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廣播電視臺,陜西 富平 711700)
新聞敏感性,又被稱為“新聞鼻”,它是指新聞記者在工作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對于事物的一種敏銳的認知,通過這種認知能力,記者可以迅速而準確地發現事物的變動信息和內在聯系,能夠對事件內蘊含的新聞價值大小進行衡量和判定,并能夠對事件的未來發展做出準確的預判。新聞敏感是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職業反應能力,也是每一位新聞記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工作素養。對于基層電視臺記者而言,他們面對著最為基礎和廣闊的民生世界,他們以百姓關注的大事小情為工作內容,以切實地為百姓服務為目標,只有在工作中時刻保持著新聞敏感性,才能切實提高工作質量,促進電視臺社會職能和社會價值的發揮。
基層電視臺記者的工作性質特殊,他們的工作往往直接面向基層群眾和基層生活,也要直接面向紛繁復雜甚至是雞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對于基層電視臺記者而言,他們發愁的往往不是新聞線索的缺失,而是新聞線索的混亂和繁雜,從大量的信息中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一直是擺在基層電視臺記者面前的難題。培養新聞敏感性,可以有效提升記者對于社會事件的感知速度,能夠使記者迅速地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新聞點,從而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獨家報道,這對于基層電視臺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在獲得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之后,新聞敏感性還可以幫助記者迅速從混亂的事件線索中理出頭緒,從而抓住最有價值的內容和角度進行報道,這些獨特的角度往往能夠提升新聞報道的新鮮感和新穎性,對于提升基層廣播電視臺的節目質量有所幫助。此外,具有高度新聞敏感的記者,能夠對事態發展和事件走向做出正確的預判,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遠見,從而更加理性、客觀、公正地進行新聞報道,能夠正確地對新聞報道進行或者褒揚或者抨擊的不同定位,這有助于基層電視臺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堅持正確的立場,更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近年來,在新媒體的不斷擠壓之下,電視臺等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大大縮小,電視臺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在此背景下,本來就處于市場競爭弱勢的基層廣播電視臺更是岌岌可危,其經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遠不如從前。基層電視臺記者沒有認識到當前單位發展的嚴峻形勢,工作中的責任心不強,積極性不高,思想態度懈怠,對于工作不上心、不走心,工作方式陳舊,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廣泛存在,這就導致在慣性思維模式以及慣性思維方式之下,基層電視臺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大大下降,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質量難以有效提升。
很多記者在剛剛進入工作崗位時是懷有激情和熱情的,但是工作時間一久,這種激情就會逐漸淡去,很多記者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于外界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大大下降,工作中得過且過,不能堅持學習,這就造成了自身能力的原地踏步,新聞敏感性也逐漸喪失,工作中死氣沉沉,缺乏一種持續向上的正能量。
電視臺是黨政機關的輿論喉舌,也是聯系黨與人民的橋梁和紐帶,電視臺記者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性質與工作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覺悟和社會責任感。基層電視臺記者要保持高度的政治熱情和政治敏感,要努力學習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學會站在全局的角度、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并在學習中不斷培養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遠見,從而保證自己工作中的正確導向性,防止原則性問題的發生。基層電視臺記者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認識到自身工作擔負的社會責任以及自己在工作中應該堅守的職業道德,從而從群眾的角度出發,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社會的進步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除此之外,基層電視臺記者還應該保持自己旺盛的職業生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量,要加強學習、樂于學習、更加廣泛地學習,要時刻保持自己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在平時工作和學習中要多看、多問、多想,不只要深入學習本專業領域內的業務知識,還要積極接觸其他領域的不同知識,從而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成為不折不扣的“雜家”,這對于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
1.貼近群眾、深入一線,在采訪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基層電視臺記者要在工作中不斷貼近群眾生活、深入群眾生活、認真觀察生活,了解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以群眾的視角來看待新聞工作,確保采編工作的精準性,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有價值的線索,從而在不斷的實踐鍛煉當中,在不斷地思考當中,逐步增強新聞敏感性。
2.要多學、多看、多問,在不斷借鑒和學習中提升業務素質
在日常工作當中,基層電視臺記者不只要同新聞事件當事人打交道,還要同同級別的其他媒體以及上級媒體打交道,在共同的工作過程當中,基層電視臺記者要積極學習、善于學習,不斷更新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從而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推動基層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的進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以及傳媒行業的發展,基層電視臺記者有了更加便利的溝通和學習渠道,記者應該通過網絡渠道,更多地接觸和了解新媒體的新聞采訪特點,思索新媒體迅速發展的內在動力,從而將各種先進的新聞傳播理念應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不斷提升自身對于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敏感性。
3.要敢想、敢做,相信自己的感覺,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在新聞采訪當中,基層電視臺記者可能會面對著各種復雜的事件,當自己在采訪和報道過程中產生一些奇妙的感想,或者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預感時,記者一定要有堅持采訪的勇氣,要能夠突破各種假象和阻撓勢力,勇敢追蹤事實,堅持對新聞事實的深層報道,正確處理典型事件和敏感事件,從而真正發揮新聞敏感性在提升新聞價值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推動基層電視臺社會效益的發揮。
基層電視臺作為記者的工作平臺和工作組織,一定要認識到記者新聞敏感性提高在記者工作能力提升以及電視臺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組織學習、培訓、邀請專業人士入臺進行講座等多種形式,培養和提高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在記者的日常工作當中,基層電視臺要為記者工作提供強大的支持和后盾,鼓勵記者大膽質疑,并為記者的深度調查工作提供保護,從而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刺激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更好發揮。
新聞敏感性是記者工作能力的重要組成,也是支持記者工作質量提升的基礎素養。作為直接接觸基層生活、反映基層生活的基層電視臺,要注重做好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和保護工作,而記者自身也要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不斷積累經驗,保持敏銳的認知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工作激情,從而確保新聞敏感性的提升以及工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