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疾速發展,各種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頻繁。在中美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在各個領域都十分廣泛。電視節目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充分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呈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現象,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文化和意識,對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從單調的表演藝術形式,比如《綜藝大觀》,到融合文化、休閑集娛樂為一體的形式,比如《正大綜藝》,以及形式內容逐漸豐富,融合明星訪談、娛樂及游戲為一體的綜藝形式,例如《快樂大本營》,再到如今“低門檻、原生態、平民化、互動性”的真人秀類電視綜藝,可以看到中國電視綜藝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0年以后,真人秀類電視綜藝節目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各大衛視逐步推出了選秀及真人秀的綜藝節目。出于對明星生活的好奇,觀眾對明星真人秀節目非常喜愛。在當下,明星真人秀電視綜藝節目成了各大電視臺的中流砥柱,創下了較高的收視率。因此真人秀的主題也逐漸豐富,有以平民選秀為主題的,比如《加油好男兒》;吸引女性觀看的《媽媽咪呀》;親子主題的節目《爸爸去哪兒》;明星競賽為主題的節目《我是歌手》以及明星生活為主題的電視節目《極限挑戰》等。
當下,由于各大電視臺爭先推出真人秀節目,再加上節目形式相似,缺少創新和獨特性,觀眾對明星真人秀節目產生了視覺疲勞,從而導致某些真人秀節目收視率遭遇滑鐵盧。隨著真人秀節目的競爭日漸加劇,許多電視臺把目光投向國外的娛樂節目,做了很多嘗試性的模仿。然而很多在歐洲和美國受歡迎的節目,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一方面是因為中外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對照搬國外的節目缺少興趣。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缺少個性化及原創主題。原創及個性化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中國電視媒體也在不斷地加大節目創新及改革的力度,像2016年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融合了中國獨特的詩詞文化,以比賽的形式讓更多的百姓參與到電視節目中,同時也掀起了中國古典文化學習的浪潮。
中美因為國家制度、教育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文化上有很多的差異。就像古典人類學家泰勒的經典定義:“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的能力和習慣?!币驗槲幕牟煌?,人們做事情的方式、看待問題的角度與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有所不同,這也反映在對電視綜藝節目的看法上。
首先,《中國好聲音》和《美國偶像》是中美兩個比較火的選秀綜藝類節目。而且兩個節目都保持著較高的收視率,擁有大量的觀眾。在節目形式上,也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都是明星評委、平民化選手,日漸高漲的電視收視率以及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觀眾對平民化文化的追求,以及對明星的喜愛為兩個綜藝節目奠定了強勢發展的基礎。但是如果我們細看本質,就會發現其實兩個節目在文化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
美國社會倡導獨立和自由的精神,極力倡導個人英雄主義文化。這點可以從好萊塢的電影中看出,比如《蜘蛛俠》《美國隊長》等,強調個人能力對社會的貢獻。而個人英雄主義也是美國夢的一部分,人人生來平等,只要自己努力奮斗,終會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獲得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在締造夢想的過程中,雖然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難,但是只要堅持夢想,堅持信念,終能實現理想。《美國偶像》是很多“草根明星”實現明星夢想的平臺,在這里,平民百姓也可以實現明星夢想。
中國自古以來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沒有形成集體化的宗教信仰。封建制度解體后,人民受到外來侵略者的迫害,各種抗日英雄成為新的精神支柱。改革開放后,大眾文化的傳播,源于法國的解構思潮,導致舊模式下形成的精神支柱逐漸瓦解,缺乏信仰的人需要一個新的精神支柱。此時,娛樂業的興起為人們找到了新的信仰支柱——明星。尤其是21世紀以來,綜藝節目提供的“草根明星”越來越受歡迎,因為他們逐漸從普通大眾中出名。事實上,他們反映了人們渴望成功的想法。
其次,我們需要承認的是,中國的電視制節目起源較歐美晚,目前的電視制作水平和歐美還有一定差距。除了要提高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個性化及原創性,應積極參與國際化電視節目的交流,逐步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而又不失國際化元素的綜藝節目,同時使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在國際電視交流舞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為此,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結合地方特色,整合中國文化,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真人秀品牌節目。在規則設計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在節目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性丑惡的一面,不適合于含蓄表達的漢語。因此,抄襲西方規則是不恰當的。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習慣來設計適合自己的游戲規則。
另外,更為重要的是,電視媒體意識還需要提高,堅持節目質量,抵制欺詐,突出人文關懷。要突出真人秀節目的社會服務功能,就是要表現出人文關懷。人文關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落在后面。一個節目只有以人為本,彰顯愛心,才會真正受人愛戴。
當然,國家還應立法保護電視節目的版權和節目模式,鼓勵創新。目前,我國還沒有明確的著作權法律保護程序,有些電視節目仿效找不到門,這無疑降低了電視臺自主創新的力量。因此,今后國家應立法保護電視節目的形式,保護電視臺的合法權益,鼓勵創新。
最后,完善受眾反饋機制,深化受眾參與程度。真人秀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他們滿足了觀眾的心理。因此,觀眾對節目的看法和意見是非常重要的。電視臺為受眾提供更多的渠道,讓觀眾對節目提出建議,除了提高他們參與節目的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忠誠度。
在這一點上,找出差異的原因對于避免文化沖突尤為重要。同時,如何在國外使用新事物是一個關鍵問題。石頭可以用來攻擊玉,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使用西方的東西。具體方式是進一步定位國外節目,以適應大眾的口味,收到預期效果。但如果只是機械應用,它將不可避免地遭遇滑鐵盧。面對新的外國項目,還有另一個文化問題需要思考:面對外國事物如何創新,而不僅僅是繼承發展。當今中國,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缺乏創造力,沉迷于機械地“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