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嘉 朱澤藍
1970年4月23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上,東方紅一號衛星和長征一號火箭的測試工作全部結束,衛星和火箭符合發射技術要求。當晚,中央專委批準了24日實施發射。
此時此刻,發射中心高空氣象科科長彭鳳紹正在為明天的天氣深感頭疼。
為了給發射衛星提供良好的氣象條件,幾個月來,她帶領全室干部、戰士,不分白天夜晚地加班,隨時掌握天氣動態,不斷做出以發射首區、衛星入軌區為重點的長、中、短期天氣預報。
但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這次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舉世矚目,非同小可,因而對氣象預報的要求比過去任何一次發射都更高更嚴。衛星從海南上空入軌時不能有雷電,而且衛星在天上轉了幾圈后飛經北京上空時,還得保證首都人民在燦爛的星空里看見天上飛旋的衛星,這就等于把天氣預報置于了兩難境地之中。因為發射時假如發射場上空是好天,北京就很難保證是好天;北京若是好天,發射場上空未必就無云雨。因此,上到周恩來、錢學森和國家氣象局、總參氣象局,下到發射中心領導及每個氣象預報員,無不為明天的天氣而深感憂慮。
彭鳳紹當然更不例外。
氣象預報室里寂靜無聲。大家經過反復認真的討論后,盡管對明天的天氣憂心忡忡,但思路卻比原來清晰多了。
“大家還有什么意見?”沉默之后,彭鳳紹對氣象預報員問道。
“沒有。”也許心情過于沉重,預報員們的回答極為簡單。
“現在的問題已經很清楚,近期的這幾個日子,只有4月24日,即明天,才能基本滿足發射條件。”彭鳳紹帶有總結性地說,“因為據現在分析判斷,明天北京是好天,海南也沒有雷電,只是發射場區有高云。當然,令人遺憾的是,明天發射場區的天氣屬于復雜的轉折天氣,如果到時情況發展正常,天氣轉折得好,高云能如期散去,那么火箭起飛不成問題,但什么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情況發生突然變化,高云不能如期散去,情況就復雜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隨時掌握好各種細微變化,萬萬不可麻痹大意!”
4月24日,戈壁灘平沙萬里,春風拂面。雄偉的發射架上,長征一號火箭托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巍然矗立,待命起航。
與此同時,中國西部從大漠發射場到火箭飛行沿途各個觀測臺站,每根電線桿下都守著一兩個人嚴密警戒。
說起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時,不光發射場系統的設備落后,而且事關重大的通信網絡也同樣并不先進。全國東南西北數千公里的路途上,所使用的通信線路全都是靠電線桿拉扯起來的明線。而這種明線一旦被人有意破壞或者被老百姓無意折損,則通信網絡便將中斷,全航區都會成為“聾子”!
因此,為保證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有關部門下令,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一律出動民兵和群眾,對每一截電線、每一根電線桿嚴加看守。為了合理分配使用勞動力,生產隊一般采用兩種看守電線桿的辦法:白天看守電線桿的任務大都由老太太或老頭們去完成,晚上看守電線桿的任務則交給民兵。粗略統計一下,有幾十萬的老百姓在看守著電線桿!
因而在衛星發射前夕的白天和發射當天,乘坐火車的旅客們便在沿途看到了頗為稀奇的景象:沿途每一根電線桿下,總有一個老太太或老頭兒守在那兒,一邊納著鞋底或者搓著草繩,一邊緊緊張張地張望著四方。這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年的游擊戰爭。如今,為了中國的第一顆衛星,航天領域竟也發起了一場世界罕見的人民戰爭。這是何等的令人驚喜和鼓舞人心!
當天下午,發射二中隊與五中隊密切配合,順利地給運載火箭加注了推進劑。隨即,衛星和火箭進入發射程序。
15時整,周總理親自打電話給發射場任務指揮部:“23日已向毛主席報告,主席批準發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勁,過細地做工作。要一次成功,為祖國爭光。”這個指示,迅速傳達到各個崗位上的參試人員。
到了晚上20時,發射場上空的云層還很厚,直接影響光學跟蹤測量,幾個光測站焦慮不安,指揮部也著急起來。
發射中心主任李福澤不時抬頭望望天,又看看氣象室的同志,臉色像烏云一樣陰沉:
“怎么樣?還有1個小時,這云能退走嗎?”
“根據戈壁灘這么多年的氣象規律,晚間隨著氣流下沉,云就會變薄,云一變薄,星星就能看見!應該沒問題,云層很快就會過去。我們隨時都在觀察。”彭鳳紹肯定地回答。
“軍中無戲言,這可是你說的!”李福澤黑著臉,“到時候如果云還沒有過去,我要拿你是問。”
這次預測還真靈驗。半個小時后,懸得很低的云層漸漸消退,像啟開了天幕一樣,露出了閃爍的群星。
發射場任務指揮部向總理報告:“云高7千米,風速小于每秒4至5米,符合發射要求。”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人凝神屏息靜候著發射時刻的到來。離發射架100多米遠的地下控制室里,人人心潮激蕩。
21時35分,當秒針奔向發射“0”時一剎那,準時點火。霎時,大地震撼,巨大的火箭噴著橘紅色的火舌,在山崩海嘯般的轟鳴聲中拔地而起,直刺云天。
13分鐘后,衛星與火箭分離,脫穎而出……
21時50分,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衛星無線電訊號,《東方紅》樂曲猶如天籟之音響徹太空。
4月25日,“美國之音”搶先向世界發布了中國發射衛星成功的消息,并公布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入軌參數,其結果與中國計算的數據相差無幾。隨后,世界各大媒體競相報道,中國頓時上升為一顆引人注目的明星。
正在越南參加會議的周總理得知這一消息后,一走進會場就高興地說“為了慶祝這次會議的成功,我給你們帶來了中國人民的一個禮物,這就是昨天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我們大家的勝利!”
背景: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可以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之一,從此進入航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