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中醫院外科,河南 鶴壁 458030
閉合性骨折多發生于四肢,是最常見骨折類型之一,手法復位、外固定等非手術療法仍是最常用的治療方案,其治療過程中伴隨的疼痛、局部腫脹等不僅引起患者痛苦且影響骨折痊愈,不利于愈合[1]。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功能的衰退,不僅更易于出現四肢閉合性骨折,且愈合時間更長,并發癥風險更多,尤其部分下肢骨折的患者,長期制動有誘發肺栓塞風險[2],因此提高老年四肢閉合性骨折患者療效對改善其愈合有重要意義。筆者采用自擬桃紅續骨方治療老年四肢閉合性骨折患者51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四肢閉合性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61~87歲,平均(73.1±4.2)歲;病程2~71h,平均(14.6±4.1)h;骨折部位: 脛腓骨19例,尺橈骨13例,股骨11例,肱骨8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63~88歲,平均(72.8±3.9)歲;病程2~68 h,平均(14.2±3.9)h;骨折部位: 脛腓骨20例,尺橈骨12例,股骨12例,肱骨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確診為四肢閉合性骨折;②病程<72 h,且有外傷史;③年齡60~90歲;④簽署知情同意書;⑤辨證為血瘀證者。排除標準:①多處四肢閉合性骨折或合并非四肢骨折者;②伴感染、神經損傷等并發癥或急性病者;③伴有陳舊性四肢功能障礙、意識障礙、精神障礙者;④不適合非手術治療的骨折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復位,符合適應癥者給予石膏或者夾板外固定,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云南白藥膠囊口服(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3020799)0.5 g/次,3次/d。觀察組加用自擬桃紅續骨方治療:①內服方:桃仁15 g,紅花15 g,續斷12 g,骨碎補12 g,黃芪45 g,熟地12 g,當歸12 g,白芍12 g,川芎12 g,地龍6 g,黨參12 g。日1劑,煎取藥液400 mL早晚分兩次溫服;②外敷:取內服方藥渣適量,加入沒藥10 g,冰片10 g,制乳香20 g,混合后外固定前外敷于骨折部位。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對兩組治療前后的主觀疼痛、局部壓痛、組織腫脹、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進行評分,以0、2、4、6分標記無、輕、中、重等4個量度,分數越低,臨床癥狀越輕。②炎性因子:治療前、后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③安全性:統計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情況。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2個療程后,觀察組主觀疼痛、局部壓痛、組織腫脹、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CRP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TNF-α、CRP等血清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例數 TNF-α/pg/mL CRP/mg/L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1758.82±79.36621.57±83.27*83.26±6.3228.78±4.94*觀察組51746.72±82.41437.26±78.23*#85.19±6.417.16±2.13*#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比較 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并發癥方面,觀察組出現張力性水泡2例,對照組出現張力性水泡9例、骨筋膜室綜合征1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9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9.6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四肢閉合性骨折是指四肢骨骼因骨骼病、外力沖擊等因素出現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中斷[4],相對于其它類型骨折,其損傷輕、愈合快,以非手術療法給予復位、固定即可,預后良好。骨折疏松癥是閉合性骨折老年患者再發的重要基礎疾病之一,該疾病在常見疾病排名中高居全球第6[5],且老年人群多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對骨折、軟組織水腫等病情均有嚴重不利影響,更易出現并發癥。因此,對于老年患者這個特殊人群的四肢閉合性骨折仍需給予高度關注,探討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減輕其癥狀、促進骨折愈合。現代醫學認為,骨折后局部的腫脹、疼痛是因軟組織急性損傷、局部血腫或水腫等引起,同時,機體可因自我保護而應激釋放大量炎性因子,加重骨折部位腫脹、疼痛,而這些病理改變不僅加重患者痛苦,且嚴重影響骨折愈合,甚或誘發并發癥[6],而現代醫學對此并無良策。
四肢閉合性骨折屬于中醫之“骨斷筋傷”之病,《普濟方·折傷門》曰:“若因傷折,血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指出其腫脹、疼痛是因筋骨、經絡受損、瘀血阻滯、氣血不暢等病機所致,故其治療當以理氣、活血、化瘀、續骨為大法。同時,桃紅續骨方為筆者根據臨床結合桃紅四物湯而自擬之方,其方以桃仁、紅花活血逐瘀為君,續斷、骨碎補、黃芪、熟地為臣,補肝腎、續筋骨、暢氣血,佐以當歸、白芍、川芎、地龍、黨參等以補血養血、行氣調氣,正如《瘍醫大全》之言:“有跌傷骨折,……,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故桃紅續骨方重用活血祛瘀之劑以祛瘀血,考慮老年患者多肝腎虧虛[7],輔以調氣、補腎之品,不僅可強肝腎、續筋骨,且可增強活血祛瘀之力。
現代研究證實,中醫之“活血化瘀”法對微循環障礙有顯著改善作用,其常用的桃仁、紅花、川芎等傳統中藥對骨折患者受損組織的缺氧狀態及傷后修復均有明顯改善效果。有研究顯示[8],活血化瘀類中藥對微循環障礙及血液流變性有明顯改善作用,可改善機體缺血缺氧狀態,促進受損細胞恢復。有實驗研究[9-11]顯示,續斷提取物可明顯促進小鼠、白兔等動物的骨折愈合,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調控骨折愈合過程中血鈣、磷含量和相關基因表達有關,而其與骨碎補配伍應用時對骨折愈合的促進作用可得到顯著增強。此外,中藥外敷于病患局部以后可經皮膚吸入進入血管或淋巴管,直接作用于病損局部,亦有少部分進入體循環,有研究證實,中醫外治法對軟組織損傷、骨折等的恢復均有顯著良性作用[12]。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主觀疼痛、局部壓痛、組織腫脹、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及體征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桃紅續骨方內服及外敷聯合應用可明顯減輕骨折局部腫痛,促進骨折愈合。
炎癥反應是影響骨折愈合及誘發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TNF-α、CRP等炎性因子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TNF-α是早期炎癥介質,不但可直接誘發炎癥反應,且可誘導IL-6等生成,進一步放大炎性反應,CRP為急性相蛋白,其二者聯合可直接評價炎癥反應的程度[13]。研究結果顯示,2個療程后,觀察組TNF-α、CRP等炎性因子血清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桃紅續骨方內服及外敷聯合應用可明顯抑制老年骨折患者的炎癥反應。在不良反應及并發癥方面,兩組未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觀察組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桃紅續骨方內服及外敷聯合應用可顯著減輕老年骨折局部腫痛,促進骨折愈合,減少骨折并發癥,機制可能與其抑制炎癥反應有關,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推廣。
[1]符積勤,周利民.加味桃紅四物湯對閉合性脛腓骨干骨折早期患者IL-1、IL-6、TNF-α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4,20(16):68.
[2]郭兆瑞,藺壞成.中醫特色治療老年常見骨折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18):126-127.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2.
[4]黃曉濤,方略,謝長發,等.五味消毒飲合當歸補血湯聯合抗生素預防四肢骨折術后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醫正骨,2017,29(1):31-35.
[5]孫霞.老年骨質疏松發生再次骨折的危險因素評估及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80-82.
[6]張銘華,練克儉.骨折后軟組織腫脹的機制研究及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15):1816-1818.
[7]陳國棟,賈龍.補腎活血方在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圍手術期中的作用研究[J].中醫研究,2017,30(8):10-12.
[8]陳晨,劉倩,高華.活血化瘀藥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事,2011,25(6):603-605.
[9]張波,徐博,吳昊,等.續斷對兔骨折愈合過程中相關基因表達和血鈣、磷含量的影響[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16,38(2):54-57.
[10]武春明,袁慧敏,楊迪,等.續斷水提液對小鼠脛骨骨折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9):1682-1685.
[11]孫勝亮,葉小利,張化金,等.骨碎補與續斷配伍提取物對大鼠骨折修復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6):94-97.
[12]潘元珍,劉超群,周國林.閉合性骨折早期應用中藥熏洗、外敷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3):333-335.
[13]黃剛.丹參酮治療對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骨愈合指標、炎癥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7,38(8):93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