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煜
(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37)
2018年1月3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074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5.8%,較2016年底提升2.6個百分點。可以說如今是互聯網全網普及的時代,人們的欣賞水平也在日漸提升,通過廣播傳播信息的方式已經漸漸被新時代媒體淹沒。廣播主要是用音樂、聲音、語言等對事物進行傳播,但在強烈的競爭形勢下,光靠聲音獲得觀眾的內心已經遠遠不夠,因此想要做好廣播新聞,提升收聽率,就需要不斷地提高節目質量,改變以往的傳播模式,將廣播節目制作得生動且吸引群眾,這是目前廣大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在當前網絡逐漸普及的時代,廣播新聞本身特點就在于擁有自己的傳播模式,但是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廣播新聞主要的傳播模式就是電波,但是由于新聞播報人員在進行播報工作的同時,不能確定是否有聽眾在聽,播報人員對自己的聲音狀態也沒有了解,因此出現問題時沒有辦法及時進行更改,并且如果沒有聽眾,就沒有意見反饋,這樣很難在原播報基礎上做到提高。而通過網絡、報紙,觀眾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觀賞,但對廣播較少有選擇的權利,聽眾也無法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所以導致收聽率不佳或者沒有人聽廣播。想要保證新聞的收聽率,新聞編輯人員就應該時刻關注群眾的需求,在新聞編輯時候首先考慮群眾是否能夠接受,并且不斷改善播報的質量,從而使播報內容讓群眾所滿意,讓群眾能夠感受到新聞的現場狀態。
創新廣播播報內容是廣播事業在新時代下發展的必要前提,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夠吸引群眾,在當前時代發展中,廣播應當順應時代進行改革,轉變以往不佳的收聽率以及被動的發展狀態,廣播事業發展應該更有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前行,想要群眾再次對廣播新聞產生興趣,就需要播報與群眾生活相關的內容,只有傳播的內容具有吸引力,才能夠實現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而如何提升廣播的傳播力,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難題。
廣播新聞編輯創新主要應該在新聞的內容上進行改變,風格以及播報方式都需要形成對受眾有利的狀態,并且還要不斷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在有人收聽的情況下加大影響力度。新聞的價值在于新聞產品的快速性和重要性。所以在當前廣播新聞編輯的過程當中,編輯選取的新聞稿件應該接地氣兒、有鮮活感,要對受眾能夠產生影響以及呈現一種新型的傳播模式。同時一定要突出重要事件,采用不同的方式對新聞進行傳播,提升群眾的興趣,減輕群眾的審美疲勞,從而形成一種具有特點的廣播形式。比如廣播節目在四十分鐘內的節目當中可以進行八千多字的文章的播報,這種新聞展示方式相比在報紙上展示更方便也更直接,這種新聞編輯方式也突出體現了新聞內容的頭條以及分類,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新聞編輯效果。
想要對新聞內容進行簡述和概括,就需要新聞的中心思想具有明確地主旨,且是具有可挖掘性的新聞。當然,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新聞所傳播內容必須是積極向上的,使聽眾能夠感受到廣播當中的情感起伏以及了解事件發展的過程,并且傳播的內容需要具有簡潔性、明朗性,使聽眾能夠一聽就懂。比如在新聞播報過程中,根據事件的情節進行插播歌曲,選用歌曲要符合節目的中心思想,能夠使音樂與節目相互結合,最后在節目的尾聲,相關工作人員要對節目事件進行簡單的陳述,從而保證節目的整體連貫。
廣播新聞標題是新聞的重點內容,代表著整個節目的內容及方向,因此一個好標題是整個節目的重點,也是編輯人員最重要的基本功底。編輯人員在選擇新聞標題的時候,應該選取一些具有重要意義或者具有群眾需求的內容,真實反應群眾生活、關注群眾利益、樹立正確價值觀等,同時尋找吸引群眾的內容,抓住群眾的心,不斷提高節目的層次,從而逐漸提升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
為了當前廣播行業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唯有培養創新意識才能適應廣播行業的發展趨勢,編輯是整個廣播新聞的重要環節,只有不斷培養新聞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才能夠制作出更好的廣播新聞節目。雖然廣播行業目前停滯不前,但是相信通過廣播新聞編輯們的努力創新,能夠使廣播行業不斷前行,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模式,從而不斷提升廣播新聞在市場競爭中的價值。