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市人民醫院肛腸科,廣東 陽江 529500
肛門瘙癢癥為臨床肛腸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可能與術后對肛周皮膚損傷,從而導致游離神經末梢受到刺激,患者的痛覺神經纖維興奮異常有關。該病發病率約5%左右[1]。其臨床癥狀主要為肛周皮膚的瘙癢,肛門出現瘙癢后,患者常因難以忍受而進行抓撓從而損傷了肛周皮膚,繼發神經性皮炎等。西醫治療主要為藥物外敷、內用或注射,短期療效顯著,但長期使用效果不佳,易出現激素性皮炎等并發癥[2]。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肛門瘙癢癥48例,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肛門瘙癢癥患者9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肛腸病學》中肛門瘙癢癥的診斷標準[3];②年齡20~65歲;③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④臨床資料不完善;⑤合并重要臟器疾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將納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3.02±5.17)歲,病程1~9個月,平均病程(4.84±2.07)個月;觀察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2.87±5.05)歲,病程2~7個月,平均病程(5.01±2.13)個月;兩組年齡、性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咪康唑乳膏(福建太平洋制藥生產,國藥準字H10983202),外用,2次/d,共治療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復方亞甲藍液局部封閉聯合中藥坐浴治療,采用1%亞甲藍注射液(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4827,20mg:2mL×5支)共2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75%左布比卡因注射液5mL、0.9%氯化鈉8mL混合后,患者取截石位進行消毒后,在皮膚瘙癢處進行復方亞甲藍封閉液的注射,3滴/針,患者皮膚苔蘚樣改變區注射藥物至出現藍色橘皮樣變化,注射完畢后充分按摩局部皮膚,使藥物分布均勻,注射藥物<20mL/次,1次/周。中藥熏洗坐浴組方:地膚子、苦參各30g,白鮮皮、黃柏、馬齒莧、蛇床子、地骨皮各15g,當歸、五倍子、荊芥、防風各12g。上藥煎煮,取藥汁放入盆中,待常溫后患者進行坐浴,15~20min/次,1次/d,共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臨床療效制定[4]。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局部皮損恢復正常,傷口干燥;顯效:臨床癥狀好轉,局部皮損出現改善;有效:臨床癥狀稍緩解,局部皮損出現好轉,仍需進行藥物治療;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出現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肛門潮濕評分為0~3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潮濕越嚴重;皮損顏色為0~3分,分數越高則表明顏色越紅;皮損面積為0~3分,分數越高則表明肛周皮損面積越大。采用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5]觀察患者的生活質量,從生理、心理、穿衣、情感等10個方面進行評價,分數越高則表明生活質量越低。隨訪3個月,觀察患者的復發情況。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較對照組更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肛門瘙癢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肛門潮濕、皮損顏色和皮損面積評分及DLQI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肛門瘙癢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出現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復發情況 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復發率為25.00%(12/48),觀察組復發率為8.33%(4/48),觀察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肛門瘙癢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5。
肛門瘙癢癥屬于中醫學“癢風”、“廯”等范疇,中醫認為該病病機主要為肝郁脾虛、濕熱內盛,下注于肛門,出現瘙癢。中醫認為“熱微則癢、熱甚則痛”。現代醫學認為,肛門瘙癢癥的發病機制可能為肛門局部神經較為豐富,在肛腸術中肛周皮膚受損,從而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痛覺神經纖維異常興奮,從而導致瘙癢的發生[6],且患者易過度抓撓,對肛周皮膚有較大的損害。西醫針對肛門瘙癢癥的治療中,常采用復方亞甲藍注射治療,亞甲藍液具有較強的親神經性,能改變神經纖維末梢內外酸堿平衡及膜電位,將神經沖動傳導及神經纖維進行有效的阻斷,從而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瘙癢癥狀[7],但不良反應較多,如皮膚潰瘍等,且術后復發率較高[8]。咪康唑乳膏為廣譜抗真菌藥物,能有效的抗菌、殺菌及消炎,但其不良反應如過敏、燒灼感、充血等,易使患者依從性降低,且長期使用咪康唑乳膏對患者的臨床瘙癢癥狀改變不明顯[9]。而中醫治療肛門瘙癢癥的療效肯定,如皮膚針聯合貼棉灸[10]等。本研究組方中苦參及地膚子清熱燥濕;白鮮皮、黃柏、馬齒莧祛風清熱、解毒消癰;蛇床子、地骨皮清熱燥濕;當歸養血和血止痛解毒;荊芥、防風宣透疹毒、消瘡止痛,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肛門潮濕、皮損顏色和皮損面積評分及DLQI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且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肛門瘙癢癥患者在使用咪康唑乳膏外敷基礎上采用復方亞甲藍液局部封閉加用中藥坐浴治療療效較好,患者復發率降低,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Samalavicius NE, Poskus T, Gupta RK,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single intradermal 1 % methylene blue injection for intractablediopathic pruritus ani: a prospective study[J]. Tech Coloproctol,2012,16(4):295-299.
[2]金娥,陳歡,姬偃修,等.亞甲藍局部封閉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肛門瘙癢癥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3,8(8):893-895.
[3]李雨農.中國肛腸病學[M].重慶:科學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90:434.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2.
[5]Finlay AY,Khan GK.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a simple practical 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Clin Exp Dermatol,1994,19(3):210-216.
[6]宋應周.中西醫結合治療肛門瘙癢癥的臨床療效[J].中醫臨床研究,2010,2(14):68-69.
[7]高素華.中西醫結合治療頑固性肛門瘙癢癥3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8):946.
[8]Mentes BB, Akin M, Leventoglu S, et al. Intradermal methylene blue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idiopathic pruritus ani: resultsof 30 cases[J]. Tech Coloproctol, 2004,8(1):11-14.
[9]孫曉燕,吳文湘,肖冰冰,等.克霉唑陰道片和硝酸咪康唑栓治療SVVC 陰道乳桿菌的變化[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5):355-357.
[10]潘怡宏,徐利,葛瓊翔,等.皮膚針配合貼棉灸治療肛門瘙癢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11):1341-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