格新聞人的重要部分。就新聞人的專業技能而言,其主要包括下面兩個方面:其一,極強的新聞敏感性。新聞敏感性要求新聞從業者在第一時間內感知和體悟新聞事實,這也可以被稱為是一種發現事物內部價值的能力,此類能力并不是所有新聞從業者一出生便存在的,其需要經過后天學習予以打造,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得到訓練,且受到了個人因素、新聞技巧運用和掌握差異性的影響。新聞工作者專業技巧以及能力經過長期的專業學習之后才能夠得到掌握,同普通大眾相比,只有經受了專業性的訓練且具備一定敏感性的人員,才能夠在事件發生的短時間內有意識采取不同方法對有意義的情形和畫面進行記錄,由此可見,新聞敏感性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是特別重要的。其二,客觀的新聞表達能力。客觀的新聞表達能力指的是采取有效方式,通過采集和編輯新聞信息的方式客觀地傳達新聞事件的能力。其要求從業人員過濾并選擇新聞信息,從某個角度開展信息的加工處理工作,其關鍵在于采取有效的方式將信息的重點予以展示,在文章結構的布局以及語言措辭的選擇、敘述方式的選擇等方面,均需要采用一定的技巧。客觀的新聞表達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新聞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時期,經過老師的指導后獲得顯著地進步。同時,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佳的狀態,不斷地對自己看待問題的廣度以及深度予以培養。多多思考、善于總結、不斷吸取別人的意見,再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充分地對自身能力予以鍛煉,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為成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奠定基礎。
擁有專業知識的人能夠在崗位上發揮多種優勢,主要是因為,此類人員經過系統性學習之后,對自身的職業定位、工作態度以及職業精神有明確認知,擁有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后,能夠在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績。新聞學專業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新聞工作中擁有基本職業精神并肩負社會責任,要求新聞工作者在社會發展中貢獻自身力量。充分發揮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透過新聞事件表象看本質,選擇并挖掘新聞事件的內在價值,進而呈現出最好的新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