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慶
(太原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社會建設的發展過程里,整個社會對高層次建筑工程類的應用型設計師的需求量大大提升,如今,高水平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的培訓工作成了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責。為了填補社會對這個龐大的應用型人才需求,所有高校都應該把這個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并把教學內容朝著這個目標進行優化,努力打造出能適應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國家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里有表明解決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方法是“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計劃的基本環節是課程,同時,教育工作的開展最主要依據也是課程。人才培養的質量高低,其直接影響因素就在于課程質量的好壞。在設置課程內容的時候,就應該把設置的依據定為人才培養目標。對于這次的目標來說,還需進一步完善在應用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在專業課程的內容方面的設置。
培養人才的關鍵因素就在于其在教學過程具體的課程內容。要達到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就必須設置和研究出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課程內容。但是,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大學和高校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這相關專業設置的專業課程的內容都很類似,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本應該對應的課程特色完全沒有體現出來,最終產生各大高校和大學培養的這方面人才質量都很低,不管是建校不久的地方高校還是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亦或者注重培養研究型人才的重點大學。此外,這些學校照搬了研究型本科平時的教學思路,理論知識的闡述過多體現在了課程內容的組織和設置上,完整的實際工程案例也很少,而且系統的運行調試,施工管理,工程設計等等專業技能的訓練也十分罕見,實際工程項目對于按照這種方式培養畢業出來的畢業生來說極難勝任,很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實際的工作能力,這點完全背離了預期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對于達到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這個目的來說,十分關鍵的一個要素就是科學高效的課程內容組織。整個課程體系 的精華就是專業課程。此外,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是靠著專業課程來奠定。現在,通過對其他專業課程的重組和提取,形成了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的專業部分的專業課程,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部分內容重復的現象在這些課程之間時有發生。內容銜接不合理的現象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這些現象讓教學的知識內容經常出現知識重點遺漏或者重復等現象。此外,一些已經被抽取了部分內容的課程也由此讓知識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此外,有些專業課程即使有著大量的課程內容,但是這些課程內容互相之間關聯性都比較小,獨立性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專業知識雜亂導致內容組織思路不清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程里經常出現的情況,專業系統工程的知識體系也無法在學生頭腦中深刻而完整的形成。
從事供應燃氣,建筑排水,供熱,冷熱源,空調,通風,采暖等相關技術工作的人才是應用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注重培養的目標。包括教學和管理,系統維護,運行管理,施工安裝,研發制造以及專業設計等專業技術工作。而要體現出應用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的工作實踐能力,需要在這三方面體現出來:暖通空調設備及系統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暖通空調系統和設的施工以及安裝,空調,通風以及供熱等系統工程的設計。為了讓社會需求和人才的培養互相適應,做到需求和供應互相對接,從而讓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得到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也能夠得到提高,所以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時應該從這幾個角度來切入。其中,如果要讓學生學會并掌握如何施工安裝甚至是后續管理和運行維護空調系統的相關技能,很多學校選擇了利用外部的實習企業來培養學生。學校內部的課程學習始終只能讓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得到培養和加強,但是工程性強是這個專業的一個特點,需要讓學生結合實際的工程與專業的課程內容,并在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的工程專業課程內容建設里靈活運用項目驅動模式,這樣才能讓應用型人才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采用項目驅動模式來組織編排課程內容,指的是讓具體的工程項目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構建教學內容體系時借助詳細的工程項目例子。詳細說來,就是在設置專業課程內容的時候要把主線組織設置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所涉及的主要系統工程。憑借完整的實際系統工程項目,讓學生在熟悉自己感興趣的實際工程過程里,對其中蘊含的原本枯燥的知識理論逐漸掌握,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成功的學到了專業知識。在學生一步一步通過這個步驟來結束工程項目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掌握有關的知識理論,達到讓學生的知識理論轉化成實際的工程設計能力的目的。
實施課程內容建設需要經歷三個步驟。第一步,要分析調研崗位能力以及專業崗位市場,此外還要調研各類高校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課程培養專業人才的方案以及設置課程的具體情況。第二步,根據調研結果把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專業課程體系找出來,把有關的主干課程改革的實施方案制定出來。第三步,實施方案要根據課程內容進行改革,課程教學內容要進行重組,教案也要重新編寫,并在教學過程里實際運用出來。這三個步驟對于實施課程內容建設來說十分重要。
舉個“暖通空調”的課程例子,這個專業在歷史上一共經歷過兩次專業調整,分別是1998年和2013年。名稱由“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替換了原來的“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課程內容也隨著專業名稱的更改而更改。原來的“空氣調節工程”“工業通風”“供熱工程”等專業工程在經歷了整合之后變成了“暖通空調”。這個課程設計的內容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專業課程內容,主要闡述以建筑空氣品質環境技術,濕,熱等技術的創造和維持。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以及一定的實踐訓練,讓學生能夠對建筑的空調系統,通風,采暖等能進行基本的設計與管理,解決實際的問題。
在組織制作應用型課程內容時可以采用項目驅動模式,在重組課程內容的時候保持以應用系統工程為主線,系統化原本碎片化的知識,為了加強學生實際工程結合理論知識的能力,需要以實際的工程問題為導向,同時這樣做也可以把工程的應用性突出出來。此外,由于類似的問題在應用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里同樣存在,還可以使用把主線定為應用系統工程來進行課程內容重組的方式,來讓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1]郭鋰,葉惠文.基于“雙層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立體教材開發與應用:以《網頁設計與制作》為例[J].中國大學數學,2012{2}:83-85.
[2]湯宗健.自主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7}:133-135.
[3]饒歡樂.應用型課程知識碎片化重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4,5:263-26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