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毛毛
早晨到露臺,看到柔嫩、干爽、明亮的朝陽在江面上打出一片深紅的光圈,而一艘白色的漂亮的船正從這光圈里駛過,那真叫一個美。我決定今晨放下一切,沿江來一次長途的漫步。江堤公路現在是一條半廢棄的、落寞的公路,現在的主要用途是防汛時短時間地用一用,隔幾里路就有路障,已不允許大貨車行駛。能行駛的主要是些農用車及到碼頭拉貨的車,而且也都只是在路上開一兩里就會被分流到別的道路。這條路上幾乎沒有行人,這樣的氣氛和環境正是一個漫步的好所在。
我下了樓,穿過一片菜地,然后爬上公路大堤。一路上看江水、看船只、看江邊的水文標志牌、看樹林、看青草、看野花、看油菜花、看蜜蜂、看飛鳥、看蝴蝶、看沙灘、看沙灘上那像眼睛像落葉像弦月一樣的小池塘……春光明媚,空氣清新,風兒輕柔,我仿佛行走在一幅沿著長江鋪展開來的長長的畫卷中。在路上,我還遇到兩只麻灰色的大鵝,我想給它們拍照,卻不料它們像瘋子一樣伸長著勃子沖我狂奔而來,那意思就是要啄我,嚇得我是落荒而逃。也許,這兒的來得人太少了,它們理所當然地把這當作它們的地盤,它們就用這種方式來對待侵入者。我走啊走,走了約一個多小時吧,忽然一愣,因為我看到前方一個穿環衛工紅馬甲的人在路中間撿東西,心里感到奇怪,這樣的路還需要打掃么?走近了,才發現是一個老人。在這樣的路上遇見,免不了要說上幾句,我向他遞了支煙,打聽到江心洲的渡口還有多遠,又向他提出了我的疑惑。他說:“掃是用不著掃的,主要是撿撿路上的樹枝,農用車上的樹枝老是往下掉;另外就是撿撿石頭。”我繼續問了他的一些情況,才知道他是附近鎮上的人,65歲了,干這活一月1200元,騎車管18里路的路面,半天就夠了,刮大風下大雨也不用來。他另外有養老金一月150元,家里還有幾分地。我以為他是窮才干這活,于是大剌剌地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卻不料他哈哈一笑,說:“窮?我不窮的,政府拆遷,我現在手上有4套房子。我不喜歡打麻將,不喜歡喝酒,不喜歡天天一群人扎堆吹牛,不喜歡天天呆在樓上。我干這活,是因為我喜歡,我喜歡天天在江邊,看……”他所看的,正是我一路看到并感到歡喜的東西。我不禁在內心里感嘆,美麗的大自然,無論是對于一個像我這樣的“作家”,還是對于一個普通的城鄉結合部的農民,在內心里,所激發起的是多么深沉、多么持久的愛戀啊。無需把任何地方都整得像風景區,讓大自然自然、寧靜、整潔地停留在那里,留一些荒野的氣息和風貌,留住它們永恒的內核,這對于人短暫的生命,該是多么美好的寄托和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