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依云
[摘 要]在上世紀末之后,國家強化對舞蹈教育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學工作。舞蹈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課程的重要發展趨勢,這也推動了舞蹈教學工作的有效發展和科學發展。同時,如何提高舞蹈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成為每個從業人員都思考的問題和核心所在。在藝術教學中,大學舞蹈教育是其重要內容所在,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舞蹈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探析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強化和完善學生在舞蹈教育改革中的措施。
[關鍵詞]審視教育;改革;舞蹈教育
當前高校都開始著手開展教育改革,通過教育改革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正如全國高校的教育改革一般,高校舞蹈教育專業也在推進改革,改革后的舞蹈教學目標既要重視學生在本專業學習的技能技巧和舞蹈藝術修養,又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改革的浪潮中,很大一部分教師還沒有適應改革的浪潮,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思維方式和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活動組織滯后,很難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完成當前教學改革中新的教學目標。
一、舞蹈與教育
舞蹈是藝術形式中的一種,通過對舞蹈表演的觀賞可以使人們放松心情,對其精神生活進行豐富,在排解壓力、愉悅身心等方面具有較大的積極影響。舞蹈教育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培訓,對其表演水平進行提升的同時為其交流學習提供更多機會。舞蹈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通過舞蹈教育可以對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進行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較大作用,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不能局限在書本教材中,而是需要對學生自我發揮、協調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鍛煉,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將美呈現給世人,通過肢體動作使舞蹈表演者和欣賞者產生更多共鳴,使舞蹈教育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二、當前高校舞蹈教育中的問題
1.主體性、基礎性不夠
在大多數高校學生的眼中,舞蹈是一項有著很高“專業門檻”的藝術,因而對于學習舞蹈即使有熱情,也沒有足夠的信心,而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更多的是舞蹈劇目的學習,主要是為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節目排練。但對于普通高校的同學們來說,從舞蹈劇目入手難度更大。而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舞蹈更多的是讓學生觀賞,其參與性不強,如果對舞蹈的欣賞能力不強很難達成共鳴。因此,很多高校的舞蹈教育只是針對于某一群體,如特長生、舞蹈隊等,舞蹈教育的受眾人群也因此不如其他藝術門類,在高校藝術教育中和其他藝術類課程相比受重視的程度不夠,難以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和基礎性。之所以在強調素質教育時大力發展舞蹈教育,正是因為舞蹈教育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舞蹈教育除了能夠培養大學生的舞蹈技術能力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藝術欣賞能力以及藝術批評能力。舞蹈文化的內涵與其它人文社會學科應該是相通的,通過對舞蹈的學習,能夠啟迪學生對于其他學科的認知和感悟。
2.舞蹈教師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當前高校的舞蹈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較低,有的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然而缺乏實踐能力,有的教師有實踐領導能力,然而不能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舞蹈實踐中來,出現了高校的舞蹈教育不能使得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難以訓練和培養出綜合素質強、專業能力過硬的舞蹈人才。
3.舞蹈教育的教學模式比較陳舊
由于原來固有的思想觀念的作用,舞蹈教學的教學模式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和改進,部分舞蹈教師使用最為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舞蹈教育,比如,對于舞蹈的理論知識,在進行教學時,傳授過程比較單一,主要方式就是通過示范舞蹈動作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進行模仿訓練。這樣單一、呆板的舞蹈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會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比較少,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味進行模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對他們進行有效引導,促進他們創新意識的培養,這就使得舞蹈教育的意義沒有真正得以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綜合素質難以培養。
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的完善措施
1.建立健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的課程體系
高校的舞蹈教育要想取得實際的進展,首先要從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當前大多數高校中所應用的舞蹈教學體系都是沿用專業舞蹈院校的教學內容, 雖然有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對于大多數普通高校來說有著諸多的不適。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如果只是為了降低難度而對其進行調整, 這樣反而會使得高校的舞蹈教育更加的混亂無序。因此,為了改善和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要構建出適合普通高校舞蹈教學的課程體系,使得大部分的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充分發揮出舞蹈教育的作用,逐漸的使得人們認識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2.建立高素質的舞蹈教師隊伍,為舞蹈教學提供強大的師資力量
在教育改革下,新的教學目標對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能夠及時建設一支能順利開始舞蹈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師隊伍,為素質教育提供一支強大的舞蹈專業教師團隊,保障高校舞蹈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轉變教學觀念
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轉變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在學習中的主人翁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舞蹈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舞蹈的樂趣與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教師也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教學中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使得舞蹈學習更加便捷和簡單,從而提高學生對舞蹈教育的理解,在舞蹈學習中逐漸進行自我教育,對舞蹈藝術的理解更為深刻,進而提高其自身的舞蹈審美和藝術修養。
四、結語
在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還較為傳統,已經無法適應教育改革對高校舞蹈教育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高校舞蹈教師應該對教學現狀進行審視,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從轉變觀念、更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入手,對高校舞蹈教學進行創新,在舞蹈教學中注重素質教育的開展,提高舞蹈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崢. 審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綜合類高職院校舞蹈教育分析[J]. 大眾文藝, 2016(23).
[2]范燕華. 論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師學前舞蹈教學改革[J]. 藝術科技, 2014, 27(2):4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