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我國逐漸進入到了互聯網+背景下,迎來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全新發展。實現了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數字化發展,將電信網和互聯網絡廣播電視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體系,促進了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和全新的氛圍。
國家有線電視條例,主要是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來監管,而不是通過立法手段來管制。這樣的規定很少會帶有長期性和長遠性,而且帶有著強烈的監管基調。這導致了有線電視的監管缺乏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和權威性,最終不能發揮實際作用。雖然監管的改變避免了付費渠道綜合運營商和付費渠道運營商之間的分歧所造成的延遲,但付費渠道用戶接收運營商的原因是利益分配上的差異。自此之后,我國范圍內已經舉辦了較多的聽證會,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這也較為直接的揭示出了我國的有線電視監管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給有線電視的推廣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我國有線電視監管普遍存在問題,特別是對有線電視新業務而言,缺乏具體的規制和相應的管理。長此以往,我國的有線電視收費都僅限于低成本的安裝和維護費用,基本上沒有包含相關的程序費用。有線電視的引進標志著現在越來越多的節目開始收取相關費用。當前,對有線電視收費的構成和收費還沒有作出規定。此外,有線廣播電視在我國進行實施之后,怎么處理數字電視等相關內容,都是缺乏相應規則的。當前我國有很多省市都在全面開展有線電視的推廣工作。為了促進有線電視的健康發展,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是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廣播電視的發展規律,按照產業模式運作,培育市場運行主體。適時地進行成本預算,避免損失過多導致市場的不和諧發展。這實際上為我國有線電視監管指明了方向。在保護媒體所有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政府對有線電視市場的結構和行為進行管理規制,從而推動我國有線電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幾十年間,已經實行了一些相關的規章制度。制定規章制度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中一項重要的工作。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些陳舊的規章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了。所以必須要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對舊有的制度進行改革或補充,以保證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穩步發展。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廣泛的電視新聞廣播規章制度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涉及到了眾多部門,這也增加了其工作的復雜性。因此,在提出相關規定的同時,應與相關部門明確劃分責任和權力,以避免未來法律后果的模糊性規定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完善廣播電視新條例,在互聯網+背景下,為新聞傳播的基礎和原則,對未來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合理的市場結構的建設完全能夠由小推動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我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逐漸獲得了更好的發展,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的廣播電視也應該繼續放寬對電視節目的門檻。形成當代廣播電視傳播行業的有效競爭力。在這一過程中,我國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具有長遠的目光,對我國的廣播電視市場進行合理管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市場的準入條件和具體實施時間。讓有線廣播電視市場得以更好的配置和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不得不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就是電視傳播的成本,廣播電視怎樣收費是由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明確規定的。目前,我國的數字電視也是以有線電視為切入點,當前很多數字電視開始收取費用對于很多家庭和用戶來說都是有較多負擔的。所以,廣播電視新聞要以豐富的主題和內容來吸引觀眾,但還要設立合理的收費標準,以推動有限電視的發展,比如借鑒美國有限電視分級收費標準的方式,為觀眾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各級收費標準也有利于觀眾選取適合自己的節目,既能夠推動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又能夠保證資金收入。此外,政府還可以給予一些財政支持,給廣播電視提供充分的資金。經營者要承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目前有線電視的推廣工作還并未達到理想層次,與資金短缺較大聯系??梢?,政府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是降低經營風險的主要途徑之一。
互聯網+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過去,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渠道極其單一,都是各行其道,相互之間不需要進行過多的交流,也不需要共享相關信息。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的傳遞變得更為便捷,將各種媒介都融合于一體,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已經可以借助互聯網手段來傳遞信息,吸引觀眾,從而拉動廣播電視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在過去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很多的媒體都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彼此之間的交集不多。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媒體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必將引發廣電新聞傳播業的重新設置。充分利用三網融合的有利條件,結合自身優勢,提高自身服務質量,這將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的契機。在擁有廣大客戶群體的原有優勢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增加新的元素,更新管理模式。
在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規制也發生了不少變化,要促進廣播電視的發展就必須不斷調整相關機制,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持續發展。當前,我國政府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劃廣播電視的發展。比如:全面制定傳播的規章制度;對市場結構的規制;對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費用的規制。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制定了明確的制度,來有效完善相應規章制度,但仍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規制的權威性不足和互聯網+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缺失等問題都亟待采取相應策略解決。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我們應當清晰的認識到,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政府相關部門在制定相應規制之時,也要充分具有長遠的目光,并以此為指導不斷調整發展策略,促進互聯網+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繁榮,實現此行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
[1]劉笑.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J].媒體時代,2015(4).
[2]王暉.淺析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及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7(3):12-12.
[3]謝虹敏.基于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J].科研,2016(12):00144-00144.
[4]阮麗錚.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管理與規制探析[J].新聞愛好者,2017(3):94-96.
[5]楊安琪.“互聯網+”模式下微商發展的法律規制探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00311-00312.
[6]楊凱.有線數字電視的政府規制探析[J].新聞界,2008(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